【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鹽芯片能夠幫助糖尿病患者減少鹽分攝取的同時,又能保有食物的美味。然而,更極端的研發智能餐具 SET TO MIMIC則是直接利用貼在大腦上的智能晶片操控「味覺體驗」。這樣的應用讓我想起「飢餓遊戲」電影裡面那些有錢人發明催吐飲料,只為了將吃下去的東西吐出來,好讓他們能無止境的享受美食。
我覺得這種科技應用實在是蠻可怕的……(責任編輯:劉庭瑋)
你覺得這種改變味覺的芯片怎麼樣?
口特別重,但是出於健康考慮不敢吃鹽怎麼辦?你可以考慮飯前貼個「鹽芯片」在牙齒上。
鹽芯片
據《日經中文網》報道,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教授三木則尚和他的團隊研發出了一種能讓舌尖感受到鹹味的微芯片。
芯片利用3-4粒食鹽所含的微量鹽分(不到0.1克)來刺激用餐人的舌頭,讓其在6分鐘內感受到鹹味,即使將普通飯菜里的鹽分減至十分之一以下仍不影響美味。芯片採用的是高分子材料,長寬均為1釐米,厚度僅為1毫米。
這款芯片為重視健康需要少攝入鹽分的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以及普通人士設計,用餐前將芯片貼在牙齒上,芯片就會自然融化不損害健康。預計在今年內,這種鹽芯片就會率先在日本的醫院和一些公司的員工食堂進行銷售。
科學家們已經用芯片造出了不少黑科技,比如前不久36氪報道的,美國大學利用微芯片在皮膚上「長出」腦細胞芯片、美國公司給員工植入芯片刷手可開門禁。這次日本科學家們將芯片用於與人類關係更加緊密的「吃」上。
電子味覺叉子
與鹽芯片類似的產品還有日本人發明的 電子味覺叉子,叉子把手部分有充電電池和電路,握住叉子把柄並打開開關,將食物和叉子一同放入口中,就會產生一定的直流電流,使用者會感受到鹽味和酸味。
智能餐具 SET TO MIMIC
還有一款概念版的智能餐具SET TO MIMIC,內置智能微芯片,貼在大腦上就能夠控制人的大腦操控人的味覺,你不喜歡的食物在口中能夠變成你最愛食物的味道,例如把苦苣想象成漢堡,聽起來就是無中生有。
對於不少喜愛重口味食物,但又有不少忌口的人來說,類似改變味覺的黑科技產品可謂是福音,既能保證口感,又能保證健康。簡直像是開啓了新世界的大門,糖尿病患者也能感受充分的甜味、臉上長痘痘的姑娘也能試試超辣的小吃、減肥的人啃著沙拉也能吃出紅燒肉味兒、挑食的小朋友頓頓都吃得香,不能更神奇了。
爭議
但是改變味覺的「神器」也備受爭議,有人認為這是一種欺騙,跟食用香精有的一拼,用人工的材料去模仿天然的食材,給人一種錯覺。
鹽芯片也含鹽,只不過是把微量鹽的效果放大了,產生了只能維持6分鐘鹹味的效果,都是一種假象而已。電子味覺叉和智能餐具更是如此,欺騙你的大腦,明明沒吃到東西卻是那個味道。
在這個過程中,雖然製造出了各種味道,但是喪失了食物的真實性與品嘗各種食物的幸福感。吃清水煮白菜就能吃出米其林三星的感覺,對得起廚師的辛苦嗎?如果味覺都能靠大腦的操縱實現,那麼還要廚師幹嘛呢?美食那麼多是需要無限創造的,有了這些產生「虛假」味覺的工具,真的還能有那麼多好吃的麼?
(本文經合作夥伴 36氪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嘴裡貼個芯片就能改變味覺,未來廚師還有什麼用?〉。作者:Evelyn 杜)
延伸閱讀
自動販賣機也能打天下?可口可樂結合人工智慧 app,打造新奇體驗拚銷售
【上班族的療癒植物園】這款智慧型「水耕栽培器」,就算是植物殺手也能大豐收!辦公桌上的療癒生態圈,台灣女大生靠「香草與魚」賺進香港
【超紅募資案例】沒看過銅鐵鋁鈦本尊?一千台幣讓你買一組擺桌上炫耀【CONNECT TO CHANGE】從此不需要寶特瓶!三位大學生發明「可食用水球」,喝水同時也能做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