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我自己照胃鏡是直接打麻醉什麼都不知道,但聽其他人說真的又痛又想吐。這小機器人目前是拿來處理胃問題,但未來如果發展順利,進入其他身體部位的可能性及面向也是很值得期待的。(責任編輯:楊侑陵)
意外吞嚥了異物,或者胃哪裡出了點問題時,到醫院,結果是要照胃鏡,體驗過的人都知道這有多崩潰。
有研究人員最近的研究成果,可能很快就能救胃不適者脫離苦海。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者設計出一種新型可攝入機器人,能用來修復內部傷口,遞送藥物,或者從胃裡把誤食物體清除。
研究者稱其為「折疊機器人(origami robot)」,特殊的是,它可食用。他們測試了十幾種材料,決定用通常拿來做香腸腸衣的豬腸來做。把它乾化後,附加微型磁鐵,機器人完成了。再將做好的機器人折疊,放置在可消化的膠囊裡,病患吞下,待機器人釋放,即可透過外部磁體引導,控制胃內機器人的活動。
新型機器人由兩個結構層夾著熱收縮材料製成,乾豬腸的中間層受熱收縮,由外層窄縫圖案決定機器人如何折疊。
在非模擬胃部的環境,摺紙機器人的技能可不少。儘管總共才 1 公分長,重 0.33 g,它卻能「扛」起 0.6 g 的「重物」。
克服小障礙物也不再話下。
它還能在水中游行。
重要的是,若任務完成,折疊機器人能自行消融。
在創作設計者眼裡,這種摺紙機器人極具未來發展前景。「用在體內的應用,需要那種小型、可控、無限制的機器人系統」,The Verge 援引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總監 Daniela Rus 的話稱,醫療保健領域將很受用,「如果用繩子連接機器人的話,那真的很難控制。」
如此來看,至少理論上來講,折疊機器人能人體內完成某些任務,諸如攜帶重量較輕的物體等。但若僅通過外部磁體引導,想精準觸達正確部位很有難度。因此,研究者首先設想實現從胃中取誤食的鈕扣電池。據麻省理工學院稱,美國每年有超 3500 個吞嚥鈕扣電池的報告,後果可能是毀容,甚至死亡。
為評估折疊機器人能否適用,研究者用矽材料模擬了豬胃橫截面,以水和檸檬汁模擬胃的酸性液體,並測試運行取出電池。
到達胃部,折疊機器人展開後,操作員即可藉由磁力操控它移動,通過「黏滑(stick-slip)」運動,機器人附屬物能藉助摩擦貼附表面移動;把身子蜷曲起來,還能自由滑行。甚至它還能像槳一般,推動流體前進。
實驗還是有一定效果,但問題還有不少,尤其準確性有待提高。Daniela Rus 稱應該還會用 3-4 年時間先在動物體內測試,然後再到人身上測試,大概這也需 3-4 年。尤其折疊機器人還屬於醫療器械範疇,經過 FDA 批准還得很長時間,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教授 William Messner 認為,若想普及該設備,恐怕還要十年左右的時間。Daniela Rus 表示:「接下來或將為折疊機器人添置傳感器,並重新設計,讓它能自行控制,無需借助磁場」。
(本文經合作夥伴 36kr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可食用的“折疊機器人”,幫你從胃裡扛出異物,還能遞送藥物〉。首圖來源:Sharetify)
延伸閱讀
Google 台灣總經理簡立峰:「AI 醫療應用市場很大,而台灣有些優勢連美國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