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給司機方便卻提高事故率?汽車保險業不以為然:自駕要成熟,再等十年吧!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美國電動汽車品牌 Tesla ,先前發生公司一款自動駕駛車 Model S 車禍事故,司機致命身亡。而隨著自駕車事故頻頻,陸續引起了大眾對此的安全疑慮。因為「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尚不成熟,更是引起了汽車保險業者的關注,他們提到要達到完全「自動駕駛」可能還要數十年,現階段都只是「輔助駕駛」,請司機們不要太過依賴機器,還是得靠自己判斷,畢竟人命不是玩笑。〈責任編輯:陳思寧〉

除了能徹底將你從通勤「地獄」中解放出来,自動駕駛汽車還有個更大的好處:讓智能電腦代替愚蠢人類以便拯救更多生命。

不過,在短期之内,此類車輛可能會讓駕駛變得更危險,因為人們還不了解這項技術,大家更不清楚其工作原理。

英國的汽車保險公司就稱其為「模棱兩可的自動駕駛」,不過這也擋不住包括奧迪、凱迪拉克、奔馳、特斯拉和沃爾沃在内的汽車公司不斷在車中加入一些輔助駕駛功能(半自動駕駛)。

在一份新的白皮書中,英國保險協會指出,駕駛員並不了解半自動駕駛系统的局限性,他們大多將車的能力看得過高了。

「模棱兩可帶來的風險可能會在短期内推高事故率。」Thatcham Research 公司 CEO Peter Shaw 說道,他也參與了這份白皮書的撰寫。

雖然半自動駕駛系统能大大減輕駕駛員的疲勞感,但它的功能依然較為基礎,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能派上用場的恐怕只有自適應巡航和自動車道保持兩項功能。

不過,這兩項功能也非常挑剔,你得行駛在標線清晰的道路上,而且天氣也不能太差(雨雪天車輛看不到標線)。最關鍵的是,駕駛員還得時刻盯緊前路,防止半自動駕駛系统犯傻。

其實英國保險業並没有站在自動駕駛的對立面,相反它們强烈支持該技術的普及,因為它可以减少事故並拯救生命。數據顯示,去年僅在美國就有 4 萬人因為車禍喪生,而且這一數字還在逐年攀升中。

不過,一直無法進入成熟期的自動駕駛技術還是讓研究人員擔心不已。

由於系统不同,因此它們的能力也不同。汽車製造商們在如何應用這項技術上,更是各自打著自己的算盤。在没有行業標準的情况下,駕駛員更是無法確定車上半自動駕駛系统的「深淺」了。對於這一問題,廠商們好像並不關心,它們很少提半自動駕駛系统的局限性,反而是在廣告中大肆宣傳系统有多麼聰明。

鑒於業内存在的這種混亂情况,英國保險協會建議對車輛系统進行簡單的兩段式分類——要麼是輔助駕駛,要麼是自動駕駛。

同時它認為國際監管機構也應以這種分類方法制定新標準。在這份提案中,所謂的「自動駕駛」必須能應對幾乎任何情况,如果它的自動駕駛功能出了問題,必須及時安全停下来,並避免可能的事故發生。

在許多人看来,汽車行業至少要花 10 年時間才能讓「自動駕駛」在全社會普及。因此,在這之前,所有用上自動駕駛技術的功能都應該被標記為輔助駕駛。雖然看起来差别不大,但此舉正是為了提醒司機,你開的車依然是匹野馬,不小心駕馭可能就會狂奔。

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同意英國同行的意見,不過它認為给車輛系统分個類並不能完全解决這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汽車製造商必须找到解决方案,保證駕駛員清楚的知道他們可能隨時都要拿回車輛控制權。

「它們需要保證司機隨時『在線』」IIHS 主席 Adrian Lund 說道。「只是把這點寫進駕駛員手冊是沒用的。」

去年 5 月的 Model S 致命事故後,汽車廠商們也意識到這一問題了。

特斯拉就對 Autopilot 系统做了改進,如果司機的雙手長時間離開方向盤,就會有視覺和聽覺提示。奔馳在 Drive Pilot 系统也加入了類似的警告功能。凱迪拉克在 Super Cruise 上則更進一步,它们在方向盤後裝了一個攝像頭來保證司機的目光聚焦在路上,而不是他們的手機上。

確實,汽車技術全面超越你的日子已經不遠了,但在那之前所有司機都必須牢記,半自動駕駛系统不是絕對可靠的,而汽車廠商和監管者的提醒可能會在關鍵時刻救了司機的命。

(本文經合作夥伴 雷鋒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不成熟的自動駕駛系统反而推高了事故率,這下保險業不願意了〉。)

延伸閱讀

百度推「阿波羅計畫」:開放自動駕駛技術,加速實現 2020 年達成全自駕野心
【錢給太多也不行?】為什麼 Google 自動駕駛團隊留不住創始成員?
奧迪 CEO 談自動駕駛未來:如何全力發展自動駕駛,又保障用戶數據隱私?
【自學平台 Udacity 翻轉你的命運】一個 46 歲的短期女工,自學轉職成為自動駕駛工程師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