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這種「深度睡眠」只在電影裡看過,而科學家的新發現讓這個技術離成功又更近了一步!冷凍技術成功的話,太空旅行和未來旅行也有望了嗎?

(責任編輯:謝秉芸)

編者按:在科幻電影中,太空人需要經過幾百年的航行來到達宇宙某處,這時候他們就會進入冷凍裝置,開始深度睡眠在深度睡眠中,太空人不會感受到時間的流逝,也不需要太多的營養補給。實際上,對於人類的太空探索來說,人體冷凍技術是非常必要的。科學家日前成功進行了一項實驗,或許使得我們離成功更近了一步。本文編譯自我約郵報原題為「We’re one step closer to freezing our bodies and waking up in the future」的文章。

想要永遠活著嗎?還是旅行到未來的一段時間?現在,科學家在低溫凍結方面有所突破,或許讓我們離這個夢想更近了一步。

人體低溫凍結技術最明顯的用途是太空旅行。宇宙廣闊,不管去哪都會耗費大量時間,更別提還需要維持人體新陳代謝的能量了。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太空員冰凍起來,進入深度睡眠,也就是保留身體和大腦的一小部分活動,相當於處於暫停狀態的視頻。

科學家已經成功為個別細胞做到了這一點。

然而,讓生物體從冰凍中恢復常態,這已被證明是一個更具挑戰性的問題。

直到現在,我們終於有了一些進展。

科學雜誌 ACS nano 發表了一篇文章,研究人員成功地解凍了一個斑馬魚胚胎。這個成果非常重要,因為 60 年前,類似的嘗試以失敗告終。

問題的核心是冰晶。水結冰後體積會膨脹,因此,擴張的冰晶會把細胞給撐破。

用防凍液代替身體的一部分液體,這早已被認為是可能的解決方案。

防凍液填充的斑馬魚胚胎(選擇這種生物是因為它們大部分半透明而易於研究)在液氮中迅速冷凍至-321°F ,並已經存放了幾十年。可是一直沒人敢解凍。

研究人員寫道:「大尺寸的卵黃仍然阻礙了快速冷卻和變暖,從而在冷凍保存期間產生致命的冰晶」即使使用激光器產生的毫秒級閃光燈,也不能足夠快速地提高它們的溫度,並且足夠均勻,以避免冰晶的出現。

解決方案似乎是原來防凍劑的另一種添加劑:金納米棒(金納米棒)。這些微小的金屬碎片會傳導激光的熱量。這使得激光加熱過程可以得到平均分配。

該研究描述了如何將快速凍結的斑馬魚胚胎進行解凍在將其充滿新的防凍劑之後,在 -321°F 保持幾分鐘,然後研究人員進行了激光快速除霜處理研究人員表示:「這種快速變暖過程導致了冰層溢出,這可能會損害胚胎」。

大約 10% 的胚胎倖存下來,並再次開始成長,重新生活。

這不是一個很高的倖存率,但已經把「不可能」變為了「可能」。這很可能是一項偉大技術的開始。

原文連結:We’re one step closer to freezing our bodies and waking up in the future

 

(本文經合作夥伴 36 氪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一覺睡到 500 年後?人體冷凍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延伸閱讀

【生物課本沒教的事】《Nature》雜誌公布驚人發現:肺是造血器官
【你所不知的阿波羅計畫】比登月更重要的是,它還為人類帶來 13 個不可或缺的發明
還沒生下來就能預防疾病!胚胎基因編輯成功,卻離「訂製嬰兒」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