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 CEO 變網紅】自掏腰包拍真人秀分享日常,根本另類品牌廣告嘛!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網紅」一路從對岸燒到台灣,導致「網紅經濟」正夯。最近,國外已經開始吹起「CEO 網紅」熱潮,他們自己花錢聘請專業攝影團隊跟拍「每日行程」並分享「工作建議」。對一般人來說不可理喻,但企業卻藉此打得響亮,網友對品牌產生信賴感,同時增加營收,CEO網紅無疑成為「企業廣告」,而且效益還比傳統廣告更威。台灣企業不少正苦於「不知道怎麼玩新的行銷方法」,或許「 CEO網紅養成」是一種可行方案。

〈責任編輯:陳思寧〉

全國各地的高階主管都認為,CEO 的聲譽將對公司聲譽起非常大的影響,CEO 的個人故事和價值觀也和公司的價值緊密相連。萬博宣偉中國區總裁 Darren Burns 表示:「新一代的 CEO 不僅意識到了這一點,還利用各種機會宣傳自己的公司,通過多種方式與公司内外部的受眾互動。」

社交媒體讓溝通成本變得更低,即使只是新創企業,现在也能通過網路和很多客户聯繫,並宣揚自己的價值觀,甚至讓 CEO 自己成為「網红」,為企業帶来更多名聲和利潤。

而最新的 CEO 宣傳流行趨勢,則是聘請專業錄影團隊,紀錄自己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就像拍真人秀一樣。

Henry 今年 24 歲,是一家位於紐約萊姆的非營利機構的創始人,他每年會為自己的 3 人錄影團隊支付 6 位數的服務費用,他们將為 Henry 拍攝並製作好視頻材料,然後發布在 Henry 的個人社交網路帳號上。

「這觸及的人群可大得驚人。對我來說,這實在太難以置信了。原来一個普通人如果用心的話,居然也可以每個月觸及 20 多萬人。」

Henry 說道。但和真人秀不同的是,Henry 這類創業者的視頻沒有什麼戲劇性。

(大部分時候都在被跟拍的 Henry,圖自 NYT

這些視頻基本上都只紀錄他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他们會犯下錯誤,但他們並不羞於承認,他们會热情地聊自己對工作的熱愛,或是给觀眾們一些工作建議。

Patrick Bet-David 是一家保险公司的 CEO,他認為「人們想看到,原来你也得照顧妻子和孩子,但还是會去鍛鍊来保持健康,然後還能同時管理好自己的生意,一切都兼顧得妥當。」

攝影機拍下了 David 生活中 1/3 的内容,而他的個人 Youtube 频道 Valuetainment 幾乎每天都有視頻更新,觀看次數大多不少於一萬次。

(Patrick Bet-David 的 Youtube 主頁,圖自 Youtube

但互聯網對於女性創業者而言,好像就没那麼友善了。52 歲的 Cy Wakeman 是一家人力資源服務公司的 CEO,在她發布於網路上的視頻,曾經有網友評論她長得胖,或以其它方式攻擊她。

不過,總體而言,聘請一個 7 人團隊來跟著 Wakeman 拍攝她每天工作,對生意還是很有幫助。自從在今年 2 月開播以来,她的生意不僅多了,而且這也對她即將出版的新書帶來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其實,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當你每周都看著這家公司的 CEO 在工作和生活中「成长」,你對他的信任度自然會提高。而在遇到相關業務需要時,優先想到這個你曾經在 Facebook 或 Youtube 上交流過的人也很自然。

而在攝影團隊這一邊,行業中也逐漸顯現這類具有針對性的服務。例如,Henry 聘請的拍攝團隊對外報價為 300-500 美元一天;而 VaynerTalent 則提供更為全面的包月服務,價格為 2.5 萬美元 / 月,他们不僅拍攝和製作視頻,同時也會協助顧客分析和制定個人品牌宣傳計畫。

對於不少人來說,花那麼多錢來拍視頻真的有點不可理喻,不過,那些採用了這種宣傳方式的人認為,「在五年後,也許這會成為一件更平常的事。」

曾幾何時,人們也無法想像,現在人每天在社交網路上發自己的早餐或狗狗都能有那麼多人看。而現在,創業者拍下自己的工作和創業經歷,也許也能成為一種促進公司發展的有效宣傳方式。

(本文經合作夥伴 ifanr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當創業者也 DIY 「真人秀」,企業 CEO 也要走入「養成」時代嗎?〉。)

迎戰電商市場,最適合你的決勝經營戰技是什麼, 立即測驗 找出你的經營盲點!

延伸閱讀

【不想當網紅的台灣校花】雖然讓人戀愛也是一種技能,我更想培養自己的專業
【網紅經濟真相】中國直播夯到開「直播工廠」,事實是:過半主播月收不到 5000 台幣
【TO 網紅經濟直播報導】影音產業多強悍?Netflix 三年拍劇成本等於兆豐金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