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家庭分裂!源自比特幣的 Bitcoin Cash 強勢登場,價格只有 1/10 買個夢想趁現在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如果你對於比特幣的概念還不了解,請先看我們最深入淺出的解釋:【5 分鐘搞懂比特幣】。會發生比特幣政變的原因,表面上是因為區塊設計的容量過小,造成交易速度嚴重延宕。不過,由於比特幣去中心化的特性,可以把它想像成有點像是 Google 的 Android 介面,小米等其他公司都基於 Andorid 開發出自己的作業系統。比特幣亦然,能夠被開發出許多不同的幣種分支,最重要的是「有多少人願意挖」,越多人支持就越主流,越主流價格當然越高。

還有個需要注意的重點,那些主張要開發新幣種的開發者,會不會早就偷跑了呢(責任編輯:陳君毅)

當外界不明真相的群眾以為比特幣分叉危機基本消除時,一場政變還在悄悄籌劃,在昨天,它終於開始自立門戶,從比特幣中「分裂」出來。

在中本聰設計比特幣之初,比特幣區塊就被設計成了 1MB 的信息容量大小,能夠容納的總交易數量有限制。隨著易量呈爆發式的增長,這時候 1MB 的區塊容量已經難以支持比特幣網絡迅速地進行比特幣交易確認,因此大量的交易數據造成了比特幣網絡內存池的擁堵。

這使得一個鏈上的賬戶如果要給別的賬戶轉賬,可能需要好幾天。這個致命的缺陷制約了比特幣未來的發展,擴容已是幣圈內的共識,但社區一直無法就擴容的方案達成共識。

此前,36氪一直在跟踪報導比特幣擴容一事(具體可戳《比特幣擴容之爭,革命將走向未來,還是走向分裂?》、《比特幣擴容在即,面臨分叉風險,幣價一周暴跌四成》和《比特幣分叉利空暫時消除,幣價飆升逼兩萬,但你以為這事就完了?》)。

比特幣的「政治」派別

據礦池 BTC.TOP 創始人江卓爾介紹,按照支持擴容方案的不同,比特幣社區大致分成三派:

一是激進大區塊派,支持在不改變比特幣區塊鏈架構的基礎上,擴大區塊的大小,也稱為鏈上擴容;

二是激進隔離見證(SegWit)派,希望在不改變區塊大小的基礎上,通過技術手段提高區塊能容納的交易筆數;

第三種則是中間派,希望大區塊和隔離見證都要,先進行 Segwit 升級,然後鏈上擴容。

就像政治派別一樣,中間派往往佔大多數。於是,今年的 5 月 23 日,來自全球 22 個國家 58 家知名區塊鏈公司共同簽署了紐約共識:先進行 Segwit 升級,並在之後的 6 個月內把區塊大小升級至 2M。這被稱為 Segwit2x 方案,即隔離驗證 +2M,紐約共識獲得了全網 83.28% 的算力簽字支持。

上個月(7月),Segwit2x 擴容計劃的第一部分 IBP91 被激活,意味著比特幣大概率在近期不會發生分叉(具體過程有點複雜,有興趣的可以看這篇文章)。實際上,這個擴容方案更多地像是將分叉的危險再往後延遲了約三個月。在此之後,SegWit2x 的另一部分內容,即鏈上擴容,也將於今年 11 月發生。

就在這個時候,鏈上擴容之前,另一個 BitcoinABC 計劃卻被正式落實了。據火幣網 COO 朱嘉偉介紹,Bitcoin ABC 方案為保持協議穩定簡單,去除了 Segwit 功能,支持將區塊大小提升至 8M,是鏈上擴容的技術路線。

該計劃可能產生的新幣種被命名為比特幣現金(Bitcoin Cash,簡稱 BCC)。BCC 從 8 月 1 日 20:20 開始挖礦,據 OKCoin 介紹,BCC 的前世就是比特幣,存儲的區塊鏈中的數據以及運行的軟件是和所有比特幣節點兼容的,在初始挖礦階段,挖礦的難度跟比特幣一樣。江卓爾說,這意味著一開始挖 BCC,需要有人燒錢把它挖出來。

目前支持 BBC 的開發者主要是上面提到的大區塊派。這意味著,即便大區塊方案只有少部分人支持,他們還是決定從比特幣(BTC)原鏈獨立出來,成立一條新鏈,與 BCC 競爭。可以想像,在此之前,這一小部分開發者早已在獨自寫代碼,為這一天蓄勢

兵行險著的「獨立」

36 氪曾經解釋過,比特幣的分叉可以看作比特幣不同軟件升級版本的爭鬥,分叉有點像在 Google 創建了安卓系統之後,允許開發者對安卓系統進行一些修改,但不允許特別巨大的改動,比如小米和魅族都在安卓的基礎上創建了自己版本系統,各自不兼容,用戶只能選擇運行一個系統。

據《紐約時報》報導,這些計劃的支持者大多是來自亞洲。一位住在東京的投資者羅傑·維爾(Roger Ver)週二對比特幣現金表示初步支持,他說,「我確實認為分離出來是一件好事。」他認為,不同陣營之間的分歧可能已經太大了,以至於他們不能再一起前進。

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的社區,比特幣的每一項決定,都是鏈上的算力決定。越多礦工選擇在這條鏈上挖礦,就意味著他們支持這條鏈,支持這個幣種。說到底,礦工選擇挖哪種幣,取決於投資者選擇買哪種幣。因此,一意孤行誕生的比特幣現金,有可能變成無關緊要幣種,目前並不知道外界對它的支持程度。

在這種情況下,BBC 還是選擇了脫離原鏈。

為了應對此事,7 月 24 日,比特幣國際圓桌論壇的各與會代表在召開緊急會議。會議達成共識,仍然認為,升級了 SegWit2X 協議(包括 SW 和 2M)的區塊鏈,是唯一的能使用「比特幣(BTC)」名字的區塊鏈。BCC 是通過複製比特幣區塊鏈並修改一定代碼,而產生的一個競爭幣種。

目前支持紐約共識的礦池和交易平台仍佔大多數,行業中的大多數大企業、交易商、投資和用戶都只是將 BCC 視為一種競爭幣,而不是比特幣。中國礦池微比特(ViaBTC)是少數如今就公開支持 BCC 的礦池,他們還率先上線了 BCC 期貨交易,允許用戶在賬戶內交易 BBC,並且用戶在新幣發放後即可提現。

總部位於北京的大型礦機公司北京比特大陸,被華爾街日報稱為這場擴容路線之爭的先鋒,同時它也是微比特的投資方。比特大陸表示,目前仍然支持 7 月份達成的妥協方案,不過也表示,如果 BCC 進展順利,不排除予以支持的可能性。

截至 8 月 2 日凌晨 0:43,經過 4 個小時,仍未挖出第一個區塊。不過經過一定週期後,系統會自動調整挖礦難度。

OKCoin 幣行分析師認為 BCC 改變了 BTC 的技術初衷,採用了動態難度調整,是一種新的數字資產,不應該與 BTC 混為一談。

誰也不知道 BBC 的未來,同樣誰也無法決定比特幣應該有的樣子。比特幣社區去中心化的特性,使得它在進步方案的選擇上經歷了漫長了拉鋸戰,似乎反映了民主的效率低下。甚至有人說,如果比特幣的創始人像以太幣一樣為人所知,V 神(以太幣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一句話,追隨者眾多。

就像華盛頓不願自己創建的共和國因自己佔據領導地位再次陷入集權,中本聰也從未正式露臉。如今,中本聰寫的比特幣白皮書,成了社區內的《聖經》,大家都希望從中找到這位創世人對擴容方案的傾向,但它對擴容方式未計提及半分。

也許,這是去中心化社區終究會面臨的命運,也是真正考驗去中心化社區的時候。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