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YC 是世上最知名的創投之一,聽他們的 CEO 聊為什麼會選擇創業,我覺得是件很有趣的事。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進創業這個坑,他提出的三個問題很關鍵,你是這樣的人嗎?那你不應該待在公司裏追求挑戰,因為他們很難給你這些需求。(責任編輯:林子鈞)

「我什麼會選擇創業?」

很多人都會問自己這個問題。他們通常會仔細考慮以下的幾點:

1、絕大多數的創業公司並不成功。

2、對於那些有才華的技術人員來說,找高薪的工作相對來說更容易。

3、大公司會提供解決非常困難的問題的機會。

我對「為什麼要創業」這個問題的回答很簡單:有一種人,只有在前方無路可走、成功的可能性很低或者自己要對失敗的後果負責的情況下才能在工作中發揮出自己的最高水準。可以說,是我的人生經歷讓我明白了這一點。

中學

我所在的中學實行分班制,早期學生們就被分到資優班或者普通班。那些資優班的學生們有更好的教師資源,設置的課程也更有趣,這些學生通常都會被頂尖的大學錄取。我很聰明,但是沒有聰明到讓他們覺得我「天賦異稟」,因此,我被安排到了普通班。上 8 年級時,我清楚地意識到,一旦我被分到了普通班,那麼就很難再調到資優班。這讓我非常生氣,同時也激勵著我努力進入資優班。

我非常用功,成為了普通班裡最優秀的孩子,我和我的父母說服了老師,讓他推薦我去參加更高級的課程。我需要在資優學生主導的選修課和俱樂部(憲法和模擬聯合國)中脫穎而出。初中時我就已經很成功了,但我的積極性絲毫沒有減弱,我已經不再滿足于與資優班的同學一樣好了,我意識到我完全可以變得更好。

在其他同學都在練習小提琴時,我成為了一名校隊運動員。當其他同學心不在焉地完成社區服務時,我加入了搶險救援隊,作為實習生,開著救護車幫助鎮上的人,我在市法院做志願者度過了暑假。高中快畢業的時候,這些辛苦的工作都得到了回報。我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參加了很多高級課程,除了哈佛大學之外,所有我申請的學校都錄取了我,我最終去了耶魯大學

大學

但後來我被耶魯大學勸退了。讓我告訴你們到底發生了什麼。在耶魯的文科環境中,我感覺不到我在學習的知識的實用價值(我大學念的是政治學)。幾年之後,我對課程失去了興趣,經常蹺課,考試分數也很低。我不想成為一名學者,而耶魯似乎正準備把我變成學者

大四那一年,我因為成績不佳而被勒令退學。退學兩個月之後,我又突然開始覺得很生氣,因為學校,我的一些朋友,甚至我的家人都認為我永遠不能大學畢業了。我的積極性立刻又回來了。我找到了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份工作,我的工作是為政府和政治問題出謀劃策。我甚至成為了憲法課的助教,參觀了最高法院(我的朋友們覺得很有趣,被耶魯大學勸退的學生竟然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當助教)。一年時間過去後,我又回到了學校,獲得了優異的成績。交了幾個好朋友(Justin Kan就是其中之一),2005年,我畢業了。

Justin.tv / Twitch.tv

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建立創業公司,但回頭看著我的中學和大學生活,只有當我處於失敗的境地時,我才能有充足的動力去成功。創業公司通常是不被看好的,因為99%的情況下,公司會倒閉,單單這一點就能讓我充滿鬥志,變得無比興奮(記住,我們最開始的時候做的是電視真人秀節目)。

在 Justin.tv 和 Twitch 存在的幾乎所有的歷史中,我們都不被看好。2007年,YC 給我們提供了贊助,但在那時 YC 並不為眾人所知,因此,大多數投資者都忽視了我們。在演示之後,無論多麼努力,我們也只能籌集到 180 萬美元(約 5400 萬台幣)的天使投資。我們開始建立業務時,無法吸引最好的風險投資公司,無法聘請最受追捧的工程師,並且在視頻初創公司被視為可怕的燒錢公司,無法真正盈利的時候,我們不斷地努力只為生存下去。五年多的時間裡,有五次我們幾乎就要倒閉了。一次是收到了比我們銀行帳戶裡的金額還多的頻寬帳單,一次是需要Justin和Emmett貸款,還有一次是每月的費用達到 100 萬美元(約 3000 萬台幣)。正是所有這些逆境使我們求知若渴。我們不能屈服,我們不會離開,創業 8 年後,我們成功了。

所以,那些對科技感興趣的人(特別是在大公司工作或正在申請去大公司工作的人),應該問自己這些問題:

我能接受自己不被看好嗎?

我是否在尋求大多數人都會回避的艱鉅挑戰?

當我對成功或失敗承擔責任時,我會成長嗎?

如果你的三個答案都是「是」,那麼或許你確實適合創業。大公司的許多工作不能為您提供這種經驗。對於很多人而言,在一家大公司工作,賺大錢的時間越長,個人消費就越高,他們自主創業的可能性也就越低,即使那一直是他們的最終目標。

我無法承諾,創辦一家創業公司會讓你變得富有(事實上你可能不會變得很有錢),但我可以承諾的是,這是你可以選擇做的最具挑戰性的事情之一。它會推動你超越你的極限,迫使你更快地學習,這種經驗也許會告訴你,有時,不可能也可以變成可能。


延伸閱讀

盤點上半年倒閉的七家新創:想進入送餐服務、二手車市場、穿戴式設備的創業家們請三思啊!

閒聊還是瞎聊,決定你能否成功!有錢人、成功創業家才知道的「精準閒聊術」

單月營業額從 0 到 2000 萬:「早餐吃麥片」創辦人如何從連續四次創業失敗中爬起?

(本文經合作夥伴 36 氪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YC 孵化器 CEO:我為什麼會選擇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