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Work It Daily 為一給「工作者」的平台。它們開放許多文章以及課程,幫助大家在工作中更成功、更順利、也更有所改善。
關於這篇的求職打臉文,Work It Daily 的創辦人簡單列出求職、工作的五個迷思。收起來,下次有人再叫你怎樣怎樣時或許可以拿出來。(責任編輯:楊侑陵)
找工作的時候,會聽到來自家長,朋友,同學的各種建議,但問題是,其中不乏有不成熟的建議。朋友和家人都是好心,但是勞動力市場瞬息萬變,幾年前的做法已經不能適用於現在的情況了,而且給出建議的人可能得到了錯誤的資訊。
所以如果你想換工作的話,不要太過依賴於好心的朋友和家人。可以參考一下專家的意見。Work It Daily 的 CEO 及創始人 JT O’Donnell 分享了很多找工作時的迷思,並提出一些建議。
1. 你必須在一家公司待滿年數
曾經,員工需要在一家公司待上一定的年數,讓自己看起來更有野心。但是現在已經不是這樣了。千禧一代大學畢業之後,平均每十年會換四份工作,速度是前一代的兩倍。原因也是合理的,新工作升遷和加薪速度都比較快。此外,如果現在的工作讓你覺得不開心,你真的應該換一份了,畢竟人生苦短。
JT O’Donnell 說:「現在還有家長說你必須在公司待滿三年,才會顯得你踏實。但是你要找到自己的節奏和步伐,如果現在的工作不合適,你就要去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
但這也不意味你不開心就要換工作,只是如果你留在這家公司的唯一原因就是你還沒待夠一定時間,那你就應該離開了。而且如果一份工作真的很適合你,人資才不會在意你之前的工作的。
2. 履歷投得越多越好
在找到完美的工作之前,你可能會申請一家以上的公司,但是履歷投得越多不等於機會也會越多。找工作靠得是智慧,不要用力過猛。所以你要有策略,只把履歷投給符合你興趣和經歷的公司,那麼應該怎麼找呢?
JT O’Donnell 表示:「找工作時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列出 10個你一定喜歡的公司,不管他們會不會雇用你、不管這些公司在不在你的備選裡,單純地列出 10 個公司,然後問問自己,這10家公司的共同之處是什麼。」
這樣,我們就可以找到規律,可能是優質的顧客服務,創新的企業文化等等,然後根據你在意的品質來尋找公司。
3. 履歷只能有一張紙
別擔心,不管你聽說過什麼,招聘人員也不會扔掉你超過一張紙的履歷。JT O’Donnell 解釋:「事實上你的履歷可以用兩張紙甚至更多。一張紙的履歷邊距窄、字又小,感覺他們要把所有資訊都塞進去很難。只要讀起來方便,兩張紙也無可厚非。」
她又補充道:「15 年工作經驗以下的是兩張紙,15 年經驗以上的是三張紙。當然也有例外。科學家或研究人員要加入很多論文等內容。所以除此之外,最好不要超過兩張紙。」
4. 求職信要總結履歷中的資訊
JT O’Donnell 說:「很多人說求職信把履歷總結一下就行,但是這是在浪費時間。」她表示:「如果我知道求職信和履歷一樣的話,我是不會去讀的。」而且這樣也沒法向招聘人員展示你的熱情,你為什麼適合這家公司,以及你可以在工作中充當的角色。這在職業生涯的初期是十分重要的。
JT O’Donnell 說:「求職信可以告訴我你為什麼適合這家公司,我想知道你認為我們的特點和價值在哪裡。履歷上的內容無需多言。公司尋求的是你的熱情,所以告訴他們他們生產的醫療設備救了你祖母的命,或者經濟規劃幫你父母支付了你的學費等等。你要說出把你和他們聯繫在一起的故事。」
5. 別在工作歷史中提到空白
雖然不想強調履歷中不漂亮的部分很正常,但是提前指出問題可以很好地解答雇主心中的潛在疑問。即使你不想把空白經歷大大地放在簡歷中央,但是招聘人員在問到你為什麼有段時間沒工作的時候,你要準備好一個誠實的,深思熟慮的答案。
JT O’Donnell 說:「回答這種問題時要用『經歷、學習、成長』模型,也就是我經歷了什麼,學到了什麼,到最後如何成長。假設我有個暑假沒實習,他們問我怎麼回事,我會這麼說:『這個問題很好,那個暑假我休息了一下,去了其他國家玩。我認為這也算是種學習,幫助我接觸不同文化的人群、開拓不一樣的事業。』這才是招聘人員想聽到的。」
另一方面,如果生活中的大事阻擋了你工作的話,不管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不要害怕主動提出來。
JT O’Donnell 建議:「如果你是因為休假或旅行而沒有工作,那麼是很值得提出來的;如果你是為了照顧生病的家人,你可以說自己很關心他人。」
(本文經合作夥伴 雷鋒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簡歷不能超過一張紙?有很多這種不靠譜的求職建議 〉。首圖來源:flickr)
—
延伸閱讀
7 大海外求職管道大公開,飛去海外當美商、法商、德商員工就靠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