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如果說 Google 是「開源」的代表,Apple 一定是天秤另一端的「封閉」之王。不過,Apple 在 Tim Cook 上任之後已經成為了一家與過去不一樣的公司,現在也選擇擁抱開放。設立了 Apple 部落格,與開發者們分享最新的研究技術。
除了研究者之外,此部落格還有一個強大的作用,就是看看「Apple 在幹嗎?」透過最近 Apple 公佈的技術,也許可以提前預測到未來 Apple 產品的走向。(責任編輯:陳君毅)
蘋果最值得關注的活動是什麼?大概是每年兩次的 WWDC。在 WWDC 上,蘋果會公佈目前在系統、軟件上研發的新進展,最重要的是告訴我們下一款手機到底叫 iPhone 7s 還是叫 iPhone 8(還有價格是不是真的是傳說中的 900 美元)。
在 WWDC 以外的時間裡,主打「封閉文化」的蘋果一直以來並不會特別主動地公佈「研發背後的故事」,也並沒有像 Google、IBM 等科技公司一樣撰寫部落格與研究期刊,公開近期的研究進展和發表的論文。
不過,據 TechCrunch 消息,蘋果在 7 月 19 日推出了在線雜誌《蘋果機器學習期刊》(Apple Machine Learning Journal)。
目前,蘋果已經在《期刊》中發布了兩篇文章,其中一篇是歡迎辭,另一篇是真正的「期刊乾貨」,一篇關於圖像類機器學習模型的文章。
我們仔細閱讀了蘋果的兩篇「部落格」。標題為「歡迎」的文章內容很簡單:
歡迎來到《蘋果機器學習期刊》。在這裡你可以閱讀由蘋果工程師們撰寫的部落格,其中講述了他們的工作:如何運用機器學習技術製作服務世界上百萬用戶的產品。
所以,這個網站雖說叫「期刊」,其實是一個蘋果工程師們寫的「在線部落格」。
值得紀念的第一篇蘋果乾貨文章:增強合成圖片的真實性
蘋果發布的第二篇文章標號則為「第一卷第一篇」,名稱叫做《增強合成圖片的真實性》(Improving the Realism of Synthetic Images),是一篇蘋果公司新技術的「乾貨詳解」。
在文章最後我們發現,這篇文章的背景論文其實已經在 2016 年 12 月在 arXiv.org 上發表了,原文的名稱叫做《Learning from Simulated and Unsupervised Images through Adversarial Training》。不過,蘋果的這篇部落格使用了較為簡單的介紹性語言介紹了這一技術,還特意為這篇文章加上了 gif 動圖。
蘋果這項研究的初衷非常簡單:蘋果工程師開發的神經網絡已經能識別圖片中的人臉等其它物體。不過蘋果並沒有使用大家慣用的示例圖片庫訓練這些網絡,而是「人造」了一些圖片。
但是在訓練過程中,工程師們發現不真實的圖片可能出現失真、不清晰等問題。蘋果論文中的新技術就是講述他們如何給圖片加上「濾鏡」,讓這些圖片看起來更真實。
蘋果在展示中使用了一張「人造」的眼睛圖片。這張圖片中的眼睛雖然有模有樣,但是確實也因為眼球、瞳孔過於清晰的邊緣能夠輕鬆被人認出是「假眼」。但是在機器學習了一些真實的眼部照片後,機器不僅給了這張圖片一個真實的瞳孔,還為它安上了「歐式雙眼皮」。
在下面這張動圖中,蘋果的這項技術得到了更全面的展示。蘋果不僅製作出了不同角度的眼部圖片(甚至 …… 包括翻白眼的時候),還讓這些圖片騙過了專門用來識別「真假眼」的對抗性訓練器。
蘋果在這篇部落格的開篇中稱,目前的神經網絡在訓練時,大部分還需要人類監督,但是這一過程讓人類花費了太多精力,也不是一個經濟的選擇。要是日後的訓練圖片都能被打上蘋果的「真實濾鏡」,神經網絡將離「無監督」訓練近了很多。
蘋果部落格:走出「封閉」蘋果的第一步?
蘋果的這項「真實濾鏡」技術已經非常令人興奮了,更令人興奮的是蘋果還表示,研究人員們將會全年維護這個「科技部落格」。雖然這個部落格的更新頻率一定趕不上網絡中層出不窮(並且真假難辨)的「下一代蘋果產品爆料帖」,但是我們說不定能從中瞥見蘋果的下一步計劃。
與一直與科學界聯繫緊密的 Google 不同,蘋果雖然研發了不少工具,但是之前從未公開展示過它們背後的技術進展。在我們看來,蘋果能寫進這個部落格的內容其實非常多:蘋果開源了很多工具,比如 Safari 背後的 WebKit 引擎,還有 iOS、macOS、watchOS、tvOS 背後的 Safari 語言。日後的部落格中,說不定也能見到這些工具與機器學習領域的結合。
蘋果也在部落格中歡迎機器學習領域的研究者與他們交流。蘋果在「歡迎」部落格中這樣寫道:
如果你是機器學習領域的研究者或學生,工程師或開發者,我們非常樂意知道你的問題和反饋。請在 [email protected]聯繫我們。
和 Google 部落格中將近 30 個話題相比,蘋果的「部落格」還是太簡單了。Google 目前非常依賴 blog.google 發表公司動態與最新研究,比如近期的「人工智能基金」Gradient Ventures、「人與機器研究」的 PAIR Program 都是通過部落格的「機器學習」板塊公佈的。
相比之下,蘋果的部落格還只有兩篇文章和機器學習一個話題。不過,蘋果好歹是邁出了和研究界「搞好關係」的第一步。蘋果的科技部落格會發展成 blog.google 那樣話題全面、多元的平台嗎?我們拭目以待。
——
(本文經合作夥伴 36kr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以“封閉”聞名的蘋果竟設期刊網站公開AI論文,第一篇乾貨講了“圖像濾鏡”〉。)
延伸閱讀
Google 開源圖像壓縮演算法 Guetzli,圖片多也能咻咻咻迅速載好
微軟沒有以前那麼賺錢,到底該怪比爾蓋茲、接班人還是封閉的企業文化?
Google Glass 霸氣回歸!不賣凡人只賣工程師,能夠替生產線省下 25% 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