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前主要自學方向是數據分析、網路行銷、SEO 這方面。除了找大量書籍來閱讀以外,線上課程也是我學習的管道之一。但是在台灣這個領域的中文資訊沒有很多,所以我開始尋找網路上免費便宜的資源。
Coursera,Udemy和 Skillshare 是三個我最喜歡的線上自學平台。
他們在內容上的差別是:Coursera的課程學術性質較高,課程有完整的學說理論介紹、歷史背景或各種概念的釐清,內容又很紮實,對於基礎入門者很有幫助。
而 Udemy 和 Skillshare 就比較是實際應用面向,通常是業界已經在這個領域工作多的人出來開課教授的,我覺得這兩個網站的課程內容很實用,教授得都是可以立即上手、立即應用在自己網站或數據分析上的 tips。從修課時數來說,Coursera的修課時數最長,可能會到兩個月(每週一堂課),Udemy 則是開課時數不定,但通常都會有好幾個小時,從1-80小時都有,而 Skillshare 則比較短,可能一堂一兩個小時就上完了。
而我自己目前已經上完 Coursera 三堂課程、Udemy 兩堂、Skillshare 五六堂課,收穫很多。
如果想透過線上課程增進自己的學習,我強烈建議從Coursera開始上手,原因有二:
一、語言較好入門:
Coursera課程大多提供多國字幕可以選擇。
三個課程平台都是英文發音為主,但唯獨Coursera有多國字幕可以選擇。一開始,我雖然三個平台都很想上,卻發現我不習慣全英文上課,聽得很吃力,然後吃力就會不知不覺想逃避、不上去上課。但從 Coursera開始練習邊聽英文、邊看中文字幕理解,慢慢也就習慣全英文授課的節奏。讓我對自己有慢慢比較有自信。
而 Udemy 和Skillshare 則大多沒有字幕,但是因為 Udemy 和 Skillshare 比較偏實際應用面向,講師使用的英文很口語、平易近人很多,比較困難的字也都只是專業領域的英文單字,只要懂得那幾個專業辭彙,也就不難理解課程內容了。因此,到後來我反而是上 Udemy 和 Skillshare 的課更輕鬆自在。但 Coursera 的字幕輔助還是對入門者很有幫助,至少對於剛開始上線上課程的我幫助很大。
二、價格:
三個課程平台只有 Coursera 有提供 Financial Aids(獎助學金)申請,可以免費學習並拿到認證。
也就是說,如果你像我一樣還是大學生或是身為社會新鮮人,很想上這些線上課程,但有經濟困難。你可以線上申請表示自己強烈的學習意願和經濟困難等等,然後就可以免費在 Coursera 上課。更棒的是,如果你還是學生,這樣的申請就會更順利。我自己每次都是這樣寫申請並開始免費 Coursera 課程,然後得到課程的認證證書。對於這個機制真的非常感動也很感謝。大家可以申請看看,多多利用這樣的資源!
至於,如何找到這個申請 Financial Aids 的頁面,我強烈建議直接Google 『Coursera Financial Aids』,因為這個獎助學金申請頁面如果直接在 Coursera 的官網上尋找,很難找到,藏得蠻隱密的。
另外,我都會建議朋友們先把 Financial Aids 的申請題目複製到 word 檔上,然後在 word 檔上寫好你對每個問題的回答。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 Coursera 的Financial Aids申請頁面有時候會亂跳,一不小心你辛苦打出來的英文就不見了。二是 留下這個申請檔,往後再申 Coursera 的別堂課就不用再全部重寫申請文了。
三、有期限進度(但落後亦可改成下一梯次的課程進度):
Coursera會幫你排好課程進度。
一開始自學總會有進度的障礙,害怕自己偷懶或落後進度,Coursera是三個裡面唯一一個會有清楚進度表以及作業評量的課程平台,會督促自己持續學習。Coursera的每週課程進度可能會有作業、討論區回覆、測驗題、習題等等,跟著進度在期限內完成每週作業以後,全球各地選擇這個時段這門課的同學們就會互相替彼此的作業評分,你的同學會幫你評分並給予鼓勵回饋,三位同學給的分數的平均值才是你的最終成績。因此,如果沒有跟上進度,可能就沒有人會幫你批改作業,也就沒辦法得到分數並通過課程。
但是,最棒的是,如果沒有跟上課程進度,也可以選擇換成同堂課的下一個開課時段。Coursera會幫我們保留之前已經得到的作業成績,這非常貼心,讓我們再次跟上課程進度,通過課程並拿到認證。我自己就曾經延後兩次開課時段,因為大學時遇到自己期末考還有期末考完就會想放假,而我之前已經得到的作業分數還是會被保留下來,這真的超棒。
四、Coursera能夠獲得修課認證:
我想很多人都會覺得這個非常吸引人。
因為開始自學以後,會害怕別人不知道我有上課、我有這方面知識,這時候有修課認證的 Coursera 就很棒。你還可以把它放在自己的 LinkedIn 頁面裡幫自己加分。
但有點可惜的是,我自己觀察台灣的就業市場,其實沒有很多人知道這些線上課程平台,大多數人不太了解這些資源,其實這麼好的資源應該要更多人懂的利用才是!
實作比修課認證更重要。
我覺得上完線上課程,若是要求職,最有用的反而是利用這些學到的專業知識去嘗試做些實際操作、或做出相關成品。這些在求職時最能證明自己對這個專業有所了解,而關於如何實際應用和做出成品,我大多會在 Udemy 和 Skillshare 上找到答案。
簡言之,Coursera 幫你打下理論和系統的基礎,Udemy 和 skillshare 則教你怎麼實際應用。
延伸閱讀
台灣 76 歲醫生自學 coding 建立雲端資料庫,讓健康照護走入千家萬戶
如何快速自學 Coding?跟隨這 6 個技巧,你將一步步踏入神的領域
【免費自修資源】精選 8 本資料科學經典書單,讓你自學也能變大師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hoto credit: Fot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