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大家想到新興的市場,都會馬上想到正在趁勢興起,有接替中國之姿的印度。但是不要忽略了,其實離我們最近的東南亞也是市場潛力股。而這篇文章中提到的緬甸,正是東南亞的後起之秀。
(責任編輯:謝秉芸)
說到消費故事,與中國類似的印度往往被視為下個爆發點,後者也成為外企們的兵家必爭之地。
以智慧手機為例,諸多分析機構預計印度有望很快超越美國,搶占全球第二大智慧手機市場的寶座,僅次中國。小米、vivo 和 OPPO 等國企也好,蘋果、三星等外企巨頭都意圖趁印度智慧手機星火未燎原之際,來此深耕,為日後爆發預留伏筆。
其實除印度外,還有塊市場正伺機薄發。據彭博報導,緬甸對智慧手機應用和網站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過去 12 個月裡,他們與三星、雀巢等跨國企業建立市場聯繫。
或許,此情此景讓人很難想像。畢竟緬甸這個多數人口為農民的國度,鋪好的道路寥寥無幾,電力時常短缺,網路基礎設施落後,沒電沒網,遑論用手機登應用、刷網頁了。
僅六年前,手機在緬甸還是奢侈玩意,手機 SIM 卡價格甚至高達 2000 美元。擁有手機的人口只佔緬甸總量 1%,普及率之低,已落得全球倒數第二,墊底的是北朝鮮。即便到 2013 年,SIM 卡還得花 250 美元,而當年緬甸平均月工資不及 200 美元。
2013 年同樣成為緬甸智慧手機市場發展的分水嶺。前緬甸政府結束國家對電話服務的壟斷,無線電波向外國投資者開放,只不過附加條件是後者得承諾覆蓋緬甸最偏遠的地區,而不僅是人口密度高的城市。
次年,來自外國的投資便浩浩蕩盪拉開序幕。挪威 Telenor ASA 和卡塔爾 Ooredoo QSC 開始花費數十億美元以覆蓋 Texas 地區,那裡有陡峭的山脈和汛期時洪水氾濫的低地。日本航空公司 KDDI、貿易公司 Sumitomo 與政府所有的緬甸郵政電信(Myanmar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達成合作,再為後者投資 20 億美元。
如今,數以千計的手機塔從緬甸森林和偏遠的稻田那些地方冒出,用的是他們自己的太陽能電力。冷藏箱(Refrigerated boxes)則能使其計算系統(computerized brains)免受緬甸酷熱之害。
費用更是較以往大幅降低。近期,卡塔爾公司 Ooredoo 出售的流量卡(data-enabled card)僅需 1.5 美元,買智慧手機的花銷可能比 20 美元還低,國內通話每分鐘約 2 美分。
緬甸行動手機用戶數目激增實在令人刮目相看。亞洲開發銀行數據顯示,2015 年除中國和印度外,緬甸是新增行動手機用戶最多的國家。緬甸計算機聯合會指出,截至去年 6 月,全國約 5400 萬人口中,有 90% 使用行動網路服務。緬甸國家媒體 4 月時報導稱,近 60% 的用戶通過 Facebook 或其他社交媒體獲得資訊。在緬甸最大的城市仰光,現在還能用共享汽車軟體 Uber 或 Grab 叫車。
只得感嘆緬甸今時不同往日,中國的手機廠商或也可去緬甸找找路子了。
(本文經合作夥伴 36 氪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別總盯著印度,是時候看看緬甸會否成為下個智能手機廠商必爭之地〉。)
延伸閱讀
【尊重、友善、包容】寫給夢想到東南亞發展的企業家:拋去歧視心態,先忘記自己是台灣人吧
手機品牌的隱形世界冠軍!蘋果滾啦,搞清楚在非洲、印度市場哪些品牌說了算
【台產機車悲歌】消費者的錢圖利特定廠商,gogoro、kymco 竟比印度貴三倍又沒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