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Taxi Go 我自己是 Follow 了一陣子,但因為也沒什麼立場評論所以就不多說了,看這個投資陣容,台灣比較知名的都投了,你該相信他的市場價值了吧!
稱它為台灣版 Uber 或許有點不太精確,也並不符合真正的他,它的產品設計跟 Uber其實是截然不同的,但這樣講我想最多人會理解他的服務在做什麼。他是針對本土的計程車做服務優化,現在來想一個問題吧:「你會先想到拿手機打55688,還是用社交軟體傳訊息叫車?」(責任編輯:林子鈞)
大台北地區叫車服務再添一枚生力軍!以 Chatbot (聊天機器人) 技術開發叫車平台服務的 TaxiGo 今 (12) 宣布獲得破千萬台幣的投資,叫車平台服務與計程車隊正式啟動營運。TaxiGo 的 Chatbot 技術,讓消費者可以直接透過 LINE/Facebook 兩大管道直接叫車,無須另外下載 App,也不須註冊資料,完成手機驗證後,建立常用地址,三鍵內即可完成叫車。TaxiGo 的投資者包括 TMS 全鋒事業與雪豹科技等。而 TiEA 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發展協會理事長林之晨、台北市汽車駕駛員職業工會理事長鄭力嘉、台灣紫牛創業協會理事長蔣志薇皆到場支持。
TaxiGo 是臺灣第一家使用 Chatbot 推出的叫車服務的公司,也是台灣第一個從線上叫車平台起家,再跨入線下成立實體車隊的業者,翻轉叫車服務業的既存營運方式。結合新的網路科技,TaxiGo 叫車平台試營運至今約 3 個月,車隊已突破 2,500 台車,單日叫車量超過 1,000 筆,成長速度驚人。TaxiGo 叫車平台的特色:
-
免下載 App / 免註冊,Chatbot+主選單 三鍵完成叫車:TaxiGo 以自行開發的Chatbot 技術,直接省略 App 下載和會員註冊等繁瑣的程序,讓消費者直接改以 LINE和 Facebook 叫車。此外,TaxiGo 為了避免 Chatbot 常發生的「語意辨識誤判」意外,在試營運期間先搜集了來自乘客與司機的反饋數據,將叫車流程整理成簡單易懂的主選單,讓消費者點選主選單中的選項取代文字輸入,以更精準的方式確認消費者的叫車需求。
-
LINE/Facebook 秒回不用等:TaxiGo 以台灣消費者最熟悉的社群軟體:LINE 搜尋 「@TaxiGo」 加好友,以及 FB 粉絲專頁點「傳送訊息」,直接體驗 TaxiGo 最迅速的叫車流程。消費者只要設定好常用地點,在三鍵內即可完成叫車。
LINE 輸入 「@ TaxiGo」 加好友開啟:https://goo.gl/Fd6se9
TaxiGo FB 粉專點「傳送訊息」開啟:https://goo.gl/3vpGnM
-
中英日三語介面國際化:TaxiGo 有中、英、日三種語言的叫車介面,可提供來台的國際旅客使用。國際化的多語介面,讓 TaxiGo 在今年三月入選 LINE 在東京舉辦的聊天機器人大賞 (Line Bot Awards),也是台灣唯一入選的服務。
-
行程紀錄與分享:使用 TaxiGo 叫車,整趟行程會透過 GPS 全程紀錄,也可以將行程資訊即時分享給親友確保安全。
-
雙向評分系統:行程結束後,乘客和司機會被邀請互相評分,作為後續的服務品質鑑別資訊。
-
信用卡扣款:付款方面,乘客可以預先綁定信用卡,行程結束後直接進行通過TaxiGo 平台扣款,省去現金找零的時間。
LINE 輸入 “@ TaxiGo” 加好友、到 TaxiGo FB粉專點「傳送訊息」,皆可開啟叫車服務 資訊平台技術攜手計程車行共榮 TaxiGo 達成 UberTaxi 做不到的事
TaxiGo 執行長陳泰成表示:「 TaxiGo 身為資訊技術平台業者,自己開發 Chatbot 技術建構網路叫車平台,更結盟了高一、敦南、裕豐等近 18 家已擁有相當規模的車行,共同成立自有車隊,來媒合想載客的計程車駕駛與有叫車需求的乘客。換言之,TaxiGo 達成了原本 UberTaxi 想做但沒做到的事。」他更指出,台灣目前約有 8 萬 6 千輛計程車,每年完成約 4 億趟載客行程,整體市場規模達 540 億台幣, TaxiGo 的誕生,希望能解決以下幾個現今的問題:
-
近 50% 計程車司機提供的服務未 Online:在現今的計程車司機人數中,約有50% 沒有加入⾞隊,意即每年有一半的計程車服務完全是在線下完成,無法透過任何網路平台或衛星派遣紀錄被追蹤,因此,消費者的⾏程軌跡、乘車安全性、乘車體驗品質等都難以管理,消費者惡劣的乘車經驗也難以反饋。
→ TaxiGo 希望招募更多計程車司機加入車隊,透過 TaxiGo 平台上的乘客/司機雙向評分系統,與行程紀錄設計,作為後續品質優化的依據。
-
線上支付車資尚未普及:若乘客想使用信⽤卡或線上支付,傳統車隊的計程車司機需手動在車內的派遣機裝置輸入車資與扣款方式,但經常遇到系統異常而失敗的狀況,且⾞隊會在信用卡支付的車資中抽成,導致線上支付難以被多數司機接納的困境。
→ TaxiGo 平台上可綁定信用卡扣款,TaxiGo 並無抽成。
-
傳統派遣機裝置成本轉嫁司機:目前的⾞隊普遍會強制司機加裝實體的派遣機裝置在車內,該裝置的製造和維護成本⾼,因此司機需要支付月費給車隊分擔這些成本。
→ TaxiGo 不需安裝任何硬體裝置,透過車隊司機專用 App 的即可派單,司機無需繳付任何費用。
執行長陳泰成:TaxiGo 結合網路叫車平台和實體車隊的模式,達成原本 Uber 想做但沒做到的事 到場支持的 TiEA 理事長林之晨也表示:「網路叫車服務在美國有 Uber 和 Lyft 相較爭鋒,現在也已雙雙搶進無人車領域;而東南亞也崛起了如 Grab、Go-JEK 等跨國巨人與 Uber 抗衡,更跨進金流、直升機載客等範疇,相較之下,台灣已落後美國、甚至東南亞一大截。我國無論是政府法規的鬆綁,或是業界競逐網路平台龍頭的速度,都是令人心急的牛步。我希望今天 TaxiGo 的出現,代表我們已經有所突破,也希望能刺激台灣網路叫車行業急起直追,朝著超越 Grab 和 Go-JEK,追趕 Uber 與 Lyft 大步邁進」。
台北市汽車駕駛員職業工會理事長鄭力嘉更指出:「TaxiGo 可以說是真正的台灣 Uber ,顛覆消費者 「叫車必須下載 App」 的觀念,現在只要有使用 LINE/FB 的消費者都能直接開啟 TaxiGo 叫車服務,不僅更方便、更即時,行車路徑可分享,搭車安全性變高,也可預防司機繞路,消費者多了一個更方便可靠的叫車選擇。對計程車駕駛們而言,不需配合車隊額外在車內裝置派車用的硬體配備,只要有智慧型手機,即可接單載客,免月租&押金,不需增加駕駛額外的成本。以工會立場,非常歡迎多了 TaxiGo 的新車隊來服務駕駛朋友。」
台北市汽車駕駛員職業工會理事長鄭力嘉 (左)、TiEA 理事長林之晨到場支持 TaxiGo 身為 TaxiGo 投資者的 TMS 全鋒事業總經理于蓓蒂也到場打氣,她表示:全鋒目前已成功發展出車輛租賃、道路救援等不同事業體,期待透過投資 TaxiGo,讓網路資訊技術能加速行車服務的優化,一起為這個產業打造進步的共榮圈。
即日起至 7/31 使用 TaxiGo 叫車可獲 100 元乘車折抵優惠
為歡慶 TaxiGo 叫車服務正式上線 ,即日起至 7/31 止,消費者使用 TaxiGo 叫車服務時,只要在優惠序號欄位中輸入「TaxiGo」,即可獲得 100 元的乘車折抵優惠金!TaxiGo 同時結合網路叫車平台服務和實體車隊的經營模式,一方面希望能為消費者帶來更方便、更優質的叫車體驗,另一方面也希望降低計程車司機的空車率,為司機帶來更多的載客生意。未來 TaxiGo 叫車平台達成階段性目標後,也期待能進一步拓展至多元計程車與租賃車服務領域,持續為台灣的人、貨、車運輸服務方式,開創的新風景。
-

延伸閱讀
【舒服的小黃來了】台灣大車隊 App 推「豪華計程車」叫車服務,司機受過禮儀訓練的噢
【看看印尼想想台灣】摩托車叫車服務 Go-jek 與當地計程車業合作,共享經濟跟傳統計程車可以雙贏
【只許州官放火】說 Uber 違法又模仿!交通部推「多元化計程車」
(本文訊息由 TaxiGo 提供,內文與標題經 TechOrange 修訂後刊登。新聞稿 / 產品訊息提供,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