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你知道Airbnb的觸角已慢慢延伸到富豪市場了嗎?如果你還沒follow到這則訊息,也許可以參考我們以下這篇文章!《 【攻略富豪市場】Airbnb 出租豪宅了!喜來登、希爾頓:寶寶害怕,但寶寶不說》隨著Airbnb業務需求越來越大,原本公司的組織結構也面臨挑戰。據他們的員工所說,Airbnb正在解除內部的bug,讓整個系統更加流暢,才能積極處理中國廣大市場。〈責任編輯:陳思寧〉

由於Airbnb已逐步多元化,涉足豪華租房和旅遊業務,公司組織架構顯得有些招架不住,The information援引Airbnb當前員工及前僱員的話稱。報告鏈條看起來很混亂,產品團隊的信息流動也不順暢。CEO Brian Chesky轉而向蘋果、Facebook、谷歌、亞馬遜的高管求教,該如何更好組織公司。

近幾週,與高管們的輪番對話促使Airbnb有了新的變化。Airbnb給在中國開展新業務的團隊更多自主決定權,新業務包括豪華租房和旅遊等。6月初,Airbnb終於在找了三年後,敲定原中國區產品與技術負責人葛宏為中國區負責人,足以見Airbnb對中國市場的期望。與Chesky交談過的人告訴The information,這是Chesky從亞馬遜那獲得的靈感,後者讓專注不同垂直業務線條的團隊,分開報告。

Airbnb中國副總裁洪格現在直接向Chesky報告,而非首席戰略官Nathan Blecharczyk。Joe Poulin也一樣,他是Luxury Retreats業務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同時,Airbnb長租房產品副總裁Joe Zadeh,將不再監管公司的核心——短租業務,轉而專注於新旅遊業務。重組的結果是,直接向Chesky報告的人數從8個增加到11個。

事實上,過去幾年,Airbnb員工人數已翻了一番,達到3000名。隨著業務逐漸走向多元化,痛苦隨之而來。去年,Airbnb管理者愈加公開討論因報告結構構築不合理帶來的障礙。如現任及前任員工告知The information,專注建立Airbnb旅遊及體驗業務的團隊無法快速啟動新功能,因為得向短期租賃團隊報告,這將推延獲批時間。產品團隊間的溝通阻滯,導致一些幕後開發,像去年春天重新設計後的應用程序般有太多Bug。

所以才會在今年早些時候,估值達310億美元時,Airbnb方面表示希望自己的產品團隊有特定的報告渠道以刺激增長。

如今Airbnb進行結構調整後恰好處在亞馬遜和蘋果兩個極端間。亞馬遜的架構是由每條產品線團隊組成,如Kindle、AWS業務都有自主決策權。蘋果則更多按照功能劃分,如高管更擅長市場營銷,或軟件或其他,然後再組成他們自己的團隊。而Airbnb正試著平衡兩者,有按業務類別劃分的產品團隊,如旅行(Trips)、中國及豪華房屋租賃(luxury homes),其他高管仍然在工程、營銷和金融方面享有自主權。

搞這麼多,Airbnb最希望達成的目標還是促使中國業務增長

雖說兩年前,Airbnb就正式佈局中國內地,但最初並未花大力氣投入本土業務,更多關注點是放在中國遊客出境游時是否選擇Airbnb上。加之文化差異、房源少、不如途家等中國本土玩家熟悉市場等影響,Airbnb的中國之路走得不太順暢。

同時,Airbnb急待找到懂需求、懂技術、懂中國文化的負責人,幫助拓展中國業務,這才有了6月初的葛宏被任命。

過去六個月裡,Airbnb也給予中國員工更多決策自主權,後者可根據中國居民的文化偏好(Cultural Preferences)來調整公寓租金。這可能將依靠更多的策劃和專業機構,而非業餘的房屋屋主。

今年3月,Airbnb還給自己起了個中文名,叫「愛彼迎」。

不管怎麼說,Airbnb可得抓緊了,中國本土市場的競爭對手同樣在往前追趕。如途家這個獨角獸公司,在國內的房源不僅分佈廣泛,數量更超過40萬,是Airbnb的五倍。且中國遊客出境游人群增長,前者版圖還在向亞洲擴展。

(本文經合作夥伴36氪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Airbnb調整公司結構,要認真搞搞中國市場了〉。)

延伸閱讀

【攻略富豪市場】Airbnb 出租豪宅了!喜來登、希爾頓:寶寶害怕,但寶寶不說
用共享經濟迎戰 2020 東京奧運人潮:Airbnb 在日本正式合法,搶先紐約與巴賽隆納!
用共享經濟迎戰 2020 東京奧運人潮:Airbnb 在日本正式合法,搶先紐約與巴賽隆納!
超狂觀光行銷策略:瑞典把整個國家放上 Airbnb「出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