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 X省夭壽貴成本!不必砍掉重練的太空艙再創航太高峰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美國航太製造業公司  Space X 於 2002 年創立,當初它的願景就是在研發與創新的背後,能夠盡可能降低太空運輸成本,同時期望有昭一日能將人類移居火星。過去太空艙的使用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說在正常情況下,當任務結束後,會墜入大氣層焚毀,但這次 Space X 靠著「龍飛船」( 台灣譯:天龍號 ) 讓太空艙回收再利用,節省了龐大的資源,這對航太歷史是重要的里程碑。〈責任編輯:陳思寧〉

談到 SpaceX,大家都知道它的絕活兒——火箭助推器回收。

到現在,世界各國的航天局愣是沒一家能做到的。這也直接奠定了 SpaceX 的江湖地位。而現在,該公司又多了一項壓箱底的本事:重複使用太空艙。

7月3日凌晨,SpaceX 的龍飛船脫離空間站,啟動引擎,穿越大氣層,打開降落傘,最終在美國東部時間早晨8:00按計劃墜入太平洋。 SpaceX 的第11次空間站無人貨運任務至此結束。

但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由二手飛船執行任務

這艘龍飛船在2014 年九月執行了首次空間站貨運任務。正常情況下,任務完成之後飛船本該墜入大氣層焚毀,但 SpaceX 對其進行了回收,並在整修後在今年6 月3 日再次送上空間站。它停留了一個月,直到空間站宇航員們為它裝上太空試驗成果以及其他東西,在昨天返回地球。

順便說一句,此次的運送物品還包括北京理工大學鄧玉林教授團隊設計的實驗裝置,中美太空合作再次破冰。

眾所周知,SpaceX 以及馬斯克的太空願景是讓盡可能多的航天航空設備變得可回收、可重複利用,以最大限度降低執行空間任務的成本。雖然可重複使用的太空艙遠遠沒有火箭著陸看起來那麼有科幻感,但毫無疑問,這是削減太空飛行成本的又一大步。

獵鷹9 發射取消

不過,7 月3 號對 SpaceX 而言,不只是龍飛船返回地球這一件事。

晚上在肯尼迪航天中心,SpaceX 對發射獵鷹9 火箭將一枚通信衛星 Intelsat 35e 送入地球同步軌道,做了第二次嘗試。

但 SpaceX 負責檢查火箭是否狀態異常的計算機,在距離發射僅有不足10 秒之時,突然取消了發射任務。目前尚不清楚其中的原因。這似乎和星期日晚第一次發射嘗試的情況一致,但 SpaceX 獵鷹9 項目主管 John Insprucker 表示首次嘗試的相關問題已經解決。

SpaceX 將在7 月4 號嘗試第三次發射。

(本文經合作夥雷鋒網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人類歷史上的首個可重複使用太空艙,也被 SpaceX 實現了 〉。)

延伸閱讀

一根從外太空插進地球的光纖:軟銀投資的 OneWeb 要用「衛星」讓每個人都連上網路!
美國的「阿波羅計畫」贏了太空競爭,而百度的「阿波羅計畫」將稱霸無人車領域
中國航太夢碎!火箭發射失敗惱羞下令媒體不准直播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