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中國巴鐵當年真的是大殺四方,作為中國重要的自有創新項目,他曾經是中國將具有創新能力的一大進展。
但最令人哀傷的就是,這個中國創新的標的,最後竟然變成一場騙局,一場為了斂財而開啟的巨大泡沫,實在令人唏噓。(責任編輯:林子鈞)
昨日(7月2日)晚間,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分局官方微博發佈消息,針對投資人舉報北京華贏凱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贏凱來」)——秦皇島「巴鐵」專案主導公司,從事非法集資活動的情況,東城分局依法立案偵查,在2017年6月28日、29日、30日,先後將白志明等32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
據公開報導,華贏凱來以投資「巴鐵」專案為由,捆綁銷售相應的理財產品,而該理財產品號稱100萬元起投,年化收益達12%,集資超過40億元。
早在去年8月,「巴鐵」試驗在秦皇島北戴河區滑出了300米的軌跡後,遭來不少媒體質疑:巴鐵實質是一場「金融詐騙」,巴鐵實際控制者成功利用很多地方政府的心態與關係,包裝出P2G(社會資本借貸政府)的概念,給理財產品披上了厚厚的「公家馬甲」。
華贏凱來努力進行危機公關,各種刪稿刪帖,但也無濟於事。就連虎嗅此前的兩篇質疑文章,也很快被巴鐵方面注意到,我們還曾收到過撤稿郵件。
然而,紙包不住火。
華贏凱來又陸續被曝出涉嫌偽造專利、借機斂財等醜聞。去年11月25日,央視在《焦點訪談》節目中點名巴鐵投資方華贏凱來涉嫌非法集資。11月27日,中國互聯網協會發表《關於北京華贏凱來公司冒用「中國互聯網協會企業信用評價AA級信用企業」的嚴正聲明》,稱「我會信用評價中心從未收到過北京華贏凱來公司申報參加企業信用評級的任何資料,也從未向北京華贏凱來公司頒發過任何信用等級銅牌和證書。北京華贏凱來公司內展示的『中國互聯網協會企業信用評價AA級信用企業』銅牌系假冒!」

期間,「巴鐵」項目被擱置一度被擱置。直到今年6月底,秦皇島市要求限期拆除「巴鐵」試驗線,將道路恢復正常通行,號稱「巴鐵」之父的白志明幾乎在同時被北京公安局東城分局立案偵查。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據據央視《焦點訪談》披露,截止5月20日,「巴鐵」騙局涉及4萬多名投資人,未兌付金額達48.86 億元,而兌付率僅1%。
「巴鐵」,這個號稱可以「革命性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發明,7年前在2010年的第13屆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進入公眾視野,當時的介紹是它每輛可載1200名乘客,減少主要交通幹道25%-30%的擁堵,並且施工週期只有地鐵的三分之一,造價只有地鐵的十分之一。「巴鐵」這個科技名目火遍全球,連BBC、CNN、CNBC和美國時代週刊等著名外洋媒體都爭相報導。
「巴鐵」之父白志明曾在2015年西安舉辦的金融論壇上自我介紹時說,他在北京擁有75家分公司,涉及16個縣市區,全國有45個分公司,從業人員5千人,有3個私募基金公司。在金融領域,他的目標和宗旨是金融互聯網最高領域,用五年時間,讓全球所有銀行為他「打工」。
而他本人「套路」深厚,善借媒體造勢、接近「權力」階層。如今,「巴鐵」東窗事發,白志明及他30餘位同黨,失去的不僅是財富、社會地位,還有自由。面對淒涼的鐵窗,巴鐵的曇花一現改變不了永遠的暗淡。
延伸閱讀
三重、首都、大都會、欣欣客運大家注意!Uber、Lyft 下一個灘頭堡:公車服務
(本文經合作夥伴虎嗅網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巴鐵”之父被抓,近49億非法集資鬧劇落幕,32人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