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資低到世界有名!」杜奕瑾破解 AI 神級人才不回台灣理由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PTT 之父杜奕瑾在台灣創立 AI 實驗室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希望能將人才留在台灣。我們其實有很多厲害的人才,但為什麼通通出走,不願意回到台灣?原因只有一個:低薪。杜奕瑾願意這樣努力,台灣的制度是否也該給人才對等的回饋呢?

(責任編輯:謝秉芸)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今(6 月 27 日)於「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國際論壇」中表示,台灣的 AI 人才,絕對是優秀,甚至「神級」的,但為何很多有熱忱、有專業、想回國的學者、專家,最後依然留在國外發展?因為台灣教授的薪資是「世界有名」的低,「想到要養家活口,就會卻步。」

由經濟部工業局主辦的「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國際論壇」,今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登場,在最後一個議程、「AI 智建產業升級之路交流座談」中,杜奕瑾和多名業界與會代表,都發表了對台灣 AI 產業發展的看法。

杜奕瑾指出,台灣不缺人才,就科技領域來說,學術界的「神級」人物,可做出一流研究,並發表於知名期刊上;至於實務面,早在全球各大企業投入網路搜尋引擎之前,台灣就有蕃薯藤了,「我們的教育體系,在基礎科學方面,教得很好,但我們沒有提供好的環境,讓他們(人才)去玩。」

杜奕瑾舉例,AlphaGo 幕後推手、來自台灣的黃士傑,為何選擇去 DeepMind 發展,而非留在台灣?

杜奕瑾感嘆,他在國外時,認識不少有教學熱忱的世界級專家,他們也想回台灣,但,一看到薪資,再看到每年要發表多少篇論文的 KPI(關鍵績效指標),就會卻步,「台灣教授的薪資,是世界有名的低,想到要養家活口,就不想回來。」

杜奕瑾呼籲,大家應思考,如何鼓勵這些人才,回台貢獻社會,「這其實是整個制度的問題」。

杜的說法,也獲得台灣微軟首席技術與策略長丁維揚的認同,他表示,全球大廠,都在搶奪 AI 人才,所以優秀的人,都往大企業跑,台灣不是沒機會,但,政府應帶頭做,讓公務員薪水提升,帶動產業薪水提升,就有機會吸引更多人才回台灣。

阿里雲國際業務部資深架構顧問陳辰說,熱門技術的發展,學校未必會教,就 AI 領域而言,學校必須讓學生動手做,並促進人才交流,「AI 這個領域,一定要有很好的交流平台,要給他們很好的環境。」

(本文經智慧機器人網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為何「神級」AI 人才不回台灣? 杜奕瑾:因為薪資低到世界有名〉。)

延伸閱讀

【PTT 創世神另開新頁】創 AI 實驗室靠 20 人菁英團隊,杜奕瑾:要把軟體人才留在台灣
【PTT 創世神回台創業】杜奕瑾辭微軟研發總監,設立 AI 實驗室向台灣人才招手
【鄉民面試 AI Lab 心得】PTT 創世神杜奕瑾:我們要展示給政府看,一個成功的軟體公司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