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我真的無法想像郭台銘活到 120 歲。不要誤會啦,沒別的意思,我連自己活到 120 歲都無法想像。醫療發展越來越快速,只有我覺得人活到那麼老很可怕嗎?
(責任編輯:謝秉芸)
未來基因檢測系統會像 iPhone 一樣普遍,雲移物大智網、機器人與 8K 顯示技術結合,打造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夢想的醫療生活圈。想像一下,當郭台銘活到 120 歲,將是怎樣的科技新世界?
近來台股鴻海的話題很熱,因為一份關鍵的外資報告,將鴻海目標價上調至 200 元;但比起鴻海股價 200 元的話題,郭台銘更有興趣的話題是他可以活到 120 歲,接下來的半世紀,醫療產業將是郭董的另一重心,也是創造鴻海集團大成長的重要動能。
根據《財訊》報導,2016 年郭台銘喊出「200 元股價才退休」,但今年股東會主軸已轉變成「120 歲的郭台銘」!儘管股東會現場有兩千多名的股民,儘管股東會的焦點都在東芝案及美國投資,但是郭台銘一有機會,就大談醫療願景,其中一項「老梗」,就是去年提到、今年又再提起的,未來若有人要娶他現在九歲大的女兒妞妞,一定要「比對基因」,用大數據來確認是否「門當戶對」才同意!
股東會後的國際記者會,郭台銘的第一個問題,就選擇回答日本朝日新聞的「請問郭董人生終極目標為何?」而郭台銘的答案是「三個願望」中第一大願,以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為例,汪建比郭台銘小 4 歲,但是目標活到 2064 年,郭台銘說,他也應該要好好看齊。
郭台銘也透露,自己曾到華大抽血做基因檢驗,檢測之後,現在人生觀都改變了,因為汪建向郭台銘保證,至少他能活到 100 歲,如果活到 120 歲,從現在 67 歲到 120歲,還有 53 年時間,可以做更多的事!
所以在「120 歲」藍圖規畫下,郭董這次對「股價200」議題刻意輕描淡寫,反而強調漲得太快,非他所願,穩健成長才是正道,而且未來科技布局也和「醫療戰略」全面連結,主要有四大方向:
首先,「8K」生態圈以醫療做領頭羊。
這次股東會布展包括 8K 和 4K 電視,而日本專家也預言 4K 數位影音播放全面商業化後,下一步目標就是在二○年東京奧運普及 8K 電視與播放系統,但第一步 8K 相關商機,會先從醫療等方向切入,主要是因為 8K 應用最為明顯。
像今年一月,東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已與 NTT 等廠商合作,同步傳輸 8K 內視鏡手術實驗,過程相當成功,郭台銘還興奮地透露,有了 8K 清楚影像,讓醫師快速完成手術,病患也減少了 80% 的出血!
這次 8K 內視鏡開刀,也是遠端醫療實驗。過去日本外島地區與偏遠相關缺乏專科醫師,以往只能送到大城市的醫院治療,耗費時間也消耗病人有限的體力,若能將高解析度影像傳到大醫院由專科醫師負責診斷,偏鄉離島醫師就更有把握進行治療,解決偏鄉醫療資源問題。
以目前 Full HD 顯示器根本看不到癌症病理組織辨識,或是肝臟毛細血管處理等細微組織,4K 解析度也不夠清楚,不易確定是否為惡性癌細胞,8K 解析度才能提供足以判別的影像,這也是進一步需要 8K 內視鏡的原因,現在測試結果反應良好,且系統在今年夏季已可生產,只剩價格問題尚待克服。
而降低成本正是郭台銘的強項。根據市調機構富士 Chimera 總研的報告,8K 相關硬體系統全球商機,在一五年為 4 億日圓(約 350 萬美元),至二五年估計可增為1.97 兆日圓,成長達 4 千 9 百倍,其中夏普和松下 會是其中最重要的領頭羊。
郭台銘的第二個布局則是基因檢測科技。
今年四月郭台銘在廣州 10.5 代廠開幕時,就將「雲移物大智網+機器人」應用與 8K顯示技術結合,還邀請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共同展示雙方因 8K 技術結緣,在基因與精準醫療上的未來合作計畫。
郭台銘已經和汪建有共同的夢想與追求,除了「120 歲」共願,未來在 8K 醫療的合作,同時在廣州打造科技小鎮,以百歲健康城與基因醫院作為訴求,郭台銘還強調影像科技繼續發展,未來一路發展到 16K 技術,連基因放大都能看清楚。
目前已確定的是,鴻海將替華大基因的檢測儀操刀,首批出貨至少 10 萬台起跳,預期未來醫療應用端裝置,規模將不小於手機市場。而華大基因成立於 1999 年,是中國目前最先進的基因定序及基因檢測研發機構,目前也負責組建中國國家級綜合基因庫,是全球最大的基因資料庫,也有中國在人類健康戰略上的意義。
而日本佳能的轉型布局,則是鴻海的另一個醫療重心。
醫療系統器械的全球市場預計在一八年將超過 50 兆日圓,是日本各家系統廠商競逐的大餅,而東芝醫療系統擁有強大穩固的客戶基礎,佳能接手之後,外界看好市場繼續擴大,特別是佳能從很好的影像設備切入,如果鴻海又能配合製造服務,將會是雙贏的戰略,或許這也是鴻海希望能盡早拿下東芝半導體的原因之一。
最後一項,就是郭台銘投入最久最多的抗癌醫學。
《財訊》雙週刊指出,郭台銘很清楚,台灣醫療體系具有亞洲,甚至全球一流水準的臨床實驗能力,所以他才把台大癌症醫院和華大基因 (BGI)、美國南坦集團 (Nantworks)、美國生物技術研究院 Hudson Alpha 等最頂尖的研究技術共同組成「抗癌大聯盟」,致力破解乳癌基因密碼,促進華人女性生命健康。
郭台銘因喪親之痛,所以直接鎖定癌症,而「抗癌大聯盟」的中心思想,主要就是精準定位治療癌症的「GPS 計畫」:透過基因體學(genomic)、蛋白體學(proteomic)及精準分析(spectrometry)技術,找出特定變異的基因或蛋白質,「GPS」簡單地說,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提供病人最精準的適用療法,台大癌症醫院院長鄭安理就指出,對癌症病人來說,每週都有許多來自全球各地的資訊和發明,如果民眾未來可以接軌「登月計畫」,就可以在幾天之內,決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法。
郭台銘希望各方合作,建立華人基因大數據資料庫,畢竟華人基因和歐美不同,癌症的發生與治療大不同,資料庫有助於華人的癌症治療,也為了分析基因等不同類型的醫療訊息,台大也將興建高速運算中心,這將是全台第一座、全球前十大的高速運算電腦,這也是郭台銘化遺憾為動力的開始,透過大數據與基因醫學,建立華人基因資料庫,並能精準治療癌症,甚至預測、預防癌症的發生。
從矽谷到台灣,從廣州到日本夏普,郭台銘的醫療四大布局正慢慢成形,以鴻海的成本和速度,未來基因檢測系統像 iPhone 一樣普遍人並非遙不可及,不過以「8K」為中心的醫療生活圈,是否可以像 iPhone 生態圈一樣出現蘋果創辦人賈伯斯一樣的人物,帶動真正的運用和流行,也是郭台銘布局醫療所期待的答案。
【詳見532期財訊雙週刊】
(本文訊息由財訊提供,內文與標題經 TechOrange 修訂後刊登。新聞稿 / 產品訊息提供,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Wikipedia。)
延伸閱讀
【馬雲哥是我知音】郭台銘:未來沒有電子商務,只有看重數據與客製化的「新零售」
十萬起家再到四兆奇蹟:作為鴻海的意志,郭台銘看到的未來是什麼?
【郭台銘是經營之神?】收購 9 個月虧損減少 9 成,富士康成功改造夏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