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本文作者為劉家昇,目前剛從師大圖文傳播系畢業,團圓堅果的創辦人,目前團圓堅果在大稻埕擁有實體店面、在全國 10 家大遠百貨經銷。
雙親都是教職,原本是乖寶寶的他(從每一學期都是第一名就知道了吧),在勇敢地衝破既有的教育框架後,勇敢出發到新創實習,進而自己創業。如果沒有創業的辛苦過程,沒有辦法成就現在的他,沒有辦法成就一個年輕有前景的堅果品牌,以下是他的故事。(責任編輯:陳君毅)
當我以全系第一名身份站在臺上受獎,卻思考著我這四年到底在學校學到了什麼?學校的教育體制給了我什麼?
站在台上的我,內心一直在思考一件事:『如果我大學四年,都一直只是個乖學生,現在的我對未來一定非常焦慮。』
如果我沒走出校園,沒有不聽爸媽的話,沒有勇敢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現在的我,不會看到這世界的寬闊、市場與社會的激烈競爭,更不會有現在對未來的憧憬與想像。
不當乖學生,才看到世界的寬廣
自高中畢業,升上大學的我眼中只有唯一目標,那就是把成績顧好、把履歷刷的很漂亮,申請上好的研究所,這樣我的未來就會無比的美好、順遂了。大學四年、共八學期,我每一學期都是系上的第一名,但我越讀越驚慌,越不知道未來的方向。我就姑且稱我自己為:「追求光鮮亮麗」型學生吧!
學業成績不錯,也安排自己雙主修,準備培養第二專長。積極參加社團活動、培訓課程,培養團隊能力與專業技能。甚至參與志工、參加比賽,應徵海外實習,一切的一切都是希望在履歷上更具備競爭力。
固然獲得了豐富的履歷,但我追求的是大家對學生所定義的「優秀」,而非自己所要的,我感到非常茫然,甚至不知所措。履歷雖然看似豐富,卻是東沾一些、西碰一點,看起來多元卻沒有一個主軸方向,因為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未來要做什麼!我的所做和所參加的只是「父母說這個不錯」、「看起來好棒棒」、「對履歷有加分」,至於未來之後想做什麼?我壓根不清楚也不知道。
直到我決定不再當社會眼中的「模範乖學生」後,才改變了我的人生。
想看更多「創業」與世界 CONNECT 的例子?你怎麼能不來參加《TO》的派對?
實習、衝破框架、創業,改變了我的一生
我,現在是一家公司的老闆;是工作坊的講師;是私立大學的業師,最重要的是,我是一個有了靈魂的大學畢業生。再也不為社會、家人、自以為是的期待而唸書。
從小學二年級,我就清楚知道我對商業非常感興趣,在班上的園遊會靠賣時下最流行的「全家彎彎磁鐵」,獨自賣了 3000 元的收入,是全班 2/3 的收入來源。成功高中畢業後,因為爸媽都是教授的緣故,他們希望我也可以踏入教職,成為一名老師,於是我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就讀。
還深刻地記得,在我決定當個「壞小孩」,捲起袖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在成功市場、吳興街口菜市場擺地攤、跑給警察追的那些日子裡,爸媽對我是多麽的不諒解,好好的不讀書,卻跑去菜市場賣堅果?現在想想,真的是非常瘋狂,但也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對的選擇。
在我大二要選擇實習的那年,我分別投了微軟、華碩以及 AppWorks#12 CodingApe 三間公司,對我來說,CodingApe 是最能讓我成長、學到我喜愛的領域技能,在當我選擇這間公司名為「壞主意有限公司」的新創企業時,因為父母的不諒解,也讓我們為了此事吵了好多天架。
很慶幸我遇到一位好的老闆,帶領我進入新創環境,開啟我被封印許多年的熱血,也讓我可以揮灑我的想法,精進了我對於廣告以及行銷領域的功夫,謝謝 AppWorks 改變了我的人生。當你發現值得讓你拋棄一切,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但阻撓你的原因卻只是:『父母』、『社會』或是『教育體制』,那你絕對沒有放棄的理由。
就這樣,我一路跌跌撞撞,從菜市場擺攤一路擺到中友百貨、台北世貿、在大稻埕開設了第一間實體店面、簽下全台十間大遠百貨的經銷權,成為網路上最具前景的堅果品牌團圓堅果。
但我知道,我離成功還有一大段距離,不變的惟有不停地學習、精進自己。我很開心,在我大學時,我能勇敢地踏出那世人笑我太瘋癲的一步。
『船隻停留在港口是最安全的,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對我而言,大學就好似那安全的港口,社會的眼光就如同那沈重的船錨,讓許多有想法、優秀的學子被束縛在那破舊的教育體制,沒有航向未來的勇氣。
就要大學畢業了,期許自己能秉持著初衷繼續前進,一路走來實在受過太多貴人的幫助,希望未來也能成為他人的貴人,成為謙遜而不自傲的人,不斷地充實自己,永遠沒有停止學習的一天。謝謝最愛我的父母現在願意接受我、支持我所做的一切;給予我鼓勵的老師們,以及創業一路走來的好夥伴 。
台灣的未來是靠一群有夢的人,不論你是否畢業,成為一位有夢想的人吧!
全亞洲最大的創業加速器 AppWorks Accelerator #15 開放申請中,歡迎對創業有熱情的你加入我們 >> https://appworks.tw/
accelerator/
——
(本文、圖經 Samuel Liu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頁首圖片來源:pexels,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單月營業額從 0 到 2000 萬:「早餐吃麥片」創辦人如何從連續四次創業失敗中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