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看中淘寶的熱潮和商機一窩蜂投入,卻沒想到淘寶在農村的運作沒想像中那麼美好。例如軟體服務成本高,和獲得的微薄利潤不成正比,淘寶每年也只是靠著淘寶村宣傳,卻從來沒給過什麼支持或政策。淘寶村現在沒落的樣子,讓大家擔心電商泡沫化,一開始這麼快地擴大規模,最後投下去的錢卻再也收不回來。哪一個產業的泡沫化都一樣,當所有人一頭熱的往前衝,其實才是最危險的。

(責任編輯:謝秉芸)

山東曹縣曾有多個外傳能一夕致富的淘寶村,村中標語林立,「東奔西跑不如在家淘寶」,連幼兒園都以淘寶為名。只是一窩蜂跟進與競價,如今再訪當地,只剩下一間間空蕩蕩的商鋪。

微信上的中國報導,阿里研究中心發布的 2015 年度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顯示,曹縣 2015 年是全大陸十大「淘寶村集群」之一,排名第 2。曹縣淘寶村 2016 年增至 48 個,被列為集群化帶動強勁三大區域之一。

「淘寶」之所以成為曹縣人看好的搖錢樹,因為有人確實透過電商賺過錢。最先接觸電商的大集鎮丁樓村民任慶生是當地最早接觸電商的人,他被一些媒體描述為曹縣「電商鼻祖」。

任慶生表示,他 2009 年發現學生演出需要大量演出服,於是專門為學校訂製演出服。摸對門路後,任慶生的生意越來越好,甚至開始透過網路銷售,玩起了「淘寶」。

隨後的 4、5 年裡,越多越多的村民開始玩「淘寶」賣演出服。到了 2015 年,丁樓全村 300 戶家庭,已有 280 家開有淘寶店。丁樓村在 2013 年 12 月 27 日被阿里封為「中國淘寶村」。

距離丁樓 3 公里遠的張莊眼見有人賺錢,也開始跟風。24 歲的張豹,已經做了 7 年服裝貿易生意,他就是在任慶生賺錢之後跟進的。2013 年時,張莊 400 餘戶村民,80% 以上人員都在從事網路銷售工作。

在丁樓和張莊被阿里評為「中國淘寶村」之後,曾是蔬菜種植專業村的孫莊,也開始向淘寶村轉型。不到兩年時間,村子 460 戶家庭有 310 戶開有淘寶網店。截至 2013年,有近萬名村民從事服飾加工和網路銷售。

而今,被問起這些輝煌的過往時,前述淘寶村的民眾爆料,淘寶年年評淘寶村,都是在宣傳,「淘寶從來沒出過什麼扶持政策,我們傭金一點不少,聽他們講師上課還得交錢」。

很多媒體用「家家兩輛豪車」、「家家蓋別墅」這樣的文字描述丁樓和張莊,然而實際走訪丁樓時,確實看到有幾處樓房,但絕大部分民宅依然是紅磚瓦房,與魯西南其他村子別無二致。

而掛著「大集鎮西街淘寶村」招牌的大集鎮西街,牌子旁邊是一條演出服淘寶街,有廠家也有物流,然而,這些店家的門無一例外全部關門歇業,街上空無一人,偶爾能看到一兩名下田幹農活的村民。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電商泡沫化 曾發大財的淘寶村人去樓空〉,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如果在淘寶買了爛貨,台灣法規能保護你的權益嗎?
網路長城擋得住網軍擋不了淘金客,美國商人一手微信淘寶照樣跨海搶撈中國財
阿里巴巴年度財報:手上有幾個虧本生意,靠著電商、雲端服務一年仍淨賺 3000 億
【暗黑版馬雲的傳奇故事】用兩年狠賺 360 億台幣,一個好學生打造了無人能及的邪惡電商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