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ke在紐約(New York)實體店面外的標誌。(美聯社)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Nike 宣布裁員,不過這不代表 Nike 營運出現什麼大問題,而是要正式跟上生產智慧化的腳步了。其他運動品牌像愛迪達也早就開始布局快速工廠—利用機器人生產球鞋。將來的趨勢會變成,你穿的鞋子標籤上不再有 Made in Vietnam 或 Made in Cambodia,機器人將大幅取代現在東南亞勞工能做的。(責任編輯:謝秉芸)
15日,國際知名運動品牌 Nike 宣布將裁掉 1400 人,並關閉 25% 生產線。面對近年來大眾消費習慣的改變,Nike 及 Adidas 等知名運動大廠已經紛紛啟動轉型,包含改變零售模式、採用機器人科技加速製造。
全球運動用品龍頭 Nike 在 15 日宣布將裁掉全球 2% 的員工。《今日美國》(USA TOADY)報導,包含正職與部分工時職員,Nike 目前在全球約有 70700 名員工,也就是說,大約 1400 人將丟掉工作。另外 Nike 也計畫關閉 25% 的生產線,並增加剩下生產線所製造的鞋款。

15日,Nike宣布縮減生產線,公司股價下跌3.22%,當日收在52.9元。(美聯社)
Nike 集團總裁愛德華茲(Trevor Edwards)在聲明中寫道:「這項組織調整是為了使公司邁向最終目標─透過更多(與客戶)的直接連結並以更快速的方式來傳遞創新。」
不只是 Nike,近年來在面對零售產業的衰退以及客戶消費習慣的改變,包含Adidas、Puma 等大型運動品牌早已啟動轉型。
實體商店重新定位
今年 3 月,Nike 執行長帕克(Mark Parker)稱美國的實體零售市場處於一個「不穩定的情況」。消費者正在降低到實體店面消費的頻率,並漸漸轉向網路購物。

運動用品在零售通路的利潤面臨衰退。照片攝於西班牙。(湯森路透)
《財星雜誌》(Fortune)報導,2016 年開始,Nike 產品在實體通路的營收成長開始趨緩,其中以百貨通路的下降最為嚴重。
根據 Nike 觀察,顧客越來越重視品牌的數位化以及個人化服務。帕克表示,顧客開始認為「數位化」不該只是購物經驗的一部分,它應該是商品在買賣時的基礎。此外,消費者也期待品牌能夠提供個人化服務、快速的創新以及更優質的店內消費體驗。
為了因應此一轉變,Nike 未來會在實體銷售通路上做出大幅調整。《財星雜誌》報導,Nike 將簡化地區性的營運部門,並調整管理上的組織架構。

Adidas 位於烏克蘭的店面。(美聯社)
另外 Nike 還擬定了一套稱為「消費者前鋒」(consumer direct offense)的策略。透過集中進攻高 GDP(國內生產毛額)的城市,來鎖定高端消費族群並藉此引領潮流。
報導指出,Nike 鎖定紐約、倫敦、上海、北京、洛杉磯、東京、巴黎、柏林、墨西哥市、巴塞隆納、首爾、米蘭共 12 座城市。在此之前,德國運動品牌 Adidas 早就推出類似的策略,鎖定紐約、洛杉磯、倫敦、巴黎、上海、東京共 6 座城市。
換機器人來做鞋
不只是終端銷售的改造,產品製造也必須更快速、更客製化,才能有效滿足客戶需求。

Nike 為贊助選手─網球名將納達爾(Rafael Nadal)所特製的球鞋。(美聯社)
無可避免地,自動化將是未來趨勢。《市場觀察》(Market Watch)報導,最遲在2023 年,Nike 及 Adidas 兩大品牌將有 20% 的產品採自動化生產。
報導指出,2015 年 Adidas 已經在德國建造了第一家「快速工廠」(Speedfactory),採用高智慧機器人科技來製造球鞋。Adidas 預估,2020 年銷售總額的一半將來自於科技改造的高速生產線。
快速工廠在 2015 年開始實驗將 3D 列印技術運用在生產上。Adidas 預告,第一批3D 列印產品將於今年秋冬開賣。

Nike 位於紐約的實體店面。(美聯社)
「快速生產」的模式未來在製造業將是常態。投資公司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的分析師預測,由於快速製造可以解決過季存貨的問題,未來各大廠都將跟進採用。再者,隨著生產流程的加速,未來產品流行的時間將減少 66%,甚至更多。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推估,未來 3 年內將有 130 萬個機器人投入製造業。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也預測,在未來 20 年,有 56% 的東南亞勞工將面臨被取代的危機。
(本文經合作夥伴上報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迎戰工業 4.0 浪潮 Nike 宣布全球裁員 1400 人〉。)
來 CONNECT 破解智慧機器人 CONNECT世界的關鍵!
延伸閱讀
挑戰人類極限 2 小時完成全馬:儘管輸了夢想 25 秒,Nike 卻贏了世界最好的「廣告
夕陽產業返生術:台灣智慧衣讓 NIKE、Adidas 都搶著合作
【台灣工業 4.0 轉型錦囊】麥肯錫專文報告:工業 4.0 不是裝裝感應器就好,傳統半導體業得要換腦袋
【台灣工業 4.0 轉型錦囊】要精簡製造成本,大家都忽略「物流管理」是件重要的事-專訪天眼衛星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