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技術是未來科技潮流,被各國視為未來產業重點技術 領域之一。台灣 VR 技術團隊在這股潮流中不缺席,其中, 有一支團隊異軍突起闖出名堂,以 《LyraVR》這款音樂類型的 VR 創作在全球 89 個國家、188 件作品中脫穎而出,奪得「2015 Leap Motion 3D Jam」國際競賽活動首獎。 《LyraVR》的成功,讓世界看見台灣新創團隊的 可能性。
(LyraVR 創辦人何迪倫與團隊全力發展這款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音樂虛擬實境軟體,成為台灣以軟體服務進軍全球 VR 創新市場的亮眼新星。)
《LyraVR》是由專業 VR 軟體公司 Metanaut 創辦人何迪倫和團隊成員打造、一款幾乎前所未見的音樂創作虛擬實境工具。隨著《LyraVR》的成功,何迪倫讓 Lyra VR 獨立成一間新的創業公 司,名稱就叫做 LyraVR,團隊全力發展這款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音樂虛擬實境軟體,成為台灣以軟體服務進軍全球 VR 創新市場的亮眼新星。
在投入 VR 領域之前,何迪倫是一位以接案為主的網頁工程師,提到踏入 VR 技術的過程,他說自己就像所有男孩,從小就喜歡玩電腦遊戲,長大後仍懷抱著製作遊戲的夢想。2015 年參加了一場必須在 48 個小時製作出一款遊戲的活動後,深深被 VR 技術吸引,決心投入畢身精力研究製作 VR 技術,甚至設下每個月都要生產一支 Demo 的目標。
這看似不可能的目標展現了何迪倫過人的毅力和熱情。靠著「做中學」的精神,何迪倫在首度接觸 VR 的四個月後就成立工作室,隨後更將 《LyraVR》的 Demo 帶到台北國際電腦展,讓科技圈和對 VR 技術有興趣的人看見這顆耀眼新星。然而雖然有熱情,但涉足一個不熟悉的領域仍是件不容易的事。何迪倫提到,創業最艱辛的部份是 「找不到人」。2015 年 VR 在台灣還不盛行,來 LyraVR 應徵的幾乎都是行銷,找不到技術人才。
早期《LyraVR》推出 Demo 時雖然一炮而紅, 但由於尚未產品化沒有營收,當時何迪倫得回到自己熟悉的接案模式,一邊幫遊戲廠商製作 VR 宣傳短片謀取生活費,一邊深化自己對 VR 技術 的了解。皇天不負苦人心,經過多次測試後,《LyraVR》如今也正式在眾多 VR 產品中站穩一席之地,在 2017 年 3 月 23 日於全球最大的數位 遊戲平台 Steam 上發行。
將原本用耳朵聽的音樂「視覺化」
何迪倫解釋,《LyraVR》是一款讓人們用直覺、創新的方式創作音樂的軟體。相較多數只會體驗一次的 VR 遊戲,《LyraVR》獨到之處在於它是一款真正的音樂創作工具。使用者一戴上 VR 眼鏡進入虛擬空間,便會看見空中浮現數種不同形狀、顏色的方塊「nodes」,只要用控制器敲擊,方塊就會發出聲音。每一個 nodes 都可以調整音量,透過將它們以不同形式排列,就能創造出獨 一無二的曲子。
何迪倫提到,市面上已有許多將樂器虛擬實境化的軟體,但它們大多只做到「擬真」,在虛擬環境中複製現實樂器。《LyraVR》則是完全不同的嘗試,將原本用耳朵聽的音樂「視覺化」,激活大腦不同區域來進行創作。何迪倫認為,VR 本身帶有非常多可能性,音樂也是。從小擅長彈奏樂器的他,認為創作不該限於敲敲鍵盤、按琴格刷和絃,而市面上的創作軟體也太過複雜,一般人難以上手。他希望藉由將 VR 技術,能使更多人對音樂有興趣,藉由突破樂器作為「工具」的限制,賦予創作型態更多可能性。
《LyraVR》功能主要有三種,除了創作音樂外,樂手也可以在《LyraVR》的虛擬空間盡情表演。何迪倫提到現在已經有許多音樂家與他們聯繫,目前也舉辦過數場非常特殊、只有《LyraVR》 才辦得到的獨一無二表演。《LyraVR》最後一項功能則是可以讓使用者和其他玩家創作的音樂互動,例如調整音量大小、remix 出全新作品。
開創創作音樂的新可能性
何迪倫笑著說,希望未來大家都能使用《LyraVR》來創作音樂。他指出,現在大多音樂創作軟體都太複雜,相較之下《LyraVR》是一種更直覺、簡單的方式做音樂,你可以不怕失敗、 隨心所欲地譜出心中的旋律。
《LyraVR》創造亮眼佳績,除了奪下 2015 Leap Motion 3D Jam 首獎外,2016 年何迪倫也前進美國參加 E3 電玩展。不過何迪倫說,《LyraVR》還有能改進的空間,3 月 23 日在 Steam 上釋出的版本是「early access」,他希望藉由使用者的回饋,能花半年左右時間讓這款軟體更完美。另外目前《LyraVR》僅能與 HTC Vive 搭配,未來目標是應用到全平台。
帶著《LyraVR》這款產品,何迪倫未來也會透過亞洲・矽谷計畫的資源串連與引介,即早與全球投資人與市場串連。在何迪倫身上,我們看見的是才華和熱情的結合、文藝創作和工程技術的完美交織。LyraVR 團隊不僅是台灣 VR 圈的領頭羊,更可能掀起音樂創作的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