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宣稱共享經濟起家的Zipcar 租車服務公司來台北了,用戶只要CONNECT 手機就可以租車。這樣的服務模式,你認為有真的凸顯共享經濟的價值嗎?
(責任編輯:鄒昀倢)
想用車、隨時享用車!全球最大共享汽車平台 Zipcar 開創都會用車新風潮,貼合消費者的生活各種用車需求,並發展出直覺化的操作介面、完善的帳戶管理系統,以行動服務讓消費者能夠使用智慧行動裝置預約。
https://www.facebook.com/pg/TechOrange/videos/?ref=page_internal
讓城市居民有最具彈性、最有時效性的方式在城市裡自如行動。Zipcar 風行歐美近 20 年,今以台北作為進軍亞洲的首站。
「沒有車子,沒有關係,需要借他,不用擔心,因為 Zipcar 給你方法,讓你開車,不必養他!」
以新世代的思維來看,Zipcar 是都會用車最佳方案。
開車,卻不用自己養車,就是 Zipcar 的精神
住在紐約的葛仲珊表示,自己在美國用過 Zipcar 覺得非常方便,因為常常飛來飛去,所以其實真正用車的時間不多,沒必要養車,加入 Zipcar 會員,朋友家轉角就停有一台 Zipcar,需要用車的時候隨時隨地都可以用手機 App 預約取用,只要按下手機查詢確認下車子在不在,預約後就可以馬上用手機解鎖,開車上路。
可以用一個小時,也可以預約整天,使用很彈性、很自由,完全不需要自己買一台車供在家裡。很高興看到 Zipcar 進來台灣,因為自己在台灣大部分的時間都是騎車,臨時需要用車的時候大部分都叫計程車,有了 Zipcar,自己想借車、或開車,就可以以更簡單的方式借來用,給你一種自由度、沒有限制,有了 Zipcar 就可以回到像在美國一樣的用車方式,因為品牌 Logo 綠帶來環保的聯想,更現場為專屬於自己的 Zipcar 命名 為Nature,希望品牌可以在自己家樓下設置停車點,可以隨時隨地開Nature 出門。
Zipcar 台灣董事長彭仕邦破解「共享車輛」怎樣顛覆50年後台灣的交通!
9/27、28 台灣年度最大電商趨勢匯壇,與你有約!
Zipcar 整合行動科技,顛覆都會用車習慣
Zipcar 將行動科技整合在共享汽車服務平台中,四大特色要顛覆傳統的用車習慣:
1. 簡易的申請流程與簡便的操作介面:消費者透過行動裝置、平板、電腦上網填寫個人資料、線上送出申請加入會員,按所選擇的年費或月費方案繳交會員費,並由 Zipcar 會員中心進行資格驗證,以確保每一位 Zipcar 會員都有合法的駕駛執照。
待會員資格申請通過後,消費者即可利用 Zipcar 手機 app 或網站登入,透過地圖定位系統,一鍵就能查找到最臨近自己目前所在位置或指定地點周邊的可用車輛分佈及詳細資訊,只需要點擊選定的車輛圖示,就能夠直接進入預約畫面,30 秒內即可完成預約。
在預約用車時間前往停車場取車時,以會員卡貼近前擋玻璃上的感應器,或按下手機 App 的解鎖鍵,即可輕鬆解鎖,簡單又快速。車鑰匙放置於車內。還車時將車鑰匙放回原位,並同樣使用會員卡或手機 App 將車輛上鎖即可。
2. 嚴格的車輛維運機制:這些看似輕鬆簡易的無人化取還車流程,其實,Zipcar 所有車輛的每一趟使用都有完善的系統控管與用車及帳務紀錄,讓會員中心在會員面臨任何用車問題時,即時掌握會員預約及用車狀況、提供最有效率的協助。而 Zipcar 每部車輛都有標準化的維護作業,保障每一台車的品質及安全性。
3. 經濟實惠的用車方案:消費者成為會員後,除了可免除自行購車、養車的龐大開銷,也可免去私家車或租賃車共享平台上駕駛者素質參差不齊的風險,擁有更高的自主用車的彈性空間,依選用的車型用多少、花多少,企業會員還可享平日用車優惠。
4. 多元的共享車款陣容:面對消費者每天不同的需求,Zipcar 將提供中小型車、商旅車、客貨車甚至是豪華品牌車款,消費者可依據用車需求選取、預約所需要的車型,無論是在市區臨時洽公、短程運送物資,或是親朋來訪需要較大的車型,都可以獲得滿足;與部分汽車共享服務平台提供單一或少數車型,更為方便許多。
優惠訊息
想用車,享用車,成為 Zipcar 會員即可輕鬆取用車輛,包括暢遊都會生活的 Volkswagen Golf、都會豪華掀背小車 Audi A1、客貨兩用好幫手 Volkswagen Caddy 與家庭休旅七人座 Volkswagen Sharan 等,滿足台北市民多元需求,每小時費率 250 元起。
自即日起至 12 月 31 日加入會員,可採月費方式搶先體驗 Zipcar,首月會員費 500 元可全數抵扣用車費用(限加入當月使用);以年費 3,999 元加入會員者,除可享年費全數折抵用車費用外,另可獲得 1000 元加碼用車金,坐享 4,999 元用車金一次入袋(限加入當年使用)。
——
(部份文章內容由 Zipcar 提供,內文與標題經 TechOrange 修訂後刊登。新聞稿 / 產品訊息提供,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Wiki,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共享單車 oBike 進駐台灣一個月就有災情,台灣人人品足以搞定共享單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