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矽谷|智網聯盟:推台灣小農打進世界盃

農業是台灣中南部多個縣市的重要產業,也是台灣有能力站上世界舞台之產業,由宏 碁創辦人施振榮發起的「智網聯盟」,就將農業列為聚焦重點。智網聯盟執行秘書林泰佑表示,台灣農業實力原本就強,在產、運、存、銷四個流程若能結合物聯網與智慧科技,讓台灣過去單打獨鬥的老農小地加以升級轉型,年輕人也將更有信心返鄉投入農業傳承。

「智網聯盟」加入亞洲・矽谷計畫的物聯網大聯盟,要整合智慧科技的四大環節:裝置、網路、雲端平台、AI 分析,翻轉台灣農業。

林泰佑舉例,在果園設置感測器,這些「裝置」負責收集溫濕度、光照、甚至運送時的冷藏溫度;收集的數據再透過電信業者的「網路」,上傳到「雲端平台」供日後擷取。

「大數據有了,又代表什麼意義?」 例如下午一點,果園氣溫 31 度,濕度 75%,「是太熱或剛好?水份夠了嗎?」這就必須結合農試所、食改所、老農經驗等 know-how,寫成演算法進行分析,得出的智慧模型以及行動對策建 議,對農民才有價值。

林泰佑表示,「過去通常是靠老農一個一個教,或是研究調查成果放在資料庫,並不容易被農民所用。」地貌資訊、種植技術、病蟲害、運輸研究資料形成方便查詢的資 料庫後,就能縮短新農學習的時間。基礎紀錄資料也可讓資訊業者嘗試不同演算法,持續歸納出創新智慧。

透過智慧化和自動化,小農可照顧的農地面積增加,收入提升,就能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投入農業。「農民沒有時間找 solution,我們幫忙統統找好,」智網聯盟連結眾多農業科技方案的提供者,期望能為農民導入更方便的智慧方案。

但是智網聯盟與夥伴們,也遇到不少挑戰;例如需求資料不易取得、實驗場域不足、運送通關過程的串連、農家採用智慧科技的資金缺口,「如果政府能在政策及法令上推一把,相信成果會更快顯現。」全球人口爆炸,尤其中國或東南亞,對糧食只會要求數量更多、品質更好。台灣有很好的條件,藉智慧科技來帶動農業成長。

——

延伸閱讀

亞洲.矽谷團隊專訪|Bezalel 倍加能,要創造一個沒有電線的世界

亞洲.矽谷|跳躍性邁向智慧城市:高雄,打造亞洲新灣區

亞洲.矽谷|光寶科技:要用「路燈」讓城市生活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