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我好像有一點變成柯潔粉絲了,過去 AlphaGo 跟李世石對弈時,柯潔還對 AlphaGo 嗆聲。認真想一下,柯潔也才 19 歲啊 ……。
而在昨日柯潔與 AlphaGo 對弈落敗後,開始出現「會不會一切都是 AlphaGo 設定好的?」這類言論,難以辨別虛假,不過相關的討論非常有意思,就算不懂圍棋的我,也覺得很玄啊!(責任編輯:陳君毅)
今天我已經很拼了。能讓 AlphaGo 的主機發燙一下也好啊。
5 月 23 日下午 2 點 54 分,AlphaGo 跟柯潔三番棋的首戰終於結束,柯潔最終以微弱的 1/4 子劣勢輸於 AlphaGo。當人們還在感嘆人類雖敗猶榮的時候,這位 19 歲的天才棋士在回答媒體發問時說了這樣一句話。
曾經在網絡上勇懟 AlphaGo 之戰的柯潔,在一年後的今天已經變得如此謙卑。歸結來說,人工智能學習的速度實在太快,已經到了這位天才少年都不得不「輸的沒脾氣」。
贏半目可能是 AlphaGo 事先設定的目標?
在比賽結束後不到 10 分鐘的時間,獨立 IT 評論人 Keso 就在朋友圈發表了以下看法:
從該評論我們可以看到,Keso 對人工智能做了大膽猜測。他認為,或許贏半目就是 AlphaGo 事先設定的目標,AlphaGo 的唯一追求就是贏。
而柯潔在賽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AlphaGo 今天的棋跟去年,完全是兩個人。原來我覺得它還是個人,現在有點像神。
我覺得 AI 的進步速度太快,每一次都是巨大的進步。人工智能會變得越來越完美,這個差距可能不是靠人類自身努力可以彌補。
台灣企業如何趕上聯網時代企業管理先機? 6/16 經理人關鍵講堂解密
https://goo.gl/VJvqm5
AlphaGo 雖然很強,但也不必神話
針對這一論調,也有圍棋的專業人士對此表達了不同觀點。
在知乎主辦的人機對弈終章的圓桌討論會上,職業九段棋手範廷鈺認為:
從這盤棋來看,AlphaGo 明顯還是強過柯潔,但是也不必神話,仍然有很多明顯問題出現。
範廷鈺對整場比賽進行了點評,他認為,柯潔雖然利用了 AlphaGo 開局,但是並不成功。而柯潔在中盤果斷,先是掏取了角部,又成功處理棄子,這是此盤比賽中柯潔非常成功的地方。
也有圍棋弈城 9 段「毛毛」在知乎上針對這一比賽進行了全程解說,他表示:
這盤棋柯潔的主題是「試探」而不僅僅是「爭勝負」。
總體而言,柯潔這一盤其實發揮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水準了,所有的局勢不利的原因都是由於試探性招法。
雖然人類輸了,但 AlphaGo 的存在讓人類對圍棋的理解更加深刻。
整體而言,柯潔表現無可厚非,已經非常優秀。雖然 AlphaGo 已經成為「神」,但其實並不是那麼不可戰勝,仍然存在一些明顯問題。人類仍然有乘「縫」追擊的可能。
此類比賽已不具有意義?
當然,無可避免也有一些意見領袖在比賽開始前就開始傲嬌的表示「冷漠」態度。
如飛象網總裁項立剛就認為,這場人機大戰已經沒有任何價值。
要證明人工智能的進步,玩棋牌遊戲已經沒有太多價值。
當然,除去觀點有點尖銳這點,項立剛的這種說法也有跡可循。當人們認識到 AlphaGo 已達到不可戰勝的地步時,人類或有可能不再願意和其比賽。畢竟,沒有任何勝算的對手是不能激發人類的鬥志的。
所以,當記者在賽後的媒體答疑會上問及這一問題時,DeepMind 創始人 Demis Hassabis 對此表示,從他們的角度來說,想要 AlphaGo 作為圍棋的工具,能為人類所用,所以會有架構知識的分享,讓大家知道它。也希望它能走進尋常百姓家,在醫學與科學找到應用場景。
至於輸還是贏,這都不再那麼重要。畢竟,AlphaGo 和人類對於圍棋的理解就不一樣,何況人工智能最後還是人類自己的產物。
正如 Hassabis 所說,「我們發明 AlphaGo,並不是為了贏取圍棋比賽。」而是想通過這條「狗」,從圍棋的真理過渡到科學的真理。
(PS:附上柯潔同款表情包以示迷妹的心情=。 =)
現在想談數位領導,對於西方企業來說,重點就只是「轉型」;但對於台灣來說,是「升級」加上「轉型」雙重議題。面對挑戰,你的公司缺少哪些數位發展 know how?立即參與調查,掌握升級商戰策略>>https://goo.gl/cOl4Y2
——
(本文經合作夥伴 雷鋒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柯潔完敗,輸1/4子是AlphaGo事先設定好的?〉。)
延伸閱讀
毫無懸念,今天柯潔輸了:只輸一目半,卻是人類棋手與 AI 難以拉近的差距
柯潔:我無法感受到 AlphaGo 對圍棋的熱情,這將是我最後三盤「人機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