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雖然稱不上純正的台灣品牌,Garmin 跟台灣的淵源其實非常深,也曾經有一度台灣員工比其他地區員工還要多的時期。
文章不長,淺白易讀,快速補充一下 Garmin 的相關知識,以及崛起的要素。(責任編輯:陳君毅)
文:ECZEMA
Garmin 唯一的官方中文名稱是「台灣國際航電」
和台灣頗有淵源,絕對不是什麼台灣沾光。
當初八零年代兩個創辦人, 一個是壬色列理工畢業,後來在 Honeywell 前身工作的 Gary Burrell。另一個是台灣南投竹山出生,後台大電機畢到美國田納西大學拿碩博士,曾幫 NASA 和美國陸軍作過事的高民環 (Min Kao)。
GAR.MIN 就是取他們兩個人的名字所成的拼接字。
因為 Gary 當年提的衛星導航案子不被公司接受, 所以他和 Min 兩個人才出來開公司, 聽說出來的時候已經很老了,Gary 52 歲,高民環 40 歲。
台灣的產業轉型,將陸續從 2017 年開始走向數位轉型,你的企業有跟上這股浪潮嗎?專家:「先有整體策略思維,再談轉型才能成功。」整體策略如何制定?立即參與調查,踏上升級之路!>> https://goo.gl/cOl4Y2
一開始的生產資金,還是高民環從台灣親友籌出來的百萬美金, 兩年後美國陸軍就成為他們第一個顧客, 開始運用於航空、船舶之類的導航,並佔領市場。要知道,2000 年之前,美國的 GPS 訊號沒有公開給大家用,精確度被美國軍方干擾,無法有民間用途, 但 Garmin 就作了國防航太軍工的獨門生意, 那時候,台北縣的 Garmin 工廠,就是生產導航器的主力,擁有全世界最多的員工數,所以問 Garmin 為什麼強?
1、起步早人家十年
2、國防航太軍工獨門技術和資本
3、靈活開拓市場: 一發現手機能導航,往商用漁業、個人登山運動、航空步局
4、結合美國資本、市場、行銷與台灣低廉高效勞動力
美國這樣搞很久了,結合韓國、日本、台灣,給一大筆錢作先進技術,原型成功後,複製到亞洲生產,再用他們的方式和廣告賣到全世界,並掌握主導權。
現在田納西大學的電機系館好像就叫作高民環館,美國也把他列為移民名人堂之一 ,應該有很多 GARMIN 股票,是富比士全球前 500 富翁,台灣現在有四間 GARMIN 分部。
p.s. 美國買到的 GARMIN 會用台語導航 XDD
(《TO》編按:高民環也在 2016 年入選富士比全球科技富豪前 100 強。)
——
(本文經 ECZEMA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問卦] Garmin為甚麼這麼厲害?〉。圖片來源:Wiki,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