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雖然目前還需要做到二步驗證:輸入手機後四碼,不過已經非常先進啦。這項技術在中國顯得有一點點雞肋,畢竟中國的行動支付已經非常方便,出門不帶錢包也能活得很好。

不過,就算人臉支付實裝後,大家不可能不帶著手機吧,只能說「刷臉支付」看的是更長遠之後的未來。(責任編輯:陳君毅)

每天都在談刷臉支付,然而這一天卻依然沒有從實驗室落地到生活。

但一個視頻讓人懷疑,支付寶已經在默默搞事情。

今日晚間,微博上流出一個短視頻,視頻中的妹子某終端上利用支付寶結賬時,不需要手機、也不用輸入賬號,僅靠刷臉和輸入手機尾號確認,就完成了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方面對此尚無回應。

連手機都不用帶,但受邀用戶才能用?

不過視頻中也顯示,目前僅內測用戶可以使用該功能,有可能是該功能還在在小範圍測試。

 

視頻顯示受邀用戶才可以使用

從前,我們出門需要帶錢包、鑰匙和手機。現在,我們依靠掃二維碼、被掃或者 NFC 支付,還是需帶手機,幾乎已經用不上錢包了,不過還是要帶上手機。

而刷臉支付的方便之處在於,用戶在付錢的時候,連手機都不需要了,只靠臉。你的臉,就是你的賬號+密碼。

視頻顯示,目前支付寶內測的「刷臉支付」,只需要完成兩步。

第 1 步,人臉識別:用戶無需輸入賬號、密碼,支付設備直接進行人臉識別。

第 2 步,手機號驗證,大概是為了保證準確率,識別成功後,用戶還需要輸入支付寶綁定的手機號的後 4 位,做雙因子驗證。

想更了解人工智慧協助轉型的方法??5/24 中港台三地專家共同解密,要帶你了解人工智慧協助製造業轉型的最強案例! https://goo.gl/Wvkmfj

都能刷臉登陸那麼久了,為什麼還不能刷臉支付?

其實早在 2015 年 3 月,在德國漢諾威消費電子、信息及通信博覽會上,馬雲就現場演示了「Smile to Pay」,即「刷臉支付」。該支付認證技術由螞蟻金服與 Face++ 合作研發。

可惜的是,當時外媒表示,技術還不成熟,實現起來還是有難度;同年,支付寶在發布 9.0 版本時引入人臉識別技術,主要是用戶刷臉登陸:你拿起手機,對著鏡頭拋個媚眼,搖一搖頭,就能直接登陸,可是刷臉支付,卻還遲遲未能實現。

隨後百度、騰訊以及一些商業銀行也上線了類似識別的技術,但應用場景主要集中在用戶登陸、支付風險校驗等,真正的刷臉支付還沒有實現過。

讀者們可能會很好奇,既然刷臉登陸都可以了,為什麼刷臉要那麼晚捏?其實,與「刷臉登錄」相比,「刷臉支付」難度會更高,這也是這一技術遲遲沒有商用的原因。

因為人臉識別分為兩類:

1. 人臉確認

是一對一進行圖像比較的過程,將某人面像與指定人員面像進行一對一的比對,根據其相似程度來判斷二者是否是同一人,相似程度一般以能否超過某一量化閥值為依據。

「刷臉登錄」的原理就是這種,用戶在自己的設備(手機)或輸入自己的帳號,再進行人臉識別。系統會調取此前用戶認證時的照片,進行 1:1 的對比,看兩者是否為同一人。

2. 人臉辨認

是一對多進行圖像匹配對比的過程,將某人面像與數據庫中的多人的人臉進行比對,並根據比對結果來鑑定此人身份,或找到其中最相似的人臉,並按相似程度的大小輸出檢索結果。

美國機場裡的刷臉安檢、烏鎮互聯網大會中的刷臉註冊系統,人停留 1 到 2 秒即可通過,這就是 1 比 N 的人臉識別。「刷臉支付」也屬於這種:用戶無需攜帶任何設備,也無需輸入帳號。系統直接對用戶進行生物識別,通過 1:N 的對比確定用戶身份,完成支付。

所以,這裡提到的刷臉支付,不是單純地你拿著手機在淘寶上買東西,輸入完自己的帳號之後,再刷臉,而是直接憑藉你的臉,連帳號密碼都不用輸入,這樣的用戶體驗,可能會更爽,才能做到線下買單不用手機。

換句話說,手機支付取代了錢包,刷臉支付可以取代手機。但這要求系統得從成千上萬的人中準確識別特定的一個,這對運算速度、識別精度的要求更高。從流傳的這則視頻來看,支付寶已經率先邁出了從實驗室到商用的最後一步。

現在想談數位領導,對於西方企業來說,重點就只是「轉型」;但對於台灣來說,是「升級」加上「轉型」雙重議題。面對挑戰,你的公司缺少哪些數位發展 know how?立即參與調查,掌握升級商戰策略>>https://goo.gl/cOl4Y2

——

(本文經合作夥伴 36kr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支付寶內測“刷臉支付”視頻曝光,不用錢包不用手機就能買單〉。首圖來源:pixabay,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台灣都在瘋的 Apple Pay:一篇文章搞懂設定方法、所有銀行優惠!

第三方支付始祖 Paypal 關閉台幣交易功能,本亞洲矽谷到底還留得住哪家新創?

金管會聯手央行做行動支付,要在年底讓所有 Android 用戶改用「台灣 Pay」

台灣都在瘋的 Apple Pay:一篇文章搞懂設定方法、所有銀行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