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既然無法取代 JPEG,為什麼騰訊還要花時間研發新的圖片格式 TPG 呢?看完本篇文章你應該要懂:
1. 為什麼 JPEG 的地位屹立不搖?
2. 既然無法取代 JPEG,騰訊的 TPG 可以用在哪?(責任編輯:陳君毅)
近日,騰訊對外公佈了自家研發的圖片壓縮格式 TPG(Tiny Portable Graphics),並宣稱已經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了專利保護。
據介紹,TPG 由騰訊音視頻實驗室基於 AVS2 內核自主研發而成。其它常用圖片格式相比,同等影像質量下,TPG 圖片的體積比 PNG小 50% 以上,比 GIF 小 90% 以上,比 JPG/JPEG 小 40% 以上。相對 Google 近來推出的 WebP 格式,TPG 文件大小可以減少近 30%。
而在相近體積下,TPG 格式的圖片也要比 JPEG 的清晰很多。
(以上對比圖片均來自DONEWS)
在嘗試替代 JPEG 的路上總是勇者不斷,但為什麼我們還在用 JPEG?
對於大多數網民來說,JPEG/JPG 是平日最常用的圖片格式,而且那麼多年來,「權威地位」一直沒動搖。但許多人也許不了解,這些年來,程序員可一直沒停止開發比 JPEG 更好的編碼格式。
拿和 TPG 從數據表現上相近的編碼格式 BPG 為例。2014 年,知名程序員、FFmpeg、QEMU 和 JSLinux 等項目的作者 Fabrice Bellard 推出了名為 BPG(Better Portable Graphics)的圖像格式。
和 JPEG 相比,BPG 採用更高的壓縮算法,在相同圖像質量下,BPG 文件大小只有 JPEG 的一半,或者說在相同體積文件下,BPG 擁有更好的影像表現。
(相近體積的 BPG(5836B)和JPEG(5872B)對比,圖自 News Atlas)
雖然這個新的格式也很好,但自發布以來,已經過了 3 年,為什麼如今在生活中我們仍舊甚少見到這個格式的應用?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專利的問題。BPG 使用了由 MPEG LA 擁有的 HEVC 視頻壓縮技術。作為 HEVC 專利的擁有者,MPEG LA 有權隨時開始向內置了 BPG 解碼器的軟件或硬件收取版權費。因此,為規避被收費的風險,免費的開源瀏覽器(如 Firefox)並不會隨便接受這種格式,這就帶來的使用範圍的限制。
之前的 JPEG 2000 也同樣是栽在專利問題上。和 JPEG 相比,JPEG 2000是基於小波變換的圖像壓縮標準,能節省 15% 的儲存空間,而且用模糊失真代替了 JPEG 上出現的馬賽克失真。
雖然 JPEG 2000 的工作組聲明主要技術專利均已獲得免費使用授權,但不排除存在其他組織聲明未被涵蓋的專利,存在被索繳專利費的風險。因此,至今為止,JPEG 2000 只被應用在小範圍領域中。
除了專利問題之外,圖像格式「換代」還面對著各大公司之間的競爭壓力。微軟有自己的 JPEG XR,而 Google 則有 WebP,大家的都比 JPEG好用,而且大家都想推廣自己的圖片格式,那自然也會對競爭對手的格式實行阻隔,進而阻擾了單個圖片格式的可普及程度。
而騰訊本次研發的 TPG,鑑於以上原因,估計想要替代 JPG 還是很難。但如果像是官方介紹所說,這個圖片格式的出現,只是騰訊內部為了應對海量圖片帶來的服務器壓力,TPG 還是能帶來不少幫助。
而至於普及問題,這也許不是騰訊需要考慮的問題。拿過去微信裡的「小視頻」為例,用戶根本無須考慮錄製的視頻無法應用到到其它環境這個問題,因為使用閉環在騰訊體系內就已經完成了。
鑑於騰訊體系內的應用場景之大——微信、遊戲、QQ 等——TPG 在「體系內」就足以實現其「減壓」價值了。
想更了解製造業轉型的最強案例?5/24 中港台三地專家共同解密,帶你一窺轉型秘辛所在! https://goo.gl/Wvkmfj
——
(本文經合作夥伴 ifanr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騰訊推出新圖片格式TPG,但可能還是沒法替代JPEG〉。首圖來源:maxpixel,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HTC 完整 9 年演變史:崛起、輝煌、失利、下跌、救贖以及最後迷失的夢
【設計師要失業了?】雙 11 期間的 1.7 億個 BANNER,都出自阿里的設計人工智慧「魯班」
想成功要待大公司還是創業?回鍋騰訊的創業者告白:清楚自己的價值在哪才是重點騰訊、阿里都富可敵國了,為什麼每年還要先借幾十億美元?背後是中國企業國際化不足的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