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亞馬遜推出的智慧音箱 Echo 帶來新的革命,短短兩年內,Echo 和 Dot 音箱銷量就超過 800萬台,但還有太多問題有待克服。有時候,使用語音反而更耗時,違背了原本的初衷,所以亞馬遜打算推出觸控螢幕版的 Echo。(責任編輯:林哲毅)
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稱,亞馬遜可能最快將於明天(美國時間週二)發佈帶有觸控螢幕版的 Echo,並於六月份出貨。
全新觸控螢幕版 Echo 將搭載 7 英吋觸控屏,可在屏幕上顯示用戶口頭提出的問題,同時還具有網絡電話功能。
增加觸屏之後將具備多種交互接口,用戶可以根據具體應用場景和個人偏好自由選擇。Echo將會增加一些新的用途,方便用戶使用,比如瀏覽你的音樂目錄。
添加觸摸屏之後,Echo 的造型必將發生很大的改觀,我們過去熟悉的 Echo 就要變成 Echo 的古典版本了。
近期,關於亞馬遜即將推出觸屏版 Echo 的猜測頗多。華爾街日報只是最新的版本。
此外,亞馬遜原版智能音箱Echo今年第一次出現降價的情況,目前的價格是 150 美元,相比之前降低了 30 美元。這次降價也被看作亞馬遜即將推出智能音箱新品的預兆,不過也有人認為這只是針對母親節的促銷活動。
不過,不管觸屏版 Echo 明天會不會到來,對於亞馬遜來說,推出觸屏版本都是勢在必行的。
在語音計算的潮流中,亞馬遜一馬當先。短短兩年內,Echo 和 Dot 音箱銷量就超過 800 萬台,亞馬遜語音服務平台也讓 Alexa 語音助手幾乎無處不在,從冰箱到機器人再到福特 F-150 汽車(40 年來最暢銷的汽車在美國)上,隨處可見 Alexa 的身影。
市場研究公司 eMarketer 預測,亞馬遜的 Echo 和 Echo Dot,今年有望獨占七成的美國市場,達到 70.6% 的份額。Goolge 占 23.8%,剩下的份額將由聯想、LG、哈曼卡頓、美泰等公司分食。
可是,與此同時,亞馬遜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更多的巨頭正在切入這個市場。
除了老對手 Google Home 之外,蘋果今年夏天也可能發佈 Siri 音箱。
另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微軟週一表示,已同哈曼卡頓(Harman Kardon)合作開發智能音箱。這款產品名為“Invoke”,內置微軟小娜語音助手和網絡電話 Skype,此外還具有與同類產品相似的功能,比如控制智能家居,以及作為個人數字生活助理。
VoiceLabs 預計,今年語音計算設備的出貨量將超過 2500 萬台。除了市場的競爭之外,語音計算設備也暴露了一些問題。
據 VoiceLabs 的最新研究,97% 的用戶不到兩週就對 Alexa 的新功能失去興趣,不再使用它;在 Alexa 的 10000 項功能裡,只有不到三分之一被重複使用了一次以上。
在用戶明確自身需求(比如想知道天氣預報)的情況下,語音助手表現出色。但在另外一些情況下,比如從列表中選擇某一選項,確認信息,或查看可用功能時,語音助手則難如人意。
Venturebeat 進行的一個小型測試當中,通過分析開啟語音服務的家庭中的上千次交互情況,語音交互的使用頻率為 14%,而觸控交互的使用頻率則高達 81%。
為什麼觸控交互的使用頻率最高?
Venturebeat 認為有三個原因:
操作簡單:當你走進房間時,划動手指開燈要來得更容易一些。
選擇方便:當需要在多個選項中選擇時,例如在音樂播放器的播放列表中選擇曲目,通過觸控屏操作明顯要更方便。
反饋及時:通過划動手指來調節燈光亮度或音樂音量時,相比發出連續的語音指令,合適的燈光亮度或音樂音量,滑動手指當然也更快捷。
雖然不知道觸摸屏 Echo 的體驗具體如何,但是達到上述的效果,應該也在可期待的範圍之中。不知道觸摸屏 Echo 會不會稱為客廳的新寵,進一步擴大亞馬遜的領先優勢。
考慮到以上兩方面的原因,包括市場的競爭和語音計算設備自身的侷限,亞馬遜自然不會無動於衷。亞馬遜有必要改進 Echo 的體驗,來保住自己的領先優勢和市場份額。因此,亞馬遜發佈觸屏版的 Echo 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那麼,亞馬遜觸屏版的 Echo 明天會發佈嗎?我們稍候一天便會知道結果。
想跟 Echo 一樣聰明?5/24 中港台三地專家共同解密,要帶你了解人工智慧協助製造業轉型的最強案例! https://goo.gl/Wvkmfj
——
(本文經合作夥伴 36kr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外媒稱亞馬遜觸屏Echo最快明天發佈,它會成為客廳新寵嗎?〉。)
延伸閱讀
怕你醜到沒人要!亞馬遜推出 Echo Look 智慧相機,要做你的私人穿搭造型師
【個人隱私大戰社會安全】謀殺案被 Amazon 智慧家電 Echo 錄到,但 Amazon 拒交紀錄
一場艱難的產品革命,Echo 讓亞馬遜成功踏入智慧家庭樞紐中心
亞馬遜聲控助理 Echo 的對手現身?Google 傳正開發相關競爭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