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一直以來 TechOrange 都傳遞一個相同的概念:千萬不要害怕失敗。一個創新的產品背後,是無數失敗產品堆積而成。講得更簡單一點,任何「第一名」腳下,都一定有著後面名次的屍體。
所以瑞典這家「失敗博物館」就顯得很有意義,雖然選擇稍微嚴格了一些,連 Google Glass 都被選入失敗產品中。如果各位讀者有機會到瑞典,就去參觀一下吧!(責任編輯:陳君毅)
給你一家公司的名字,你第一直覺會想到它的什麼產品?
蘋果—— iPhone 和 MacBook?
Sony—— 相機、隨身聽?
哈雷—— 摩托車?
柯達—— 底片、底片相機?
毫無疑問,一般情況下我們更容易傾向於聯想到該公司市場佔有率高的產品,因為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都要較為廣泛。譬如提起高露潔,你肯定首先想到的是牙膏,而不是冷凍食品。
(沒錯,高露潔有食品 …… 不知道會不會卡牙齒?圖自:Peter Carnera)
但高露潔的確推出過冷凍食品。當然,以失敗告終,畢竟沒有多少人會喜歡一種讓他們一看就聯想到牙膏的食物。
後來自然是被人們遺忘了,同其他千千萬萬失敗的產品一樣。但有一個人沒有放過這些令企業們不堪回首的「恥作」,而是將他們收集起來,並為此籌建了一家「失敗博物館(Museum of Failure)」。
館長韋斯特(Samuel West)是一個心理學家,他認為創新是需要失敗的,這很正常。
我們都知道,創新的失敗率有 80%-90%。
如果你不從失敗的事情中學習,那麼最後你也會失敗。
在展館的網站主頁上也介紹了,這些失敗產品將為顧客提供有趣的學習經驗。這裡陳列了來自全球各地的 60 多種失敗產品和服務,每個項目都提供了有關創新風險的獨特視角。
Nokia N-Gage 遊戲手機
(圖自:Flickr)
這款手機在 2003 年發行,被定義為遊戲手機。在當時,掌上游戲機市場完全是任天堂的天下,Nokia 也想靠這款手機分一杯羹。然而,在你想把它當手機用的時候,無法單手持握;把它當遊戲機用的時候,又會有一堆多餘的按鈕干擾。定位真是尷尬得如同鑲了八金八鑽的牙刷。
TwitterPeek 推特手機
(圖自:มาร์วินน์ แต่ไม่ ไร้สาระ)
這台機器由皮克(Peek)公司推出,只有一個功能——專門用來發 Twitter。然而螢幕設計不合理,每條推特只能顯示 22 個字符,在同一個頁面上連一條推特都無法看完整。相當於純文字版的微博機吧,估計放到現在,還得配置兄弟版本的微信機、知乎機、QQ 機 …… 不知道該刷哪個軟件來消磨時間的時候往包裡隨便一摸,摸到哪個刷哪個。
蘋果 Newton 掌上電腦
(圖自:dlcoder)
世界上第一款掌上電腦,由蘋果公司在 1993 年開始製造,支持觸控屏、紅外線、手寫輸入等。Newton 內置了Notes、計算器、換算程式、Works(文書處理)、瀏覽器和郵件等,支持輸出常見檔案格式。從可支持軟件來看,這款掌上電腦比較適合需要移動辦公處理文檔的文員。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它沒有什麼實用性和無法替代性,並不能讓人找到一個花高價去購入的理由。
Google Glass
大家都覺得很酷,但是路上沒見到什麼人戴。畢竟 Google Glass 最吸引人的還是眨眼拍照功能,而這項功能並不能從人們的口袋裡掏走 1500 美元。更何況,這項過於方便的拍照功能已經涉及了觸犯他人隱私——如果你身邊有個人戴著 Google Glass,你難免會有一種「那邊有個人一直舉著攝像頭」的感覺。如果是想要拍攝運動視頻,買個 GoPro 綁身上都可以代替。
不過 Google Glass 倒沒有其他失敗產品那麼尷尬和慘烈,至少它成功地幫人們解放了雙手。在《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中就有修復人員將其用於拍攝細節圖,除此之外它還可以應用在醫學院手術教學、近距離作業拍攝等專業領域。再者,拍個第一視角小電影也不錯。
The CueCat 條形碼掃描器
(圖自:Flickr)
這個掃描器本意是用來給用戶掃描雜誌上的廣告條形碼的,使用方法是像鼠標一樣接入電腦 USB 接口,掃碼之後就能直接進入頁面,而無需人們手動輸入網址。
然而比起坐到電腦前、找出掃描器、插 USB、掃碼……這一系列流程,自己用任意電子產品搜索要方便得多吧。這種自認為「幫你節省時間」的產品其實到現在也不少,我們在市面上見到的許多「智能家居」產品大概都繼承了這種體貼品質,比如使用WIFI 操控的電熱水壺、窗簾、洗衣機 …… 很難理解,產品設計者為什麼會認為我都走過去往壺裡倒水了,還不願意親手按下那個煮水開關。
Rejuvenique 電能面膜
沒錯,這是一款面膜。將它戴到臉上,按下開關,它便會通過內置的傳感器傳送輕微電流到佩戴者的面部。據說這種輕微的電擊可以收縮肌肉,從而達到美容的效果。嗯 …… 我覺得買的人的確需要電一電。
不過放眼市場上稀奇古怪的美容產品,也就覺得這個面膜沒有那麼詭異了。把外觀設計得優雅甜美一些,加上幾句「熬夜後急救依舊容光煥發」、「用了之後前男友都回頭」的文案,將其包裝為當代都市女性專屬高端美容產品,再免費贈送給網紅明星,讓她們在社交網絡分享使用體驗,相信心動的姑娘們一樣會蜂擁而至。
除了上述產品之外,還有哈雷家並沒有男人味的男士香水、Sony 錄音帶、柯達數位相機等。這些產品入選不一定是因為產品本身定位或設計失敗,也有可能是因為定位沒有跟上時代、整個公司發展戰略失誤等。
實際上失敗的產品遠比成功的產品要多得多,且都被時代發展的車輪拋在身後,但與它們類似的產品卻還是一個個地不斷在被創造出來。如館長韋斯特所說,有創新就有失敗。但在失敗之前,先看看別人怎麼栽跟頭的,也許自己就能繞過這個坑。
展館將於 6 月 7 日在瑞典赫爾辛堡市中心向公眾開放。
角落裡傳出一個微弱的聲音:可以把我自己放進這個博物館嗎?
——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失敗博物館即將開展,這裡有蘋果索尼都不願回首的產品》;圖片來源:Amazon 販售頁面。)
延伸閱讀
想成功該更注重失敗面!Peter Thiel:商業世界不會重演,成功的雞湯文看看就好
【創新是台灣的出路】柯文哲:創投要成功,要先建立不怕失敗的環境
【HTC 失敗啟示錄】進攻低端手機卻不到兩年就失敗,定位不明是 HTC 最大致命傷HTC 完整 9 年演變史:崛起、輝煌、失利、下跌、救贖以及最後迷失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