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蘋果在台灣竟然有個秘密基地,連馬英九想去都被拒絕,而這個秘密基地存在著蘋果一口氣給三星一拳的神秘技術:微發光二極體(Micro LED)。
如果最後微發光二極體真的開發完成,蘋果一口氣捨棄掉 OLED 技術時,台灣就有可能成為蘋果最緊密的夥伴啊!(責任編輯:陳君毅)
位於桃園的龍潭科學園區裡,有一棟外觀沒有任何標誌的建築,地址是龍潭區龍園十路五十五號。這裡是蘋果在台灣最神祕的技術中心——這座廠坐落在龍潭科學園區的角落,周邊只有一家公司,兩側是大片森林,這裡的安全措施是由美國 FBI(聯邦調查局)前官員負責,想接近龍潭廠的人、車,只要開近龍潭廠,就直接進入蘋果的監控範圍。
最新一期的《財訊》雙週刊以「蘋果的台灣神祕兵團」為題,深入報導蘋果在台灣的研發布局。根據《財訊》報導,二○一四年,蘋果從晶電、聯發科手上,買下關鍵技術,從友達手上,帶走五十人的 OLED 精英研發團隊,還從台大、清大挖角人才,沒當過台廠高階經理,進不了龍潭廠,蘋果為了打敗三星,在台灣龍潭的專屬技術基地內,聚集了這支堪稱全球最強的神祕兵團。
洩密不可!彼此之間嚴禁討論工作
《財訊》報導指出,造訪龍潭廠時,第一印象就是寂靜,中午時分,龍潭廠四周的大馬路,十分鐘也沒一輛車經過。廠房前後各有一個警衛哨亭,本刊攝影記者在計程車裡剛舉起相機,幾秒鐘時間,馬上被警衛警告。唯一能辨識蘋果身分的,是門廳牆上懸掛的蘋果標誌。在這裡,一百多名員工按計畫編組,彼此之間嚴禁談論工作,違反規定者,會面臨上百萬美元的天價求償;站在龍潭廠門口觀察,這裡不時有蘋果員工和供應商進出,看到外人卻都高度警戒。
這裡的員工,出差只能住公司指定的飯店,由公司安全部門事先檢查房間有沒有安裝竊聽器,因為,如果員工討論新技術的對話內容被對手取得,或是裝有樣品的行李失蹤,都可能讓蘋果這項最機密的任務失敗。蘋果龍潭廠落成時,連前總統馬英九想參觀都被拒絕。
離蘋果龍潭廠不遠,就是台積電最先進的封裝廠、友達的面板廠以及晶電旗下璨圓光電的舊廠房,這些公司,都是蘋果開發新一代顯示技術的重要合作夥伴。
只要 Apple 換掉 OLED 面板,三星一年會損失千億台幣訂單
今年,蘋果首次低頭,讓三星成為蘋果 iPhone 8 手機所用 OLED 面板的獨家供應商。但蘋果供應鏈傳出,OLED 可能只是過渡性技術。蘋果下一代的顯示技術叫微發光二極體(Micro LED),過去三年,蘋果重押台灣,龍潭廠就是蘋果研發測試微發光二極體最大的海外基地。
研究機構 Trendforce LED 分析,微發光二極體商機可達三百到四百億美金,換算成台幣,高達一兆三千億台幣。這項新技術,讓 OLED 成了 iPhone 使用的過渡性技術,蘋果的終極目標,是要讓每一個人手上的 iPhone、Apple Watch,都換上蘋果掌控的新顯示技術。
《財訊》報導指出,今年四月,韓國媒體已經注意到蘋果龍潭廠的關鍵角色。四月二十日,韓國商報警告,「韓國零組件產業的黃色警報響了!」文章中分析,蘋果桃園龍潭廠研發技術明年將進入量產,將可能取代三星最為自豪的 OLED技術。
因為,如果蘋果 CEO(執行長)庫克把 iPhone 手機裡的 OLED 面板換掉,光是手機螢幕,三星一年就可能丟掉千億台幣的訂單。
拆開一支 iPhone7 手機,螢幕是其中最貴的零組件,根據市調公司 IHS 分析,一支 iPhone7 當中,台積電做的手機處理器,售價只要二六.九美元,但一個四.七吋的 LCD 手機螢幕,成本價卻高達三十九美元,裝在手機裡的三二 GB 的記憶體,價格也不到螢幕的一半!換句話說,誰掌握了 iPhone 螢幕的訂單,誰就掌握了蘋果供應鏈裡最大一塊大餅。
被三星壟斷的 OLED 技術,蘋果不能忍啊!
而且,2010 年宏達電曾計畫推出採用 OLED 的手機,卻被三星斷貨,只依賴三星提供手機面板,是蘋果無法承受的風險。
但是,韓國在 OLED 發展技術上,布滿專利地雷,生產設備的技術也早已被各方掌握,蘋果難以全盤掌握 OLED 技術。相反的,蘋果在微發光二極體上早已布局多年,全球三分之一的微發光二極體相關專利,都在蘋果手上。
什麼是微發光二極體? 這項技術就像把數百萬顆比沙粒還小的 LED 燈,全放進一個手機螢幕裡。控制每一顆 LED 發出的顏色,就能讓手機螢幕做到4K以上的高畫質,顏色還比 OLED 更漂亮。
「這項技術有很多優勢」,LEDinsigh t研究協理儲于超說,微發光二極體耗電量只有 OLED 的一半,但亮度超高,在陽光下也清晰可見;而且,OLED 的弱點是怕水,耐候性不佳,不適合用在戶外,微發光二極體卻完全沒有這個問題。
更重要的是,韓國的最新技術,還只能做出可彎曲的軟性顯示螢幕,但微發光二極體結合軟性基板,就能做出可以摺疊放進口袋的顯示器。一位產業大老觀察,「微發光二極體會是最終極的顯示技術」。
為什麼蘋果選擇重押台灣?
蘋果為什麼選擇重押台灣?《財訊》報導指出,故事要從 2009 年開始說起。這一年,有一家叫勒克斯維(LuxVue)的公司成立,想製造出能把微型 LED 變成顯示面板的設備,剛開始,所有人都以為這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但這家公司卻得到台灣的大力投資,《財訊》向宏碁榮譽董事長施振榮查證,他坦言,智融集團在非常早期就曾在美國投資勒克斯維,「這家公司的想法非常前瞻」,他說。友達、聯發科、奇景光電、晶電也陸續加碼投資勒克斯維。
勒克斯維把台灣當成發展的重鎮,不只在台灣建立供應鏈,也聘用不少台灣人才;例如,他們從亞太優勢挖角研發主管胡馨華,和行銷主管邱振維。他們點亮了全世界第一個用微型 LED 新技術組成的彩色螢幕,也證明了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才是大好機會。
2011 年,賈伯斯過世,蘋果執行長庫克開始布局進一步掌握供應鏈的方法,勒克斯維的成果吸引了庫克的目光。
《財訊》調查了解,2014 年,外傳蘋果砸四億美元,高出對手英特爾、Google 等四倍的價格,從台灣廠商手上買下勒克斯維的所有股權和技術,蘋果用四億美金換到的,是翻身成為擁有這項技術全球最多專利的公司。
友達、晶電、聯發科等勒克斯維股東及協力台廠,也被下了封口令。本刊調查,蘋果和這些公司都簽下保密協定,一面同意維持勒克斯維時代的合作關係,一面明定嚴禁洩露蘋果在微發光二極體的開發狀況。採訪時,本刊向晶電總經理周銘俊求證,「你們跟蘋果有沒有簽保密協定?」他只回答,「勒克斯維有關的問題,我們都不予置評。」
蘋果併勒克斯維後,布局火速展開,併購前一個月,就在台灣開設龍潭廠,重用台灣人才和供應鏈,一條次世代顯示器供應鏈開始成形。
像龍潭廠的登記負責人張世昌,他原是統寶的研究經理。統寶是台灣第一家開發出 LTPS(低溫多晶矽)技術的公司,2007 年,張世昌加入蘋果,從資深工程師開始做起。
蘋果併購勒克斯維的同一年,張世昌高升蘋果顯示技術研發處長,開始在台打造顯示技術大軍。
本文經合作夥伴 財訊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獨家直擊蘋果在台祕密基地 》。)
——
延伸閱讀
蘋果供應鏈真王者!四間隱形台灣硬體公司,做哀鳳全靠他們
【你的信仰會被價格打敗嗎】iPhone 8 成本曝光,將會是史上最貴 iPhone?
【晶片商哭了】蘋果急著擺脫供應商牽制,原來是為降低 iPhone 價格啊!
【中國手機廠大戰】面對「連蘋果都贏不了」的 OPPO 和 Vivo,小米跟華為被迫見招拆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