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民面試 AI Lab 心得】PTT 創世神杜奕瑾:我們要展示給政府看,一個成功的軟體公司樣板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由 PTT 創世神杜奕瑾回台所成立的 AI Lab 造成了不小的炫風。而也有鄉民實際去 AI Lab 面試,帶回了第一手的消息,目前看來,AI Lab 的確沒有要「賺錢」的意思,更像是扶植台灣 AI 產業界的發展。

套一句作者所說的話:台灣 AI 界現在有 Appier、AI LAB、李弘毅,感覺前途一片光明阿~

(註:怕有讀者不知道杜奕瑾為何為 PTT 創世神,主要原因為 PTT 真的是他做的,以及他的 PTT ID 就叫做 PTT。責任編輯:陳君毅)

作者:ConvNet (卷積類神經網路)

從杜奕瑾 PTT 離開微軟,到創業消息傳出到確認,應該也有兩個月了,我想現在還是很多人跟之前小魯一樣,沒看懂這間 AI LAB 究竟想賣什麼藥,但有神出沒當然先膜拜一番。

所以小魯前陣子決定跑去面試,實際聊聊(順便拜神 XD),可能也有人好奇面試流程,簡單分享 面試官有三位,PTT、交大周志成教授、一位技術主管,每位各聊一個小時 。

我只有在技術主管關被問到白板題,PTT 和交大教授都是純分享交流,而白板題問了三題,都是 leetcode 上面經典題,easy-medium 難度,我是都沒有複習,medium 題沒想出最佳解,應該大失分。

沒關係,重點是想從 PTT 和交大教授身上確認 AI LAB 未來的明確目標。

杜奕瑾 PTT:我們要展示成果給政府看,一個成功的軟體公司樣板

第一關就先和杜奕瑾 PTT 聊

Q: 我看現在的 AI 產業,有一種是利用 AI 解決某個特定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是有非常高整合難度的,例如無人車,需要行人、道路、障礙物各種辨識, 搭配定位(slam)、路徑規劃(reinforcement learing)。

另一種是 general purpose 解決方案,例如 Google Cloud、微軟的 Azure,丟個阿貓阿狗都能辨識,用 API 的方式賣他花時間金錢人力堆出來的 model。 想請問您心中 AI LAB 的方向是否類似哪一種?那是否已決定產品的題目?

杜奕瑾 PTT:我認為目前還沒有人把「使用者體驗」做得非常好。例如你剛剛進來面試,是不是可以從你的長相、穿著、聲音、性別、來的時間,判斷是哪位面試者來了。

就像當我見到你之後,也把這些資訊都記起來了,下次你再來的時候, 很自然的就「認識」你是誰。 而或想像一個情境,是媽媽要講故事書給小孩聽,隨著故事的內容,可以產生同樣的畫面,說到草地上長了一棵樹,畫面就真的長出一棵樹,這樣的使用者體驗就很特別。 AI LAB 前面兩年的時間就是去探索這樣的問題,當我們把使用者體驗做好之 後,接下來要延伸出各式各樣的子公司就很容易

在微軟工作的時候,我好幾次想要回台灣貢獻,但想不出在台灣能做什麼,老闆們都是硬體思維,政府很有心想發展軟體,預算也有編,但方向被主導。所以這次 AI LAB 雖然和政府合作,但不會拿政府任何錢。我們要展示成果給政府看,一個成功的軟體公司樣板

成功,就去開子公司;失敗,就原地解散

接下來和交大教授聊,很有趣的一個人。

教授:我們這邊不能賺錢的你知道嗎?我們不是營利事業。你看看外面寫著什麼,LAB 嘛,這邊是實驗室。

要做的概念很多,想做的概念很多,可能兩個禮拜就要一個 prototype,還做不完,所以要夠強,很刺激的。這 LAB 如果能夠運作兩到三年,做起來了,就都分出去開公司。做不起來,就原地解散。我要從學校退休了,想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總結:台灣 AI 界一片光明~

以上是小魯去面試的重點摘錄。

我想應該有比較清楚,這的確是一間 LAB,探索各種 AI 的體驗。用新創來標籤可能是讓很多人會有疑慮的點,覺得好像不成功便成仁,如果產品定位不明確會怕怕的。

但其實不是,後面有很多有實力的金主,對他們不過是一場平常不過的投資,也因此給特別高的薪水,讓你不要擔心兩年後結果。撇開之後會不會成功,杜奕瑾 PTT 和政府這樣的合作我想還是很有號召力的,慢慢扭轉以往的硬體思維,知道投資軟體不是買一堆 server 就好。

台灣 AI 界現在有 Appier、AI LAB、李弘毅,感覺前途一片光明啊!

(本文經 ConvNet (卷積類神經網路)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新聞] PTT創辦人杜奕瑾辭微軟職務 創AI實驗室》。圖片來源:Gisela Giardino, CC Licensed。)

——

延伸閱讀

【PTT 創世神回台創業】杜奕瑾辭微軟研發總監,設立 AI 實驗室向台灣人才招手
雙 11 期間的 1.7 億個 BANNER,都出自阿里的設計人工智慧「魯班」
霍金再預言:人工智慧一旦脫離束縛,人類將不可能與之競爭
未來你是跟人工智慧合作還是被取代?三項關鍵能力決定你的未來工作定位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