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誰最適合發展無人車】立委鄭運鵬:桃園在無人車的製造、測試、道路上面面俱到

行政院於今週二(5/2),三位政委吳政忠、陳添枝、唐鳳共同主持了無人車的相關策略研究,盤點了台灣在無人車發展的供應鏈策略。全世界包含科技巨頭 Apple、Google、Uber 以及電動車 Tesla 都不斷往無人車領域發展,我國也擬將從供應鏈切入。

台灣目前沒有足夠的能力發展整輛原型車,但在供應鏈方面,包含無人車晶片、通訊模組、感應器、車電系統零件組以及車聯網相關領域,台灣需要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擅長之處。

而在無人車發展中,測試的場地也十分重要,目前台南市、桃園市及新竹市都積極爭取建置無人車的試驗場域,積極參與無人車未來產業。

在測試之前,可能會先從小規模的開放無人車的監理沙盒(小農場、跑道),並與中央商討適度鬆綁交通法規,最後採取開放式場域測試。

若政策成功,將力邀國際大廠前來測試,讓國內產業可以趁機與國際大廠合作,甚至是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形成產業聚落。

不過,各縣市不能一窩蜂的建設無人車測試場域,資源應有效的整合,為此,我們電訪了民進黨桃園地區的立法委員鄭運鵬,向其詢問了桃園在無人車測試領域方面有何優勢所在。

立法委員鄭運鵬:桃園在無人車的製造、測試、道路上面面俱到

 

立法委員鄭運鵬:無人車有兩個重要的切入角度:製造以及電子。

民進黨桃園選區立委鄭運鵬

製造就像是 Tesla、汽車產業等,擁有打造整台汽車的技術,而電子則偏向無人車的軟體技術,包含 Apple 與 Google 都在往這方面發展。

而桃園,從製造方面來看,桃園擁有車用電子、同致電子,甚至觀音有 Toyota 的汽車製造廠,在製造工業方面的整合非常完整。軟體方面,桃園在電子軟體的發展上也非常有優勢。

除了整合製造面與軟體面,桃園還有「道路優勢」。

桃園人口密度不像台北,在無人車測試方面的安全性自然比較高。此外,在「實地道路測試」上,桃園多樣化的道路也擁有其得天獨厚之處,不管是山路、市區,甚至農業用地,短短 10 分鐘內即可體驗到多種不同類型的道路。

所以,桃園在製造、軟體、道路上面面俱到,有其獨特之處,當然不能否定各縣市都有其優勢所在,只是桃園上面說的都是桃園有力的優勢。

最後,在無人車領域這方面,很大一部分仍要看中央的法制規定,像是無人車上路、牌照都需要由中央來制定,各縣市雖然可以積極爭取,最後仍須端看中央的腳步。

圖片來源:Wiki鄭運鵬 Wiki, CC Licensed

——

延伸閱讀

【如何看待人工智慧的感情?】Google 無人車之父:我真的不想讓我的冰箱愛上洗碗器
只花兩年就趕上 Google!史丹佛 AI 實驗室成員集體創業,要用機器學習稱霸無人車界

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投資長翁嘉盛:取法矽谷精神,勇於嘗試、不怕失敗
台美合作 AI 智慧保全 Deep Sentinel,完成 2.2 億台幣 A 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