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的統治結束了】Windows市佔下降背後的警訊:高齡42歲的微軟無法再帶領創新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相信每個人一定都用過Windows系統,微軟的系統開創了整個網路時代,不過現在已經是老牌公司的它卻難掩疲態。即使微軟股價依舊亮眼,但它卻不再是大家眼中的創新開拓者。(責任編輯:黃筱雯)

作者/ keso 怎麼看

我們總是高估了未來兩年裡將發生的變化,過於低估了未來十年將發生的變化。
——比爾·蓋茲

剛剛過去的4月4日是微軟公司的42歲生日,我在那天發了條朋友圈:

微軟42歲了,股價也到了歷史新高,但是它已經不再是一家能夠影響全局的重要公司。

微軟上市以來的股價走勢

恰好在同一天,網站流量分析公司StatCounter發布了一份統計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3月份,Android操作系統的市場份額達到37.93%,而Windows為37.91%,首次降至第二位。

StatCounter發布的2012年3月-2017年3月全球操作系統市場份額

這不是一份操作系統保有量的市場份額數據,這只是基於對全球250萬個網站所記錄的上網設備的統計而得出的操作系統市場份額,換句話說,這個數據反映的是,在全球活躍的上網設備中,Android已超過Windows成為第一大操作系統。它不是各操作系統真實裝機量的統計,但它證明了一個明確無誤的趨勢。「僅僅5年前,Android設備的網絡使用份額還只有2.4%,」StatCounter的分析師說,「微軟的統治結束了。

微軟的統治結束了。

不管曾經面臨過多少爭議甚至非議,微軟是它那個時代信息技術的真正王者,它把比爾·蓋茲的「讓每個家庭每張桌子上都有一台電腦」的夢想變成了現實,它和英特爾一道締造了群星璀璨的PC硬體和軟體產業,構建了全世界最龐大的信息基礎設施,並間接促成了互聯網向大眾的普及。

我至今記得,1995年夏天,劃時代的Windows 95發布後,為了在第一時間用上這一操作系統,我和八一廠的一個朋友一起跑到中關村,花了我們兩個人差不多整整兩個月的工資,購買了熱氣騰騰剛出鍋的英文版Windows 95,以及王志東開發的Windows中文支撐環境RichWin。當時,IBM正在中國市場大張旗鼓地推廣OS/2 Warp中文版,但應者寥寥。道理很簡單,IBM家大業大,PC操作系統這種小生意,輕輕鬆鬆就可以放棄,微軟則是生死繫於此,絕不會輕言放棄。

事實也確實如此,2005年IBM宣布不再支持OS/2。

就像IBM一手促成了PC時代的到來,微軟也事實上推動了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就像IBM在它促成的PC時代被邊緣化了一樣,微軟也在它推動的互聯網時代被邊緣化了。在比爾·蓋茲發出《互聯網大潮》備忘錄之後,微軟贏得了瀏覽器,卻輸掉了整個互聯網。

1995年比爾·蓋茲發出《互聯網大潮》備忘錄

我曾是微軟的鐵粉,在幾乎所有場合為微軟辯護。我認為,針對微軟的所有反壟斷訴訟,都是一幫loser借政府的手破壞自由市場,如果微軟有一天將會死去,也該是市場讓它死,而非政府讓它死;開源社區將攻擊矛頭對准微軟,實在是有點過於自戀,都在弄操作系統,你弄得比微軟更好,更讓用戶滿意,不是比噴口水好多了?我對那些高舉民族主義大旗,「起來,挑戰微軟霸權」的各種姿態,從來都會送上我鄙視的目光。我認為壟斷是對競爭優勝者的獎賞,誰不想在市場上勝出呢?

但是,2005年,我放棄了MSN Messenger;2006年Google Docs發布後,我徹底放棄了微軟的Office;2008年購買了我的第一台MacBook Pro後,徹底放棄了Windows以及幾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