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起薪35年沒變】未來無法靠資本賺錢的人,還是吃得飽但只能繼續當奴隸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前幾天,中天生技集團董事長路孔明參加徵才博覽會時,致詞表示台灣35年來起薪不變,是很大的國家危機。這則新聞轉貼至PTT後,也引起廣大迴響,網友femlro就對此發表了關於台灣幾十年來的經濟變遷及改變方法的建議。(責任編輯:黃筱雯)

作者/femlro

這問題我之前談到很多次,政府官員並不認為物價高。從今年一月分央行彭淮南就說過:「台灣的物價是  Low and stable」

我曾經在上一篇文章就提到國人對物價的觀念是涵蓋了房價,而以實價登錄的漲幅來看,幾乎每年房價漲幅都有5%左右。而只要薪資沒有超過5%的漲幅,就不具備抗通膨的能力。

今天我在分析GDP的組成,台灣的薪資佔GDP的比重這十年來是一路下滑1996年薪資佔GDP比重高達50%,也就是經濟成長的分配有一半是薪資拿走。但薪資國際上又有高收入與低收入的五百分位差的差距,這個數字從2000年的5.5左右2001年後都來到6以上,也就是不僅僅是整體薪資佔GDP下降。而且在所得中,前20%的人賺錢的速度是後20%的人的六倍以上,也就是有錢人賺一年,窮人要賺六年半。

那放大成十年加上投資抗通膨,窮人65年的光陰才等於有錢人十年的光陰。這包含的是有其他投資收入等,就我所知台灣的低收入者,包括無能力工作。低薪工作者,基本上涉入投資的機會微乎其微,加上薪資太低,而且工時太長,學習技術、投資、以及可支配所得都太低,無法與有錢人競爭與抗衡。

而更單純從黃國昌提供的所得稅資料,台灣前5%跟後5%來相比,所得差距高達100倍。也就是假設後5%,假設薪資是22K那前5%的光是單月薪資就有2200K,高達220萬,賺錢的效率差異極大。這是依照家庭所得的概念去做的貧富差距統計,實際上有錢人的家庭,整家通常都是高所得者。而低所得的家庭,整家也都是低所得者。這與教育程度,父母的人脈以及可供繼承的資本運用等狀況都是關鍵。

資本主義解決了大規模的饑荒,但沒有解決仍然有奴隸的問題。而且更進一步的可以讓奴隸變得更加穩定,因為還是有飯吃。餓不死但也沒房子買,只能用租的,我當年曾經說過這個惡化的下一步,就是當租金通膨率高過薪資成長率,就等於變相導致民眾資產衰減,就會引起比較大的動亂,因為這就變成不是縮衣節食可以解決的問題。

在先進國家的薪資佔GDP比重依據2014的資料,南韓、德國及美國等受僱人員報酬占比維持在55%以上,日本、英國更超過60%。台灣這個數字在2016年已經低於43.97%。而企業的營業盈餘來到35.08%,固定資本消耗上升到16%。

這幾個數字與民國79年作出比較:

薪資從51%–> 43.9%

企業盈餘從29.8%–> 34.6%

固定資本消耗從9.4% –> 16%

所以可以看見所得的分配,基本上就是從勞工薪資被分配到了企業與固定資本消耗。也就是企業用許多自動化的工具,如軟體、設備、自動化生產等,逐漸淘汰掉勞工,而某些產業勞工的角色被替代。比方說過去的郵差被email替代了、找資料的工作被google替代了、作業員被工業機器人替代了、甚至會計也被會計軟體替代,繪圖師被繪圖軟體替代。

工具的持續改善造成了薪資下降,但企業的盈利不會下降,也就是比方說原本50個人做的工作,現在是由資本(設備)與可能五個高技術工程師管理設備,所以這五個高技術工程師的薪資遠遠高於作業員。作業員薪資可能年收入只有50萬,但台積電的設備工程師卻能達到一百萬以上,薪資獲得的效率是普通人的一倍。

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無法利用資本(設備、軟體等技術知識)賺錢的人,他們的賺錢效率會下降、會容易失業且會被就業市場淘汰。只能與更多的作業員競爭已經越來越少的職缺,導致人口不變,但職缺一直減少,但生產力卻沒有下降。所以參與GDP分配就變少,也就是翻譯成白話:企業不需要那麼多人也能賺錢了。

而這些企業賺到錢以後,分配給股東,股東就會越來越有錢且因為現金流可以抵抗通膨。比方說我是食品公司,我漲價15%,我把5%分配給員工做加班費,剩下10%可以抵抗租金、抵抗通膨然後拿賺來的錢持續投入廣告(增加品牌價值),然後股東也可以拿來投資房地產、股票,讓我的地位越來越無法動搖。

從什麼滅頂行動後、味全還是高居鮮奶榜首、統一漲價等,就能了解,這些剛性需求的產業經過了幾十年的淘汰,已經是「無法被淘汰」。他們只要花錢買機器人就能持續製造牛奶給你喝,這就是我之前在央行文章所說,定價權已經被搶奪,小廠是沒有生存的空間的。

就算訴諸新鮮、乾淨,小酪農他們也只能從這場分配戰裡面,拿到一點渣渣而已,就如同當年蘋果的供應鏈,台灣只能吃渣渣而已,因為你沒有資本組成中你不是重要的關鍵。所以可以說整個社會結構再過十年,會走向更低薪化,因為更多的人要去競爭更少的職業。

所以少子化反而對台灣是好事,否則失業率會更急劇攀升會造成治安與社會動盪。但反過來說就導致年金因為沒有薪資所得所以必須更加速減少,老人日子不好過、年輕人也不好過。但物價也不會變便宜,往往過去在這種時候歷代的中國社會結構極度不穩定,會發生飢荒然後就會有無產階級起來推翻有產階級。就是窮人殺有錢人,於是財富就會重新分配,重新再從0開始。

因為那是過去生產力不足的時代,但現在就會變成生產力足夠,窮人也吃得飽,就繼續當奴隸,過著每一餐都有得吃,但買不起房子,買不起車子。但也是有捷運可以坐,也是有iphone可以買的日子,而不需要拿生命與有錢人一搏生死。

這也算是一種進步,因此我個人認為窮人是盡量不要生小孩的。政府應該多鼓勵有錢人生小孩,因為除法是很恐怖的,郭台銘的財產再多假設他有五個兒子,兩千億除以五馬上變成400億,400億他的每個小孩再生五個,就會變成80億。經過三代假設都生五個,財富再怎麼增長也比不上除法。

而窮人呢,千萬不要生孩子,因為你生了孩子,孩子很痛苦,你也很痛苦,未來他會當一輩子的奴隸或者失業者、要不就成為低收入戶被社會沒尊嚴的看不起一輩子、要不就是成為殺人犯去作奸犯科,或詐騙集團。

有一本書叫做蘋果橘子經濟學就說明1995年墮胎合法化以後,美國犯罪率大幅度下降,因為那些社經地位低的人把孩子拿掉,造成社會問題下降。台灣應該鼓勵社經地位低下的人墮胎拿掉孩子,不要替社會造成問題。

政府應該免費贈與年收入300萬以下的家庭,無限量供給的保險套與避孕藥。然後給予生十個以上的孩子獎勵的減稅,因為減得再多,也沒有分得快,馬上就能達到縮小貧富差距的效果。而且可以開放有錢人娶多個老婆,老婆越多,孩子越多,錢就分的越少,所以我很喜歡郭董現在的夫人,拼命增產報國,替台灣貢獻一份偉大的心力。

我知道本篇文章非常毀三觀,會造成很多人義憤填膺的表示窮人也有生存權,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生存有有尊嚴的活著和沒有尊嚴的苟活。與其讓這個社會創造那麼多奴隸,不如讓人口減少,好好讓社會正常的發展留給有錢人。

我看過一部影片叫做Mice utopia,這是一個生物學家,供給老鼠無限的食物與水在有限的空間內,於是老鼠自然的生長後在幾個月後達到了高峰,然後老鼠互相殘殺、或者有的出現公鼠幹公鼠的同性戀現象。

這種恐怖的景象很有可能在貧富差距到一個極致以後,發生在人類社會,且因為科技的發達,只要有國家拿核子彈互炸,大家就像Mice utopia裡面的老鼠,沒有生殖能力,最後整個系統完全崩潰全部死光。人類在有限的地球內生存、快速的繁衍,基本上跟這個系統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生孩子還是可以一定品質的生活,就讓自己的孩子不要再遺傳貧窮。只要讓幾個世代後的有錢人持續繁衍,財富就會降到正常的水平,到時候反而人類會有比較快樂的日子了。

大概4這樣

認同請分享

延伸閱讀

(本文經原作者femlro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Re: [新聞] 中天生技路孔明:起薪35年沒變 國家危機〉。首圖來源:Konrad Lembcke,CC licensed)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