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至上】華為大力裁退34歲以上員工沒人性?這就是企業競爭下最真實的一面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華為在前傳出45歲要退休的規定,最近又傳出裁員34歲以上的員工,引起華為內部人心惶惶。而分析華為裁員的大動作,手機業務的低利潤是原因之一。雖然有人批華為冷血,但一切以利益為上,這就是商業經營最真實的一面。(責任編輯:黃筱雯)

作者/微信公眾號:創業邦雜誌

最近,關於「華為大力清洗34歲+的老員工」的新聞一直在發酵。消息是從華為的心聲論壇傳出,具體內容是華為職工反映,中國區開始集中清理34歲以上的的交付工程維護人員。而研發開始集中清退40歲以上的老員工,主要針對程序員。一時間,「華為無情」批評四起。

無風不起浪

華為公關對消息予以否定。但這件事明顯已經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創始人任正非近期在一份講話中側面回應了傳言。他採納的口徑是「退休」,而非「清理」。

同時,他開始用施用雞湯大法:「華為是沒有錢的,大家不奮鬥就垮了,不可能為不奮鬥者支付什麼。30多歲年輕力壯,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數錢,可能嗎?」(戳此閱讀講話全文

這番講話讓一些華為員工感到緊張,沒有安全感。華為有逾17萬名員工,其中45%在研發部門。如果拿34歲和40歲兩個結點來算,24歲進華為,部分華為人的職業生涯最多為10年,程序員可能最多會達到16年。難怪,一位36歲匿名的華為消費者業務工程師稱,「我們目前都在考慮下一步怎麼辦,都意識到長久留在華為已不再有保證。」

同時,邦哥通過網絡信息了解到,華為公開或非公開透露出來的情況是:

1、2017年,公司內部備忘錄強調了提高盈利的強大壓力:「一切要以利潤為中心。嚴格落實精兵戰略,針對低產出、低潛力人員實施不合格調整。尤其對主管不遷就,針對在本崗位沉澱多年卻無明顯進步的管理者優先清理。」

2、從海外到國內,華為交付工程團隊一直在收縮調整。也確實在「清洗」中國區34歲以上的交付工程維護人員,但「清洗」不等於裁員,不再續約、轉崗、分流都是手段。比如「向海外輸出」,即使不願意去海外,讓你走的辦法還是很多的。

3、年前,華為裁了部分45歲以上的員工。另外,「45歲退休」的規則也要改,想繼續工作的要向公司遞交「申請」,不申請的就被認為是自願離職。

4、經常刷朋友圈的人最近一定看到過這樣一篇微信文章:《深圳兩套房 面臨失業 中年財務危機引發家庭悲劇》,文章男主人公的自述引發了關於「中年危機」的討論。他自稱在深圳某知名通信公司工作,工作10年,兩套房,每月還房貸加起來3萬元左右。前段時間公司派他出國,因為家庭原因不得不放棄,然後辭職。根據自述者「基本工資+獎金+股票分紅」的待遇模式,以及與「通過輸出到海外變相裁員」的說法呼應等,有人推斷作者應為華為老員工,並且年薪可能在百萬之上。

由上可以看出,雖然心聲論壇34歲一刀切的說法不完全準確,但老員工的確實是睡不好了。

為跟上轉型浪潮,適時的狼性是必須的,企業為了生存,正逐步透過新的數位科技進行轉型,才不致面臨淘汰危機!
面對挑戰,你的企業需要哪些數位發展 know how? 立即參與調查,踏上升級之路!>>https://goo.gl/cOl4Y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