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計程車丟了貿易機會值得嗎?彭博評論:台灣把Uber逼走,可能引發台美貿易戰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Uber在2月10日暫停在台灣的服務,對此彭博新聞評論指出,這可能影響美國與台灣的貿易關係。(責任編輯:黃筱雯)

美國彭博新聞評論指出,Uber因被罰款在台歇業,美國網路協會曾致函總統蔡英文,台方若因保護計程車業導致貿易戰,值得嗎?評論說,Uber在台爭議可能影響美台貿易。

彭博新聞(Bloomberg)專欄作家雷克(Eli Lake)24日在「台灣對Uber的戰爭」評論文章,引述Uber亞太區總監卡薩吉(Damian Kassabgi)就在台被罰款與歇業表示,過去未曾見過這樣的事,Uber罰款已達800萬美元,公司沒有選擇,必須暫停服務,直到台灣方面提出其他選項。

評論寫到,Uber至今未見到方案,Uber的觀點認為,台灣計程車業對政府有龐大的影響力。

文章指出,Uber登台已超過3年,但在2016年8月成為攻擊對象,首先是被要脅取消營業執照,立法院接著在1月修法提高罰款。

卡薩吉表示,Uber在台灣的遭遇是,保守的官僚不願接受新形勢或調整法律,台灣計程車業是贏家。

卡薩吉說,美國國務院在對台灣官方就Uber立法施壓上有所幫助,但至今未見任何改變。

文章引用美國企業研究所(AEI)研究員史劍道(Derek Scissors)的說法,「在眾多國家中,大概不會想到他們(台灣)會針對美國業者,如果美國的友人這樣做,其他與美國比較不親近的國家為何不照辦?」

文章寫到,Uber在台爭議可能影響美台貿易。美國網路協會主席暨執行長貝克曼(Michael Beckerman)指出,罰款Uber可能造成廣泛後果。

貝克曼在2月9日向蔡總統發出的信函寫到,台灣這類反對分享式經濟與數位新服務的強硬派,會對打造台灣成為亞洲矽谷的目標造成負面效應,也會對廣泛的美國對台投資形成反作用。

評論最後寫到,美國新任總統強調將會回應懲罰美國公司以保護自身產業的國家。Uber想要知道,如果這種做法的後果,導致台灣最重要友邦對台發起貿易戰,台灣的計程車業真值得保護嗎?

延伸閱讀

「台灣,我們再見!」Uber 今起停止服務,共享經濟終究敵不過陳舊法規限制
前國發會主委管中閔:Uber 不是沒有價值的創新,但想留台灣就要納管
Uber 若退出,是否證明台灣是個注定沒有無人車、交通創新的市場?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彭博評論:Uber爭議可能影響美台貿易〉。首圖來源:中央社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