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一例一休賺更多?】比爾蓋茲:和人類搶飯碗的機器人也要繳稅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機器人和人類搶飯碗是近幾年熱議的話題,諸多調查報告也指出,機器人在不遠的未來將取代部分人類工作。當科幻電影場景成為現實,除了擔憂之外,人類還能更積極地思考相關規範的因應與解決對策。(責任編輯:曾宜婷)

機器人搶佔人類工作已經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大多數人只是一個勁的擔心,沒人能站出來找到較好的解決方案。作為科技界元老,蓋茲對該問題有著自己獨特的看法,他認為政府應該向使用機器人的公司徵稅,此舉至少能暫時緩解自動化對就業市場的衝擊,這部分稅收還能説明失業者找到新的就業機會。

蓋茲一直是個科技樂觀主義著,在接受 Quartz 採訪時,他表示機器人稅能成為許多工作的工資來源,失業者可以在養老院照顧老人或在學校服務學生,此類職位人員缺口巨大,而且是機器人 Hold 不住的。蓋茲表示這種就業方式比政府現在生硬的政策要好的多。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想法並不是紙上談兵,歐洲立法者已經在考慮向機器人雇主徵稅的提案了,這部分稅收將用來培訓失業者。不過,本月 16 日該提案最終被駁回。

我們可以通過提升稅負水準來減緩自動化發展的腳步。蓋茲說道。要知道技術和與其配套的商業模式是同步的,我們必須對機器人奪權的過程進行有效的控制,實現穩定的過渡。

眼下,幾乎所有領域都同時跨進了人機互換的大門,倉庫管理員、司機和清潔工等都受到了波及,但也有不少有意義的工作種類,在未來20年裡,向這些工作提供更多人力是非常有益的,相應的配套政策也很重要。

下面是 Quartz 採訪蓋茲時談到的具體內容:

Quartz:對機器人稅你怎麼看?這一想法是為了從使用機器人的工廠拿到資金來訓練那些被機器人害的失業的工人嗎?

蓋茲:我們確實該針對自動化設置相關稅種。眼下,若一個工人能在工廠創造 5 萬美元的價值,他就要交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障稅等。如果機器人替代人類來完成相同的工作,它們就應該依法納稅,而且得和人類交的同樣多。

世界應該借這個機會解放生產力,讓我們有更多的的時間照顧老人、推進小班教學和關愛特殊兒童。要知道,這些工作需要同理心和理解力,這是人類所獨有的,但如今此類崗位卻極缺工作人員。

因此,如果我們用機器人替換了這部分人,他們就能離開現在的工作崗位,並通過訓練做更多有意義的事,但如果沒人交稅了,誰來給這部分人發工資呢?

Quartz:所以,這就是向機器人徵稅想法的來源?

蓋茲:直接收機器人稅只是其中的一種方式而已,現在我們應該開始考慮這一問題了。廠商從生產力提高中獲利頗豐,它們不會因為機器人稅而怒火中燒的。

Quartz:有沒有什麼方法來保證徵稅的同時不傷害創新呢?

蓋茲:當機器人崛起,大規模替代人類工作時,難道你會提高稅率或者強壓機器普及速度來想清楚那些受到巨大衝擊的群體怎麼辦?什麼樣的過度項目有用?或者他們需要什麼樣的資金支援嗎?

眼下,幾乎所有領域都同時跨進了人機互換的大門,倉庫管理員、司機和清潔工等都受到了波及,但也有不少有意義的工作種類,在未來 20 年裡,向這些工作提供更多人力是非常有益的,相應的配套政策也很重要。

我們應該想清楚,如果對於創新帶來的結果大家的恐懼大於熱情,就意味著人們不會為了光明的一面推動其不斷前進,而靠收稅來控制局面,總比直接一股腦禁掉好。不過,創新有多種形式,比如那種自助點餐的餐廳,它們算是創新嗎?另外,我還在矽谷見過一種不需要人手觸碰就能做漢堡的機器,這又算什麼?

Quartz:你認為政府在這裡應該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難道商界就搞不定嗎?

蓋茲:商界還真是沒這個能耐。如果你想為解決不公做點什麼,就需要更多勞動力來説明那些低收入人群。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提升對老人和殘疾群體的社會服務。同時,這部分資源也可以投入教育領域。商界的人比較擅長造富並忽悠人買更多東西,但在解決社會不公上,它們是菜鳥,政府才是絕對主角。稅收的好處在於它能將事情清晰的分成兩步,即拿錢和辦事是相互獨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