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選這篇文章】沒打過LOL也聽過LOL吧!那麼,你有沒有想過英雄聯盟裡的英雄們的能力怎來的?
知乎上出現一個問題:「英雄聯盟世界中的科技是怎麼個水平?」這問題你肯定想都沒想過,覺得LOL角色技能是隨便唬爛來的;然而,還真的有人認真回答了!
來看看這篇超狂分析文,帶你用各種科學史認識各種人設與技能!(責任編輯:方綺)
首先,英雄聯盟的整體科技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以艾歐尼亞為代表的國家對於魔法的運用,一個就是以皮爾特沃夫為代表的國家對於科學的運用。中間夾雜了一個融合了科技和魔法的祖安。對於魔法方面的運用,我們不做過多的評價,主要說說科技方面吧。
人類最尖端的科技,經常出現在軍事領域,或者在軍事領域有著重要的運用。因此,選擇的參考就是以班德爾城和皮爾特沃夫的這批英雄手上的武器為一個重要的參考。當然,暫時先只看原始皮膚。
雖然看起來很帥,但其實他們的科技水準差不多只停留在60年代
- 班德爾城的代表人物:機械公敵──蘭博
▲蘭博上半部分為本體,下半部分機器人才具有攻擊力。
不考慮銀河機甲魔神那個誇張的皮膚,只看蘭博的原始皮膚。全身上下算得上科技產品就是自己坐的那個機器人。分析一下機器人的能力和武器,左臂一個大榔頭,右臂一個火焰噴射器,好像還可以發射電子魚叉,背後背了一捆地對地導彈。
大榔頭,鐵器時代的玩意,人類有了冶鐵技術之後就能做,所以這東西沒有什麼科技含量。
Q,火焰噴射器,現代的火焰噴射器是德國人於1901年造出來的,1911年正式裝備德軍。
W,電子魚叉發射器:很明顯就是電擊槍的擴大版,雖然現代的電擊槍與1994年才正式問世,但電擊槍的研製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已經開始,最早的電擊槍於1974年問世。
上世紀60年代中期,蘇聯的箭-2M導彈已經具備一定的制導能力,因此,蘭博的R的單兵導彈的技術是落後于蘇聯的導彈。因此蘭博的導彈大約處於上世紀50年代的技術水準。
然後說一下蘭博坐的這台機器人,雖然這個機器人能夠雙足行走,而且還可以跳舞啥的(屬於遊戲誇張化的表現),整個機器人並沒有相應的人工智慧程式在裡面,完全是依靠蘭博在上面進行操作。1962年開始,機器人開始裝有各種感測器,並在1968年出現了智慧型機器人。因此,嚴格意義上來說,蘭博的這個機器人,並不能算是智慧型機器人,只能說是一個按照既定的行走模式進行移動的人形機器。
結論就是,蘭博全身上下的科技水準,也就是上世紀60年代的那個水準。(其實滿弱的)
- 還有一個化學家小矮子可以談一談,叫做炸彈人──吉格斯
▲揹著超大炸彈的小矮子吉格斯
吉格斯身上所有的科技產品,應該都屬於他背的炸彈了吧。自從諾貝爾于1863年發明了TNT之後,炸藥這種東西就一直處於飛速的發展之中。我這邊根據炸彈人手上拿的炸藥的大小以及威力,來大概猜測一下他使用的炸藥的成分,並推斷一下炸彈人所擁有的科技水準。
根據網友考證,吉格斯身高1.14米,而他背的這個最大的炸彈,目測直徑超過其體長的一半,取0.8米的直徑。那麼這個大炸彈最多能夠容納0.5立方米的炸藥材料。TNT的密度為1.6g/cm^3,如果把整個炸彈全部塞滿TNT,大概可以存放1600kg的TNT炸藥,就是1.6t的TNT。假設炸彈有較厚的外壁,而且引信部分也佔據了一定的空間。保守估計,吉格斯背了1t的TNT在背上。
我可以跳過這個拿去做鞭炮都嫌威力小的小個子炸彈人背的這枚大炸彈了麼?如果吉格斯掌握了TNT的製造技術,他一枚炸彈可以把召喚師峽谷的半個野區給炸平!
OK,那麼吉格斯手上唯一可能算得上科技的東西,就是他的定時炸彈了。定時炸彈這種東西,定時的方法有很多種,有土法子,也有高科技法子。土法子就是抹上白磷然後黏在汽車底下,汽車跑起來產熱,白磷自燃,然後就「轟」地炸了,二戰時期用過這種土法子,不過只是拿白磷去燒汽車的油箱。正常的法子就是設置一個小機械機構,然後上面安個表,定好時間,表走到位置撥動開關,點燃引信然後「轟」,這種爆炸裝置塔利班用得特別多。
高科技法子就是上面加裝各種感測器,能夠自動爆炸,比如美軍的闊劍地雷就包含了上述所有的引爆模式(定時,遙控,主動),堪稱一代COD老陰B必備神器。順便說一下,美軍的闊劍地雷1960年在越南戰爭投入使用,而且使用的是優於TNT兩代的C4炸藥。
結論就是,炸彈人擁有的引爆手段,最多也就是上世紀70年代。而自己掌握的炸藥配置水準,估計只能和春秋時期的煉丹師不相伯仲。和炸藥之父諾貝爾的TNT相比,差太遠了。
至於大頭黑默丁格,作為班德爾城的最頂尖的科學家,其科技實力超出了上面這幫渣渣一大截,放到後面去介紹。最後的結論就是,班德爾城的整體科技水準大概和現實中上世紀60年代的科技水準差不多。
有了特斯拉電圈之後,你不只可以當LoL英雄還可以當佛地魔喔!
接下來說皮爾特沃夫的這批英雄。
- 首先該介紹的必然是皮爾特沃夫的象徵,光榮的科學家,未來守護者──傑斯。
既然叫做未來守護者,那麼傑斯身上的科技必定是代表了未來。
傑斯的錘形態沒有什麼很令人驚訝的科技,身體好臂力大的話,拎著個錘子做個前空翻,或者一錘子把別人錘飛1米遠,並不難。至於W的閃電領域,從視覺效果看僅僅是一個人沐浴在閃電中而已,這種視覺效果上個世紀就可以實現了,現代很多業餘的物理學愛好者都會自己做一個特斯拉電圈去觀察放電現象。
而周圍的物體如果沒有做好特定的絕緣防護措施,確實是會被電擊。因此可以看出,錘形態的錘子,是一個改進了外形的特斯拉電圈,並且傑斯對自己身體進行了很高級的絕緣處理(那件看上去很普通的衣服,其實是絕緣材料做的吧)。
▲有了特斯拉電圈之後,人人都可以當佛地魔。
傑斯的錘子變形能力,沒什麼科技含量,不做評價。很簡單的一個二杆機構的運動,我大藍翔挖掘機的挖掘手都比他高端。
傑斯的炮形態才是比較令人驚訝的,首先是Q技能,電能震盪。很明顯,根據技能描述,傑斯可以通過自己的墨丘利之炮發射球形閃電,並且能夠控制球形閃電的移動方向。當前科學家已經大概掌握了球形閃電的成因,並已經有了一些基本的理論,也有少數實驗室聲稱可以在實驗室中製造出球形閃電。
至於E技能的加速門,這個說實話,完全不知道其原理。讓穿過其中的物質能夠獲得加速效果,甚至是球形閃電穿過之後可以擁有更快的移動速度。目前科學界似乎並沒有這一類現象的研究,但大概分析可以推測,加速門應該能夠產生一個磁場,讓球形閃電在磁場中得到加速(儘管球形閃電能夠移動的原因,科學家至今也沒有弄清楚)。
而通過其中的物體也能獲得加速,這個就真的超出了我的理解了,完全不懂原理,也許,加速門可以順便噴出一些能讓人聞了之後特別興奮的化學物質(比如燒一點鴉片),也許加速門發射的磁場能夠對人體的中樞神經形成一定的刺激作用?不明原理的科技手段。
從佛蘭克林1732年做實驗提出電流假設,到1831年法拉第制出第一台發電機,到1861年麥克斯韋提出電磁場理論的數學式。大膽估計,科學家仍需要50年才能實現人工製造並控制球形閃電的能力。
結論,傑斯身上的科技,大概領先現代人類50年。
超高科技的LOL角色們,會不會預示了人類未來?
- 再說說皮爾特沃夫的另外一個標誌角色,皮城女警——凱薩琳。
大概看看凱薩琳手上那把槍,外觀上看並沒有多少令人驚訝的科技,那麼就只能從技能上進行判斷了。
Q技能,穿透射擊,大概類似于現代的穿甲彈吧,這東西19世紀60年代就有了。像巴雷特XM109型狙擊步槍就可以擊穿50mm厚的裝甲鋼板。由於女警的穿甲彈只是拿去穿人,說句不好聽的,鬼子的三八大蓋都可以打穿人,這真沒啥技術含量。
W技能,捕獸夾+小蛋糕,據傳,漢代的時候便已經出現了捕獸夾。古印度人在3000年前就已經掌握了奶油的製作方法,而蛋糕的製作工藝,在十字軍東征的時候就已經比較成熟。
E技能,90口徑繩網,人類還在石器時代的時候就會結繩織網了。雖然網槍是2002年韓日世界盃時期,日本警方首先使用,但網槍並沒有包含多麼先進的科技手段,只是通過火藥將網上的橡皮頭發射出去而已。明代的火藥技術就可以製造了。
R技能,讓子彈飛,這玩意才是真高科技。單兵發射的制導子彈,這東西比較高科技,2012年美國成功發射了了鐳射制導子彈的原型彈,自動制導擊中1.6公里外的敵方目標。
整體來看,女警手上那把槍,略微領先與現代科技,大概領先5年的樣子吧。
- 接下來就是皮城我最喜歡的女性角色了,皮城執法官——蔚。
城管雖然說手上那兩個大拳頭,看著很有科技含量,但你看背景介紹,也就是城管從挖礦機器人手上拆下來的,整體結構以及動畫效果,這個拳頭是蒸汽驅動(蒸汽朋克的典型產物)。這就是個很矛盾的事情了,現代的人型機械,更多採用的是液壓傳動以及電力驅動,而城管的拳頭卻是蒸汽驅動。
處於一個很奇妙的不尷不尬的地步。姑且判斷,整個拳頭的傳動結構,並沒有超出目前人類的科技範圍,由於對於火電廠的蒸汽機瞭解不多,我姑且判斷這個拳頭的科技含量和現代火電廠的蒸汽機技術持平。
之後是關於城管的技能了,
Q技能,通過瞬間噴發拳頭內的蒸汽,讓城管產生一個很高的加速度沖向前方。其實就是個噴射泵的改進,由於還是蒸汽噴射,這玩意17世紀就已經有人在研究了,現在已經完全被化學燃料噴射引擎取代。
大招R,天霸橫空烈轟!這才是城管的拳頭最有科技含量的東西。鐳射制導,這玩意美國越戰時期扔了兩萬多顆寶石路II型鐳射制導導彈,將鐳射制導的技術轉化到落後的蒸汽噴射引擎裡面,應該不需要多麼困難的技術手段。
因此,城管身上大拳頭的科技水準,大概在上世紀70年代左右,略高於班德爾城的平均科技水準。
這個人設就真的不太科學了──自己給自己做換腦手術的瘋狂天才
- 接著來說說大發明家——黑默丁格
號稱英雄聯盟裡面最聰明的英雄,大頭手上有著很多令人驚異的發明。比如,他發明了電燈(愛迪生哭死),而且他對自己的大腦進行了改造,因此腦袋特別大。他手上的武器也是特別厲害,那麼我們先分析一下,大腦改造這個科技吧。擁有更大的腦容量,我能夠想到的就是通過克隆技術和3D列印技術,列印出一個完全不會對自己產生排異的巨大的大腦,然後通過手術和自己的原始大腦替換掉。
這要求對大腦的結構有著極其詳盡的瞭解,目前人類對這方面的瞭解還非常有限。1970年,美國科學家給猴子進行了一次成功的換腦手術,也就是說,理論上給人進行換腦手術也是可行的。但科學家當時無法修復猴子脊髓中數億條切斷的神經,現在恐怕也很難,也就是說,大頭給自己做的換腦手術,做完手術後還能活蹦亂跳,遠遠超出了現代醫學的水準。
然後說說大頭的技能,Q技能扔那個小炮臺。玩過使命召喚6吧,還記得屋頂上丟的那個自動攻擊的機槍麼?有網友分析過那個機槍需要的科技,也就是紅外成像技術,和一台有iphone處理能力的電腦就夠了,現代科技完全能夠做到。至於蓄能後的攻擊鐳射,據說今年美國已經將第一個鐳射武器部署在了軍艦上。只是供電方面是個大問題,現在的電池技術還差了些,也許核電池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能用於兵器的核電池這個還是有點領先了。也就是說,大頭的炮臺,在電池技術上略微領先現代科技,領先大概10~20年吧。
W技能的小導彈,聽說過喀秋莎麼?看過州長拍的獨闖龍潭麼?這些玩意合起來就是大頭的W了,沒啥太先進的東西,只是因為沒有實際的實用價值所以現代的武器製造商沒有去製造,姑且算作上世紀80年代的科技水準了。
E技能,聽起來很牛逼很屌的樣子是麼,通俗的說法,EMP。。。這東西是個什麼科技水準,我想大家也都清楚吧,能夠單兵投擲並且能夠控制殺傷範圍,還是比較領先的,姑且看成是領先現代科技20年吧。
R技能,這個強化效果,我不太知道是魔法領域的還是科學領域的。如果是科學領域的話,那這個技術涉及到的東西就多了,至少也是空間傳送以及物質改造這個領域的(至少領先現代科技100年)。不過考慮到虛空系英雄的存在,以及大頭是個融合了魔法和科學的科學家,這個能力是魔法領域的可能比較靠譜,那麼這個技術就沒有討論的價值。
魔法這種任性的東西,真的是強過科學太多了
接下來討論一下一個奇怪的國家,祖安。
祖安是個融合了魔法與科技的國家,因此祖安存在各種各樣令人匪夷所思的科學技術,有些甚至讓人覺得這是神的領域才應該擁有的科技水準。因為祖安的特殊性,我盡可能剔除掉祖安裡面英雄身上的魔法屬性,留下一些真正的純科學的東西。
- 那麼這就應該討論討論LOL裡面一個被低估了的偉大的科學家,被傑斯痛毆了一頓的三隻手,啊不,機械先驅——維克多
最基本的,維克多將自己完全進行了機械化改造,將全身進行機械化改造,需要的科技能力可能比大頭的大腦改造更高。這需要將整個大腦發出的所有神經信號全部轉化為電信號去驅動自己的身體,恩,現在的科學家雖然也一直在研究這個,但恐怕近50年之內是難取得多大的進展。現在科學家只能實現讓大腦控制機械手進行一些很基本的動作而已。最基本的,維克多將自己完全進行了機械化改造,將全身進行機械化改造,需要的科技能力可能比大頭的大腦改造更高。這需要將整個大腦發出的所有神經信號全部轉化為電信號去驅動自己的身體,恩,現在的科學家雖然也一直在研究這個,但恐怕近50年之內是難取得多大的進展。現在科學家只能實現讓大腦控制機械手進行一些很基本的動作而已。
關於技能方面,Q技能就是扔個可以爆炸的小飛鏢,還能飛回來。自己去鋸根木頭,然後串一根釣魚線,木頭上綁幾盒鞭炮,你也能做到。
W技能可能才是維克多身上科技最高的裝置之一,重力限制裝置。很明顯,能夠自由操控重力,就說明維克多已經完全掌握了引力的所有理論細節,並且能夠製造出能夠操控引力的裝置。根據廣義相對論的解釋,引力是由時空彎曲產生的,也就是說,維克多掌握了能夠在短時間內很大程度彎曲時空的科技手段。可以說,維克多已經掌握了物理學大一統的所有理論,並且能夠將之運用於實際。領先現代多少年?我不知道,但按照星際穿越裡面的描述,領先現代科技好幾百年應該是沒問題的。
E技能,簡單地說就是高能鐳射,和現代科技基本持平。加強之後只不過是鐳射功率更高了,聚焦點會因為突然受到太大的能量輸入而爆炸。
R技能,看描述,發射奇點。奇點是什麼,宇宙大爆炸之初,就是一個奇點。黑洞的中心存在一個奇點。更高深的理論我也不懂了,但維克多這個技能說明,這貨可以自己創造一個奇點,並且能夠對其產生影響,控制奇點的運動。這又是一個聽起來簡直不知道領先現代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恐怖科技。
最終結論,維克多這個被嚴重低估的頂級科學家,其科技素養至少領先現代科技500年,他掌握了現代物理學大一統理論(不動明王霍金窮盡自己一生都在探索這個大一統的理論,並且表示自己可能只是為這個大一統理論鋪了幾塊磚頭而已),他也許可以輕鬆地製造出能進行星際旅行以及時空旅行的裝備,他在生物學上的造詣已經可以堪稱為真正的神,然後,這麼偉大的一個科學家,被一個拎著帶電錘子的年輕物理學家痛毆了一頓。
這個角色的細胞分裂速度是20秒一代,人類有生之年絕對無法做到
- 接下來討論一下祖安的代表人物,祖安狂人──蒙多醫生
蒙多的背景介紹已經說明了蒙多在科學方面的成就,他畫出了人腦與軀體的痛苦反映圖,甚至在能夠在劇痛的情況下抑制疼痛。他還通過化學深入研究大腦的主要部分,瞭解如何提高侵略性和腎上腺素,以及麻痹人的良知與生存本能。聽著是不是有一點點耳熟?對了,沒猜錯,蒙多醫生的各種發明,就是當年星爺在少林足球裡面碰到的魔鬼隊,他們身上打的那種大美利堅最新研製的禁藥。
當然,這些只是玩笑。首先,關於疼痛的抑制方面,現代醫學在這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成就,最著名的當屬全身麻醉。全身麻醉之後,無論是開腸破肚還是開顱放壓,被麻醉者都不會感覺到疼痛。但蒙多醫生能夠讓人在高度清醒的狀態下抑制住疼痛,其實就是打了一針嗎啡而已啦,可能藥效比嗎啡更加有效而已。
至於提高腎上腺素,看過現代戰爭電影的都有印象吧,準備開打了,或者被打廢了,來一針腎上腺素立馬就精神了。至於麻痹人的良知,這個應該是屬於催眠或者洗腦方面的研究了,比較著名的當屬電影《浪潮》的原型,1967年加州那個著名的第三浪潮實驗。在我國最著名的當屬安[嗶]公司的傳銷手段。
評論中網友賈銘指出鎮靜劑多打一點,人的良知也會受到麻痹。恩,這個是醫學領域的比較細節的知識了,我就不太懂了,暫時把這個說法放在上面供大家參考吧。
蒙多的各個技能,Q只是簡單地扔菜刀,你多帶幾把菜刀見人就扔,你也是蒙多。E就是打了一針腎上腺素。
W技能比較有研究的價值,蒙多醫生全身冒火,可以灼燒周圍的物體。就是說,蒙多對自己的皮膚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使之能夠適應火焰的高溫灼燒或者產生火焰,或者說皮膚的重生速度能夠讓蒙多去進行這種危險的玩火遊戲。結合考慮大招的快速回血技能,我們可以大膽假設蒙多醫生掌握了迅速讓細胞再生的技術。這個技術在當今醫學界有一定的研究,但似乎細胞的再生速度上遠遠不能達到蒙多醫生的那種玩法。像大腸桿菌的增殖速度已經非常快了,15分鐘左右就可以複製一代(最快的是霍亂弧菌,6分鐘一代),但這個速度似乎遠遠不能滿足蒙多醫生那種瘋狂回血的速度。按照遊戲裡面的標準,蒙多醫生開大招大概20秒鐘可以回滿血,就是說,他的細胞分裂速度,應該是20秒鐘能複製一代。這個速度,可以說是快得可怕,現代醫學恐怕對此沒有任何頭緒。也許通過基因工程的深入研究,人類可以發現控制分裂速度的基因組,並且調整基因序列從而控制其分裂速度(是否能達到1分鐘複製一代,我持懷疑態度),近50年應該是不可能實現了(考慮到人類花了20多年才完成基因組的測序工作,而對基因的解析還在研究中,奇點大學的公開課裡面介紹說似乎只解析出了個位數的基因片段的作用)。
整體來看,蒙多所擁有的科技水準,尤其是生物學和心理學的研究,大概與當代科技水準相吻合。但對於其W和R技能的存在,可以看出蒙多醫生在基因方面的研究,至少領先現代醫學50~100年。
辛吉德所掌握的化學藥劑的水準要稍稍落後于蒙多醫生,但依然是領先當今化學工業的水準的。
人工智慧反撲人類的結果:機器人的逆襲
- 蒸汽機器人——布裡茨
說實話,機器人也是屬於那種比較奇怪的科技產物(俗稱蒸汽朋克)。首先,機器人擁有自我意識,這是遠遠超出當今人工智慧所能夠達到的領域的科技成果。但是,機器人確是採用的蒸汽驅動,同時根據其大招的使用,可以判斷出機器人體內是有電力供應的。
這給人的感覺就非常奇怪了,明明可以通過電力驅動,為何機器人要採用蒸汽驅動,而把更先進的電力,單純的作為一個攻擊手段?我能夠想到兩種解釋,一種是製造機器人的科學家的惡趣味;另一種就是製造者為了對機器人的能力進行一定程度的限制,而特地這麼做的。可以很明確的說,如果機器人全身上下都是電力驅動,那麼機器人的靈活性和可升級的能力將大大提高。
擁有過高靈活性和可塑性的高智慧型機器人,一旦擁有自我意識看是反叛人類,可是會毀滅這個世界的。(參看終結者系列電影)機器人的技術核心,一個是在電力發射的機械飛爪。這個差不多就是一種縮小型的電磁炮,但並不要求很高的發射速度和射程,因此二十世紀前葉的科技已經能夠滿足要求。現代科技已經是可以製造出這種樣子的電磁彈射器。美軍的福特號航母(2013年下水)就採用了電磁彈射器。
另一個技術核心就是機器人擁有的人工智慧了。這個問題,學術界爭論了無數年,也討論了無數年。人類什麼時候才能製造出擁有高度智慧甚至是自我意識的機器人。在電影裡面也是無數次的展示擁有人工智慧的機器人會有多麼的可靠/可怕。
介於這是當前科學界的熱門話題和熱門學科,我就不班門弄斧了。保守估計製造布裡茨需要的人工智慧科技手段,超過當今人類50年。
- 發條魔靈——奧利安娜
發條可能是我花功夫最多,但得出結論最少的英雄了。這幾天都在各種找相關的資料,但幾乎沒有得出太多有意義的結論,姑且將自己的一些猜測和推斷放上來供大家參考。發條可能是我花功夫最多,但得出結論最少的英雄了。這幾天都在各種找相關的資料,但幾乎沒有得出太多有意義的結論,姑且將自己的一些猜測和推斷放上來供大家參考。
根據背景介紹,發條是皮城的一個科學家按照自己過世的女兒為原型製造的機器人,自身採用機械驅動,而手上的球卻採用的是電力驅動。更為重要的區別在於,發條手上的球(又叫魔偶),似乎是一個有著獨立意識的科技產品,球作為發條的寵物/保護者,和發條一起進入英雄聯盟。
這很嚇人,發條作為一個擁有獨立意識以及獨立的善惡價值觀的機器人,其擁有的人工智慧已經和上面討論的布裡茨不相上下。而她手上的那個球,也是擁有智慧的一種特殊的機械產品,這麼看來,發條的創造者,他對於人工智慧的掌握程度,應該是和布裡茨的創造者是差不多的。至少領先當今科技50年。
關於發條的球,這是個太過於奇怪的東西。首先,這個球可以在沒有任何噴射器/螺旋槳輔助的情況下,自由懸浮在空中並且按照發條的指令進行移動。現代科技中,正在研究的懸浮技術,有電磁懸浮,光懸浮,聲懸浮,氣流懸浮,靜電懸浮,粒子束懸浮等等。其中人類掌握比較深的是點磁懸浮(磁懸浮列車)和氣流懸浮(直升機),其他的大多還處於很基礎的研究中。這些懸浮技術裡面,能夠和電扯上關係的,只有電磁懸浮和靜電懸浮。而無論是哪種,都需要在懸浮物體下方鋪設軌道或者安放相應的裝置才能使物體懸浮起來。
很明顯,發條的球並沒有這類裝置,這就說明,發條的球使用的是人類目前沒有掌握的一種特殊的懸浮方式(類似UFO的懸浮方式)。反重力是否存在就和永動機是否可以製造出來一樣,一直處於一種很奇妙的爭議之中,因此,對於發條的球,人類手上目前缺乏對其有效的理論和解釋,很難判斷這種科技什麼時候人類才能掌握。
關於球離開發條太遠就會自動回到發條的身邊,這裡有兩種解釋,一種是發條的創造者特地設置了一個程式,讓球更好地作為發條的保護者,不允許球離開發條太遠。另一種解釋是發條能夠即時給球供電,距離太遠供電就會停止。這涉及到無線供電技術,無線供電技術,1899年特斯拉就運用無線供電技術成功點亮了25英里外的氖氣燈。
在這方面,人類的研究還是很充足的,而且發條是機械驅動(擰後面的發條),發條自己體內是否裝備了發電裝置,發的電是否能夠給一個智慧型機器人提供足夠的電力,我表示懷疑。而且,能夠解決懸浮問題的科學家,居然解決不了電池的問題,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因此我更加相信第一種解釋。
關於發條的球的技能,Q技能就是很簡單的讓球飛到某個位置。W技能可以給友軍加速,給敵軍減速,這個我又是一點概念都沒有,請原諒我從來沒聽說過有什麼東西的存在可以給人類的移動加速或者減速。唯一的可能就是局部改變那個地方的時間流逝速度,我們知道通過引力可以減緩一定區域的時間流逝,但如何增加時間流逝的速度,真是不知道了。E技能,讓球飛到友軍身上,不難解決。R技能,釋放一道衝擊波,將周圍的敵人拉向球。與其用衝擊波來解釋,不如說發條的球可以在一瞬間製造一個密度極大的黑洞,對周圍產生強大的引力,迫使周圍的所有物體拉向球的方向。製造黑洞,人類已經有了相應的理論(歐洲的大型強子對撞機正在進行實驗驗證),但那個體積太大,即使真的可以製造出黑洞,製造出來的黑洞也太小,存在時間太短。
這樣一對比,似乎可以發現,發條的製作人科林.瑞菲克所掌握的科技水準,應該是和前文談到的科學天才維克多不相上下。不過這人並沒有以英雄的身份登場,而且我們對她的瞭解也太少,聯繫一下維克多是個慣犯,喜歡偷別人家的科技和設計圖,而維克多手上的科技又和黑默丁格,發條非常類似。再考慮到奧利安娜因為自己的天真無邪丟掉了性命,從而導致他老爸沉迷高科技製造發條和魔偶。而維克多也是個自己的科技被別人盜取了還放不了一個屁的悲劇,腦洞大開,覺得這實在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坐了一萬年冷板凳,一直說要重做但一直沒有被動過的螃蟹。首領之傲——厄加特
從背景故事上來看,螃蟹前半生是經過了一些機械化的改造。比如他的四隻腿和兩隻手,就是很典型的機械裝置。根據原畫判斷,螃蟹的腿才用的是液壓驅動,證據就是大腿和小腿之間的連接的液壓杆。從背景故事上來看,螃蟹前半生是經過了一些機械化的改造。比如他的四隻腿和兩隻手,就是很典型的機械裝置。根據原畫判斷,螃蟹的腿才用的是液壓驅動,證據就是大腿和小腿之間的連接的液壓杆。
液壓裝置現在已經廣泛應用於各種各樣的機械設備當中,液壓設備在二戰期間已經有了廣泛的應用。據記錄,二戰期間美國30%的機床才用的液壓傳動。而關於假肢的製造和運用方面,1957年蘇聯成功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個實用機電假手,通過肌肉電信號來驅動假肢進行活動。當然假肢的技術也一直在發展,當今正在研究與骨骼直接連接的義肢。像螃蟹這種本來兩隻腿的生物裝上了四條腿還能正常走動,明顯已經超出了現代醫學的水準。你聽說過給人裝假腿,但還是沒聽說過給人裝三條假腿還能照常走路的。雖然技術上是可以解決,但實際運用上還有待實驗去驗證。液壓裝置現在已經廣泛應用於各種各樣的機械設備當中,液壓設備在二戰期間已經有了廣泛的應用。
據記錄,二戰期間美國30%的機床才用的液壓傳動。而關於假肢的製造和運用方面,1957年蘇聯成功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個實用機電假手,通過肌肉電信號來驅動假肢進行活動。當然假肢的技術也一直在發展,當今正在研究與骨骼直接連接的義肢。像螃蟹這種本來兩隻腿的生物裝上了四條腿還能正常走動,明顯已經超出了現代醫學的水準。你聽說過給人裝假腿,但還是沒聽說過給人裝三條假腿還能照常走路的。雖然技術上是可以解決,但實際運用上還有待實驗去驗證。關於螃蟹被砍成兩半然後復活的技術,背景介紹說,這是巫術…是巫術,不是科學,同樣的新版霸哥,額,不對,新版塞恩,也是通過巫術和魔法進行的復活,魔法領域的東西,在這裡我不做討論。
螃蟹的Q技能,通過爪子發射出裝有腐蝕酸液的導彈。腐蝕性的化學物質,我們中學化學也學了不少,像硝酸硫酸這類的都屬於腐蝕酸液。由於缺乏詳細的描述,不能判斷螃蟹的Q的腐蝕性有多強。我想,對人體造成傷害,也用不了多麼厲害的酸液吧。裝點濃硫酸就好了,一杯濃硫酸潑正常人身上,不緊急處理的話,這人也是沒得救了。
W技能,恐怖電容。通過電容器充電產生護盾。目前科學界通過電磁現象產生的護盾研究只有一個,英國萊斯特大學今年研究發現,通過強大的磁場形成一個等離子層,能夠阻止鐳射武器。也有研究稱製造電磁場盾可以阻隔開金屬武器的攻擊。很明顯,螃蟹的這個盾是什麼都能擋,由於LOL裡面護盾技能特別多,而且效果都非常類似(只有深海泰坦的護盾是個例外),並且幾乎所有護盾都是魔法產生。做一個預測就是螃蟹的這個盾,由魔法產生的可能性更大。只不過是通過科學的手段誘發產生的一個魔法盾。
E技能,腐蝕電荷。這是個很奇怪的詞語,我們所瞭解的,只有電化學腐蝕這種化學現象,腐蝕電荷 (Corrosive Charge)是個什麼玩意?我的理解是,這玩意就是一堆電解質溶液,噴射到金屬物品上面產生了很普通的電化學腐蝕現象。而由於電化學腐蝕作用產生了電壓差形成電流,生成磁場,從而能被Q技能的感測器探測到,因此可以進行追蹤。磁敏感測器已經存在有三四十年的時間了,而制導系統也是越戰時期就已經存在。可以說,螃蟹的大部分技能所擁有的科技水準,大體和現代科技相當,只是更為精細和高效。
螃蟹最為奇葩的技能來了,超動力定位轉換器。首先這個中二滿滿額名字,不能說明任何事情。其次,這個技能的工作模式也是讓人一頭霧水。為何將目標物體傳送到自己這裡,需要將自己也傳送到原目標位置,這實在是匪夷所思。物質傳送的研究近些年科學家都在做,2009年清華和中科大就已經成功實現了量子態隱形傳輸。
但這個技術還依然處於雛形,能夠實現通信可能就已經是萬幸,至於真正的物質傳輸,恐怕就是天方夜譚了。即便如此,科學界的物質傳輸,那也是單向的傳輸,而從來不會是互動式的輸送,這不禁讓我覺得,這個技能,可能屬於魔法的範疇(低端魔法師釋放魔法講究等價交換,高端魔法師釋放魔法不需要實質的代價,螃蟹這個屬於低端的),只是通過科技手段,對這個本來只是單向的傳送系統進行了改進,讓傳送系統觸發的同時,在目標傳送位置強行運行另外一個傳送系統,讓目標位置的物體強制傳送到自己這裡。這樣來滿足低端魔法需要的等價交換的原則。
這種瞎JB扯的魔法和科學相結合的科技,恕我無能,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做判斷。
因此得出結論,如果拋開魔法的因素,螃蟹身上的科技水準應該落後現代科技20年左右。如果考慮魔法因素,我無法做出任何有價值的判斷。
但歸根結底,魔法這種任性的東西,真的是強過科學太多了。
延伸閱讀
為什麼現在站在電競巔峰的是 LOL 的 Riot,而不是擁有 WOW、星海的暴雪?
騰訊砸錢併購 RIOT 也點頭依了,從此之後 LOL 全面變成中國遊戲
【玩遊戲沒前途嗎】當電玩不再只是遊戲,打 LOL 可以是個職業嗎?
圖片來源:downloadsource.fr ,Pixabay, CC Licensed
(本文經原作者天劍風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英雄聯盟世界中的科技是個什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