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選這篇文章】
情人節就是今天啦!為了應景一下,百度推出了以AI技術為藍本的顏質評分小遊戲:「情人節用臉撩,開啟桃花運」,讓網友們可以用一張照片,就分析出自己的撩漢/撩妹功能!
這個遊戲除了有趣之外,我們也將也帶大家理解這個遊戲背後的AI運作機制──機器是如何理解這種非常「主觀」的美感。(責任編輯:方綺)

雷鋒網按:百度搜索在近日推出了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情人節用臉撩,開啟桃花運」功能,迎接情人節。
使用者在百度搜索 App 中需用語音說一句「開啟桃花運」即可進入主題頁面。該頁面包含兩大核心功能,一個是「自拍撩漢/妹指數」,另一個則是輸入姓名和地名自動生成專屬詩歌。

顏值打分原理
第一個顏值打分功能其實較為常見,雖然百度尚未對其進行詳細介紹,但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瞭解到常見的基於監督學習顏值演算法大致原理如下:
首先選擇一組人臉特徵:如眼間距、膚色、眼睛、鼻子、嘴巴尺寸等等,隨後建立人臉識別演算法,給定一張人像可自動計算上述人臉特徵。採集大量人臉樣本,人肉標記每張臉的顏值得分,然後向量化用 SVM 等方法建立模型。
隨後需將帶有顏值得分的人臉樣本隨機分成 1、2 兩組,用 1 組圖片經過特徵提取來訓練機器學習演算法,進行調參,使得演算法輸出的分值儘量接近人工打分的結果。並用 2 組圖片進行驗證,看看演算法對不包含在 1 組中的圖片是否能正確計算出結果。
訓練結束後即可用來給人像打分。
詩歌生成原理
目前市場上不少 AI 文學創作產品自于預設的文本範本。百度則是將大量詩歌作品資料進行訓練,通過主題規劃模型彌補詩句與主題關聯性偏移等問題。
那麼何為主題規劃模型?根據百度官方介紹,主題規劃模型是在理解使用者 query 意圖的基礎上,對每一句詩的子主題進行規劃,從而實現了對整首詩主題的把控。例如,使用者 query 為“西湖”,模型規劃的子主題可能是“斷橋”、“煙雨”、“江南”等等。
百度詩歌生成系統把寫詩以類比寫對聯的方式去進行文本輸出,根據前一句詩生成下一句詩。這種用聯詩方式生成的詩歌,容易發生詞藻堆砌的情況。但利用主題規劃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這種情況。經過測試後發現,AI 生成的詩歌前後句的關聯性表現確實不錯。


上周,雷鋒網在現場跟進百度副總裁王海峰 AI 的演講時,他提到百度兩步生成中國詩歌的方法:
首先對每一行詩的主題進行規劃,然後進行具體詩句的生成。
舉個例子,如果用戶想要寫一首和春天有關的詩,那麼詩歌規劃模型就會首先生成一個內容概要,包括春天,桃花,燕和柳這四個主題,然後由 RNN 模型根據這四個主題生成四句詩,來完成整首詩歌的創作。

在下面展示的這三首詩中,中間這首是由 AI 詩人完成的,而其他兩首的作者都是中國古代詩人(白居易,劉因)。王海峰說到,多數人都無法分辨出這三首詩中到底哪一首出自 AI 詩人之手。歷史學者和《中國詩詞大會》嘉賓蒙曼教授也說到「這個人工智能詩人是詩壇小超人,能和人類詩人一樣在詩中表達感情色彩。」
隨著 AI 技術的門檻逐漸減低,可以預見未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可以通過人工智慧技術策劃相關的主題活動供使用者娛樂和互動。
延伸閱讀
【Google 最新黑科技】Google Brain 突破性進展:成功將馬賽克轉換為清晰圖像
【大 AI 時代臉書沒缺席】不只人臉識別,臉書 AI Lumos 讓用戶打關鍵字就可搜尋圖片
【AI 未來發展聖經】霍金、特斯拉 CEO 帶頭簽署 23 條人工智慧原則,確保 AI 安全性
(本文經雷鋒網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情人節降至,百度推出基於 AI 的魅力值測評和詩歌自動生成主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