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編譯這篇文章】自動駕駛及無人車的發展衝擊了傳統汽車業,而今年將有哪些新的科技趨勢會對汽車業帶來革新呢?本文原文來自科技網站TechCrunch,介紹了七個你必須知道的2017年汽車科技趨勢。(責任編輯:黃筱雯)
汽車產業的科技進展是非常快速的,新的科技趨勢如浪潮般來了一波又一波,都快跟尖峰時段的主要幹道一樣塞車了。有些 2017 年可預見的新科技趨勢,是這些年新技術研發之下自然而然發生的結果,有些趨勢則更具破壞性,影響到更多層面。
趨勢通常由早期接受者(Early Adopters)決定,因此觀察這群使用者的行為對預測趨勢方向十分有效。汽車製造業者應會取得更多研發資金,在這一年投入早期接受者所使用的科技技術,並改善現在製造、維修、管理汽車產業的方式。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列出了七項 2017 年會崛起的破壞性趨勢:
1.汽車供給者發現區塊鏈
區塊鏈是現在最被看好也最被期待的技術之一,而 2017 年將有第一個汽車業者採用區塊鏈來管理他們的供給鏈。區塊鏈可以創造一個值得信任且準確的作業程序,並建立一個結合雲端驗證與紀錄的系統。
2.擴增實境將協助改善行車安全以及汽車設計維修
虛擬實境創造的是一個全新的虛擬的世界,擴增實境則是在現實世界的環境中,透過科技協助,即時置入虛擬的元素,寶可夢 GO 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在汽車業中,擴增實境很可能最先被使用於汽車的維修程序。汽車是非常複雜的產品,透過擴增實境的幫助,機器可以在修復作業開始前,將一台汽車所有損壞的地方視覺化,提供維修業者需要的資訊。
除此之外,汽車模型也能透過擴增實境來到完全不同的境界,實際模擬出車型、坐椅、車內規劃等等,節省時間與金錢。設計汽車原型並不是什麼創新之舉,但擴增實境的呈現方式絕對有其驚奇。
3. 3D 列印成為下一個成本救星
3D 列印在這年或許會開始進入汽車製造業,被新興製造商如 Local Motors 或主流汽車製造者用於基本的車身建造。3D 列印省錢划算的特色將挑戰傳統汽車的製造流程。
現在,一台經嚴謹設計的車可以承受三、四甚至五次撞擊,並有七年半以上的壽命,但 3D 列印技術讓車商可以製作「撞過即丟」的一次性車殼,搭配堅固耐用的車內機械,這樣就能有效率地以較低成本維修事故後的車殼。
想像一台車可以不斷被重建、回收成不同的模樣──年輕時買的酷炫轎車可以輕鬆換殼變成家庭用的休旅車型。
4.自動駕駛車奔馳於市場上
2017 年,幾乎每一台新車都會加上一點自動駕駛車的影子,例如自動停車、自動引航系統等等。福特汽車已經宣布會在 2021 年前開始大量生產自駕車,Tesla 和 Google 也致力於推出能合法在路上行駛的自駕車。
5.機器學習將支撐汽車網路安全
現有的貓抓老鼠型汽車安全問題可以受益於近年竄起的 AI 技術。現代車所使用的防毒和軟體安全技術多在檢測已知的各項威脅,同時試著偵測未曾遇過的攻擊,但在這個快速變動的資訊社會中,光這樣是遠遠不足的。
AI 領域中的機器學習讓電腦自主學習成長,不需要人員隨時在旁輸入指令和程式,能自己將自己暴露於陌生的資料環境中,並且從中「想」出防衛新威脅與偵測新攻擊的方式。
6.共享收益模式將帶來指數成長
現在的社會要求汽車業者不再侷限於自己的產業中,反而需要走出產業界,尋找新的收益來源。今年,我們將見到更多透過「分享汽車」來創造價值與吸引客群的現象。
許多汽車業者建立了自己的租賃團體和仲介網路,來處理各項租賃業務與汽車服務。透過正確的商業模式,他們可以接觸到更多駕駛,創造對品牌單一而獨立的忠誠度。這些製造業者也能透過實有汽車資產但外包業務,讓手上閒置的車輛創造更多額外收益和價值。
7.大數據將為製造業與消費者帶來好處
預測型分析使用數據挖掘、統計、模組化、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等技術,分析現有的數據以做出對於未來的決策。這類智慧型科技將在企業面對成本壓力、競爭、全球化、市場變遷時扮演十分關鍵的腳色。
從汽車業者網站瀏覽數據以供車商取得消費者偏好傾向,到操弄行銷策略、整合供應鏈等,預測型分析將在 2017 年大鳴大放。
當然,預測型分析也會幫助消費者,從選擇最便宜的車安保險到更低的事故率及車輛毀壞率。如果能在潛在問題發生前先發現並解決它,不僅車輛壽命會延長,租賃車輛與購買車輛的消費者也會受益。
延伸閱讀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
TechCrunch:The top 7 trends in the auto industry for 2017
(本文供合作夥伴轉載,圖片來源:Christopher Dorobek、Creative Tools,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