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Uber今天正式暫停在台服務,交通部同意邀Uber司機一起召開會議,討論Uber問題。Uber台灣團隊也發新聞稿表示會盡一切之力重啟服務。(責任編輯:黃筱雯)
Uber今天起暫停在台灣的平台服務,但Uber車輛上午繞行交通部,10餘名Uber司機到交通部前靜坐抗議。交通部在近中午時接下陳情書,允諾7天內與Uber司機及多方代表開會討論。
Uber司機說,Uber用科技創造經濟,大家應一起支持共享經濟。
Uber司機表示,交通部長賀陳旦下達「納管納稅納保險」指示,交通部、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與國稅局卻互踢皮球而無法進行,迫使Uber暫停營運。
原本Uber司機不同意交通部派科長層級者接陳情書,後來交通部同意7天內邀包括Uber司機在內,召開多方會議,討論Uber問題,Uber司機同意遞交陳情書,抗議和平落幕。
靜坐的Uber司機高舉標語都是感謝Uber,包括「用科技創造經濟」、「回家更安全」與「生活更彈性」。
Uber在台近4年,以共享經濟為名,招攬自用車駕駛載客,自認是提供平台服務,但交通部認定Uber實際從事計程車運輸業,卻不接受納管,屬違法行為。
交通部公路總局從西元2014年9月開始取締,今年起罰鍰上限從新台幣15萬元提高到2500萬元,Uber日前宣布,10日起暫停台灣的平台服務。
以下為Uber新聞稿全文:
四年前,Uber 進入台灣市場的第一天起,就是希望讓大家體驗到車輛分享創新經濟模式對合作駕駛、乘客、城市的好處。迄今,我們在這塊土地上完成了許多累積,包含超過百萬人下載 Uber App,一萬六千位台灣民眾因為想以彈性的工作方式增加更多收入,選擇了成為 Uber 合作駕駛。 一千兩百多個日子以來,總計完成了超過一千五百萬趟 Uber 服務。
然而,從2月10日開始,我們暫停 Uber 在台灣的車輛分享平台服務。儘管再怎麼想繼續服務,現在的法令環境實在讓我們無法有營運的空間,讓車輛分享平台服務發揮到最大效益。我們也希望暫停的同時,能夠重啟跟政府的對話,讓已經萌芽的車輛分享新經濟後續能茁壯。我們會盡一切之力重啟服務。
我們很遺憾,但不會自憐自艾。我們會念著支持我們的合作駕駛和仰賴我們服務的乘客。從 Uber 在台灣第一天開始,我們就不認為 Uber 跟台灣的連結用數字就能道盡一切,不只是多少人坐了車,App下載數字而已。而是,我們在乎且關心這些一路相隨的人,比如,有單親媽媽靠著每天幾小時擔任 Uber 合作駕駛的額外收入養家,也有音樂家因 Uber 度過家庭危機,重拾生活正軌。能夠幫助合作駕駛藉由 Uber 平台獲得良好生活環境或甚至實現雄心壯志,我們倍感榮幸。
接下來,我們一定會加倍努力找到出路,讓 Uber 可以重新服務台灣民眾。我們跟政府一樣,想讓台灣變成亞洲矽谷。更想助上一臂之力。在此,對全台灣的 Uber 支持者 -我們的合作駕駛以及乘客們 - 說一聲謝謝您。
Uber 企盼很快再度服務您。
Uber 台灣團隊
延伸閱讀
【投稿】Uber 停止台灣服務不只是一間公司的挫敗,更是台灣新創環境的挫敗
Uber 若退出,是否證明台灣是個注定沒有無人車、交通創新的市場?
前國發會主委管中閔:Uber 不是沒有價值的創新,但想留台灣就要納管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Uber司機要共享經濟 交通部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