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編譯這篇文章】我們都知道分享經濟夯的時候有多夯,但現在的它似乎快把運氣用光了。

舉Airbnb為例,目前新加坡跟紐約都已經立法限制他們的網站與短期出租方式,各國似乎也有意跟進。如今,分享經濟在各國幾乎都處於弱勢地位,那麼未來還有它的一席之地嗎?(責任編輯:方綺)

新加坡政府通過了一項禁止Airbnb的法案──這也將使的短期出租也變得更加困難。

因此,現在新加坡的任何租約都不得低於六個月,違規者將會重罰141400美元,或者──至少坐牢一年。

對此,Airbnb也沒有乖乖坐著接受這條法律。他們發表了一項聲明:「我們對這條新立法十分失望。」

我們一再地想要推動一個處理這種事物的新部門,我們希望可以促成一個負責任的共享住宅生活。然而,突然迸出了這條法案,讓我們覺得非常失望,而且這阻礙了社會進步。

在新加坡,有超過50%的屋主跟他人「共居」,也就是分享他們自己住的地方。對許多新加坡人來說,將他們的房屋出租到Airbnb是一個非常方便、簡單的營利機會,根據我們的調查,他們平均每年可以賺到5000美元。這可以讓多少人支付自己的貸款、水電費與各種開支?

新加坡政府也做出回應。自從有了Airbnb之後,住戶在短期租賃期間向警方投訴的數量增加了百分之60,雖然他們也不太確定有哪些案件與Airbnb直接相關。

「還有,他們應該盡力把自己塑造成一個飯店,具有認證與保障的飯店,而非一般住宅。」政府發言人這樣說。

那麼,就代表如果現在去新加坡的遊客租不到Airbnb的房子了嗎?答案是否定的,目前遊客們還是看租到網站架上的房子,但短期內應該不會再新增、且政府後續也會嚴查。

除了新加坡之外,Airbnb在另一處也遭受重大挫折──紐約。

▲連Airbnb營收重鎮紐約,都遭法規限制。

紐約提起了一場新法案:Airbnb違反當地房地產法規,若是繼續營業將會重罰。對此,Airbnb更不甘示弱的回告:「新的法律將會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要說這場戰爭到底誰輸誰贏,只能跟大家報告目前戰況:Airbnb占下風。荷蘭、巴塞隆納等地都在「整肅」當中,而柏林大多已經全面禁止Airbnb。

其實,也難怪Airbnb會暴跳如雷。因為他們最大的市場就在美國,而那位禁止他們的紐約市則為他們帶來了10億美元的收入。但從去年開始,Airbnb在紐約的盈餘就逐漸地減少當中。

甚至眾議員Linda B. Rosenthal還說:「紐約是個大膽的都市,希望藉由紐約的行動,引領其他國家的步伐。」世界似乎正逐漸排除分享經濟,各國都開始立法遏止其版圖的延伸。

十年之後,我們是否還能再見到分享經濟呢?

延伸閱讀:

Uber 2/10 在台停止服務,政府在這場分享經濟戰役中真的贏了嗎?
Airbnb 定義分享經濟:與政府合作,負擔起社會建構的責任─專訪Airbnb 公共政策全球總監Chris Lehane
醒醒分享經濟已死!在網上共享電鑽、洗衣機根本是穩賠商業模式

參考資料

New York Times:Airbnb Sues Over New Law Regulating New York Rentals
New York Times:Airbnb Ends Fight With New York City Over Fines
e27:Singapore govt to enforce ban on Airbnb rentals, but alternatives could be on the way

圖片來源:unsplashMighty Travels , CC Licensed,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