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說到擁抱創新的國家,絕對少不了新加坡,以「智慧國家2025」計畫,要將新加坡變為智慧國家。今年也將推出「大數據沙盒」,讓新加坡在雲端計算等方便達到更好的運用,向智慧國家更邁進一步。(責任編輯:黃筱雯)
新加坡政府在2014年公布了「智慧國家2025」的10年計劃,建設覆蓋全島的數據收集、連接和分析基礎設施和操作系統,以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這份計劃是2006年「智慧城市2015」計劃的升級版,也全球第一個智慧國家藍圖。自政策推出以來,新加坡在創造革新環境方面也已經作出了巨大進步。
戴爾公司在去年4月發布了一項研究,列舉了全球範圍內50個用科技改善人和企業表現的城市,在這份50個城市的名單中,新加坡名列第三,僅落後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城市聖荷西和舊金山,在倫敦、雪梨、紐約等城市之上。
2016年10月,新加坡政府技術局(GovTech)成立,這是一個全新的法定機構,與公共機構合作,為新加坡的個人和企業開發和提供安全的數字服務和應用技術,建立了支持新加坡作為智慧國家所需的關鍵平台和解決方案。世界經濟論壇(WEF)7月發布年度《全球信息技術報告》中指出,新加坡政府的「網絡就緒指數」排名全球第一,在四大分類指數中,有三項——信息環境、使用狀況和影響等位居第一,這一結果也意味著,新加坡公民有著更好的資源和更加開放的經濟。
毫無疑問,數據分析對於新加坡智慧國家計劃的成敗不可或缺,據外媒報導,今年,新加坡政府計劃推出「大數據沙盒」,以促進實驗和創新。IMDA 助理 CEO Khoong Hock Yun 在 WBA Vision 論壇上的演講中對此進行了討論和闡述。
雲端計算
雲計算將是這一舉措的關鍵部分,並伴隨雲端安全協議的發展。一周前,有媒體消息顯示,阿里雲在新加坡與當地公共管理機構達成合作,成為新加坡智慧國家戰略的「軍師」。該項合作將包括三個層次,阿里雲將為新加坡智慧國家建設提供雲端計算資源;阿里雲的人工智慧科學家將於當地頂尖高校科學家一起合作研究人工智慧技術在城市治理方面的應用;為支持該研究項目,阿里雲還將為該高校提供無償的計算資源支持。
Khoong 說,最大的挑戰之一是技術通常跨越各個領域。例如,因為媒體與資訊通訊界的界線開始模糊,新加坡去年將資訊通訊發展局(IDA)與媒體發展局(MDA)合並成立資訊通訊及媒體發展局(IMDA)。
去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成立 regulatory sandbox(監理沙盒),允許在金融科技部門進行更多的實驗。 政府方面的考慮是,如果創業公司不過分受政策掣肘,就可以盡快開始發展,當企業成長更穩定或產生收入流時再來關注合規性。Khoong 說,如果一個好主意從第一天起就受到法規的限制,那麼公司可能還未成長起來可能就把錢用盡了。Big Data Sandbox 希望找到資源可以利用的新方法,政府隨後可以使用這些方法創建更明智的政策。
跨國互聯
亞洲擁有眾多電信商業人士,連接是一個大主題,因此其中另一個更有趣的項目就是追求不同國家間的互聯。據該媒體消息,新加坡目前正在與美國三個城市合作,針對允許新加坡人在國外旅行時連接免費無線網絡連接的計劃進行測試。
試點階段,在美國紐約,舊金山和加利福尼亞州聖荷西的新加坡人將能夠連接到免費的公共 Wi-Fi,美國人來到新加坡時應該可以訪問 Wireless @ SG 基礎設施。Khoong 表示,技術層面上,跨國互聯完全可以實現,但是目前正著眼於如何將該舉措長期落實。
超連接建築
智慧國家發展的第三個主要方面是超連接建築。房地產是對新加坡經濟最重要的貢獻者之一,所以將政策集中在這方面非常有意義。安全層面,新加坡正在研究臉部索引技術,以協助未來調查,此外還建立照相機篡改警告和車牌識別軟體。同時,政府正在致力於創建一個信號系統,以便在隊列變得過長時提醒,幫助管理停車場效率。
講話最後,Khoong 呼籲新加坡作為一個整體共同努力實現智慧國家藍圖,並提出,「我們需要來自創業公司,風險資本,企業,政府,大學和公民彙聚在一起,共同建設智慧國家」。
延伸閱讀
從擔心轉型到亞洲 FinTech 重鎮,新加坡成功的關鍵:政府的開放態度及政策
【我的新創公司就是國家】新加坡的駭客部隊,用新創公司的衝勁帶領國家部門
【想到國外工作必看】新加坡大力推動軟體業!強者鄉民寫求職教戰守則
(本文經合作夥伴36氪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新加坡政府推出“大數據沙盒”,將為創業者帶來哪些趨勢?〉。首圖來源:Kai Lehmann,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