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以Amazon GO為首的新形態零售將要漸漸進入我們的生活,網路科技讓線下的購物可以結合線上的服務,得到更好的購物體驗。而這樣的生態未來還會有什麼趨勢貨變化?這篇文章完整告訴你未來的零售長什麼樣子。(責任編輯:黃筱雯)
Amazon Go來了,羅森(編按:Lawson便利商店,以下以「羅森」表示)攜手松下也來了。
隨著國內阿里和京東的崛起,作為消費者的我們真實地感受到了線上購物帶來的便捷。電商的迅速發展並配合各種大大小小的O2O服務極大地衝擊了傳統的線下零售商,大有線上電商行業取代線下零售業之勢。
雖然亞馬遜被稱之為電商行業的鼻祖,但這次亞馬遜發布的Amazon Go對於全新線下零售模式的展示又將人們的視線從線上拉回到了線下。結合了電腦視覺,深度學習算法,無線射頻識別、圖像分析和感測融合等各種黑科技的Amazon Go不能不讓我們「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羅森攜手松下也緊接著對外發布了自己最新的線下零售技術解決方案,但相對於Amazon Go來說,羅森的解決方案則要傳統或者說要單純很多(名為Reji Robo,即結賬機器人):只是通過預先在每個商品身上貼上RFID(無線射頻識別 )標籤,以無線方式讀取並存儲商品訊息,完成清單和結算,最後帶一個打包程序。

也許羅森的結帳機器人方案更為現實一些,能夠讓當前的線下便利店的人們在最後收銀過程中更為「便利」。但和高大上的Amazon Go相比,僅僅還只是完成了「識物」這一過程,因此最後的支付方式還是只能以傳統現金為主,還遠不能代表為未來的線下零售。
Amazon Go與羅森差別不僅僅限定於「物」的識別技術,本質上,Amazon Go的技術重點還是更為智慧的「識人」,然後自動執行一套用戶帳戶的清單和結算流程,與此同時,能夠在商戶後台實時分析商品在貨架乃至倉儲的流通狀態來優化SKU(庫存量單位)等……從而降低商戶的人力成本,提升人們的購物效率,展現的是一套典型而先進的互聯網思維運營模式。盡管Amazon Go還有很多細節和問題值得探討。但不管怎樣,它的發布讓我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未來的線下購物的美好景象。
為什麼亞馬遜要回到線下
其實,亞馬遜的Amazon Go並不是第一個為消費者解決「結帳免排隊」的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