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甫出社會的八年級世代,真的這麼差嗎?
在這份中華適性教育發展協會公佈的調查中,除了看到八年級世代社會新鮮人的表現能力分佈外,我們也可以好好回頭檢視台灣的學用落差,以及那些長久固有的教育、社會結構性問題。(責任編輯:郭嫚容)
中華適性教育發展協會公布一項調查顯示,業界認為八年級世代的社會新鮮人,外語、電腦和創新創意能力表現佳,但專業技能、團隊合作、抗壓力較差。
上述調查對象為成立15年以上公司的中高階人資或管理人士,總共訪問了20間公司,包含製造業、服務業、特殊專業,也包括外商公司。
調查要求人資主管,比較90年、97年、104年新進員工到職後的表現,分成11個核心能力,評比出最佳、次佳和最差。其中代表「八年級生」的104年員工,有3個項目獲得「最佳」,但有8個項目獲得「最差」。
八年級最受肯定的是外語能力、電腦能力、創新創意能力,都勝過六、七年級生。但包括專業技能、解決問題能力、表達溝通、業務能力、團隊合作、工作適應(穩定抗壓性)、學習意願、配合度都敬陪末座。
不過若企業如何挑選人才,履歷篩選以「專業技能」為重,面試時則最看重「工作適應能力(穩定抗壓性)」。產業界特別喜歡高職和科技大學畢業生,因為上述兩種能力都表現較佳。
中華適性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王立昇表示,比較15年來職場的「學用落差」,可能與410教改有關。台灣訓練出大量大學畢業生,但產業升級沒有跟上,仍以中小企業為主,最欠缺的是技術人才。
王立昇也認為,近年教育改革著重「減輕壓力、快樂學習」,卻讓青年抗壓力降低,建議改成「適度壓力、熱情學習」,加強學習意願和抗壓性。
另外,王立昇也建議產業界必須加強公司內部訓練,並建立一套長期規劃的人才升遷遞補體系,並進行工作輪調,才能解決學用落差的問題。
延伸閱讀
- 出社會才知道學生心態有多脫節!前 Facebook 工程師給新鮮人的 8 個提醒
- 【請別跟我說相忍為國】當才華與薪資不成正比,年輕人憑啥忍受台灣的低薪與不尊重?
- 「菜鳥也不必被公司當豬宰」!13點新鮮人面試必耍小心機,保障你的工作權益
- 新鮮人與創業家必學課題:給自己這八個問題,一步一步找出熱情所在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八年級社會新鮮人 外語強專業差〉。首圖來源:Tony Tseng,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