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兼具彈性、輕盈,韌性又能比鋼鐵堅硬的特質,蜘蛛絲就是這麼神奇,不過養蜘蛛是出了名的難,能夠生產的蜘蛛絲也很有限。
不過最近瑞典有研究團隊表示,已經成功複製出蜘蛛吐絲的能力,未來除了能用在製作衣物上,更多能用於醫學上,幫助病人修復脊椎或受損心臟等問題!(責任編輯:張瑋倫)
柔軟、輕盈,而且可生物分解,卻是比鋼鐵更堅硬。研究人員今天表示,已成功研發出自然界中最堅韌材質之一的人造蜘蛛絲。
法新社報導,蜘蛛歷經長期演化,所吐出的絲不但比人類頭髮細30倍,甚至比用來製造防彈背心的人造纖維克維拉(Kevlar)韌性更強。
科學家很早以前就在想辦法複製蜘蛛絲所有的獨特特性。蜘蛛絲本質上是由一長串相連的蛋白質分子組成。
蜘蛛吐絲時,經由細窄管道分泌蛋白質液體,這個過程使得酸鹼值改變及強度增大,蛋白質分子因而得以連結成鏈。
新時代醫學契機!
再生醫療崛起,台灣的研發角色在哪?
《點我搶先免費報名!》
人造絲功能超神!能培育幹細胞修復心臟
不過,蜘蛛是出名的難以養殖,生產的蜘蛛絲很少,且有吃掉對方的習性。
瑞典研究團隊表示,已成功複製蜘蛛的吐絲能力,使用大腸桿菌中的蛋白質與「紡紗設備」,模仿蜘蛛產絲時的酸鹼值變化。
瑞典農業科學大學(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研究報告共同作者約翰松(Jan Johansson)告訴法新社:「這讓我們首度能在不用刺激性化學物質的情況下,製造出人造蜘蛛絲。」
他說:「細菌產生的大量蛋白質,讓我們得以從1公升的大腸桿菌培養皿中,製造1公里的仿生纖維。」
研究團隊說,這些人造絲具生物相容性,可能對再生醫學有助益。約翰松說,人造蜘蛛絲可能可用在脊椎修復或培育幹細胞修復受損心臟。
這項發明也可能對紡織業有用,舉例來說,可製造更輕且更強韌的身體防護衣物。
研究報告發表於「自然化學生物」(Nature Chemical Biology)期刊。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科學家模仿蜘蛛製絲 可望投入再生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