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和Uber同為創新經濟型態的龍頭,Airbnb最近對政府態度明顯軟化,背後推手是Airbnb全球副總裁Chris Lehane。

Lehane參加前天(1/3)的「明日機會:創新。創造論壇」,也提到了台灣的Airbnb經營狀況,台灣房東平均一年賺可進兩千美元(約合六.四萬台幣),台北則是Airbnb在台灣最活躍的城市,平均一年出租三十七天,可以為房東進帳四千兩百美元(約合十五.三萬台幣)。

Lehane表示,目前有三種人最喜歡使用Airbnb,包括習慣使用網路的千禧世代、目前逐漸成長的中產階級家庭,以及中高齡女性,而中高齡女性房東更是快速成長。Lehane表示她們透過Airbnb出租,得到了更多的社交互動。

這或許也是Airbnb最近推動「Home Sharing Club」的原因,這個由各地房東集結成的社團藉由定期聚會討論租房服務等,同時也更增進了彼此的社交連結。目前全球已有100多個房東社團。

這些變化讓Airbnb很顯然不再是個單純的短租平台,而是連結人與人的橋樑,他們在去年11月推出的「trips」更會是增進房東與遊客互動的工具之一。

業務越來越多樣的Airbnb雖然有很美好的願景,但面對台灣中央政府的冷處理,也只能期待雙方早日開啟對話,讓更多樣的旅遊方式順利在台灣發展。(責任編輯:黃筱雯)

新創短租龍頭Airbnb近一年來,與法規部門溝通態度趨軟,主動為政府提出各種解決方法,背後的操盤手,竟是美國民主黨的危機處理專家,究竟他是如何做到的?

近年,新創短租龍頭Airbnb旋風般橫掃全球,與近來火紅的Uber一樣,破壞式創新的經營模式,衝撞了各國現有產業、管理法規。不同的是,Airbnb有危機處理老將克里斯.勒漢(Chris Lehane)加入,他的溝通本領,Airbnb與政府對話的態度從最初的劍拔弩張,到15年年末,姿態明顯逐漸放軟,主動遞出橄欖枝,不再兵戎相見。

他的溝通展現在:1512月,Airbnb和紐奧良、倫敦及阿姆斯特丹等城市達成協議,願意分享數據、減少年短租天數及推動房東合法註冊等方式,退讓了好大一步。

甚至,各國政府面對新時代的科技平台手足無措,不懂如何制定應對政策時,Airbnb也「開班授課」,發布「政策工具箱」報告,從稅務、社區影響、資訊透明度及隱私、法規註冊等領域,一一提出Airbnb與政府合作的可能性,還列出合作愉快的全球140個城市。

推共享經濟,藉社群力量重建信任

該報告如同為共享經濟樹立新的政策溝通典範,宣示Airbnb基於互利立場,謙卑、謙卑再謙卑。這些都發生在短短一年內,Airbnb政策溝通能有進展,背後都有全球副總裁勒漢指揮的影子。

158月加入Airbnb的勒漢,有著與住宿及旅遊業大相逕庭的經歷:他是美國政界公關專家、民主黨親密戰友,曾是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夫婦身陷白水門、陸文斯基醜聞風暴時,最佳救援操盤手,也是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在2000年參選總統的核心幕僚,被美國《新聞周刊》譽為災難處理專家(Master of Disaster),他把自己的選戰經歷當成素材,拍成獨立電影《選戰風暴》,還自兼編劇與製片。

新年伊始,馳騁政界的危機處理老將來台訪問,接受《今周刊》專訪時,談到加入原因,強調認可Airbnb代表的民主精神,以及千禧世代的旅遊商機。

「共享經濟就是分享勞力與資產,代表的是資本主義真正的民主化。」勒漢十分驚豔於Airbnb可以改善收入不平等問題;並「在信任逐漸毀壞的當代社會,透過社群重建信任並連結人際,透過共享,帶動旅遊住宿的永續發展。」乍聽很官腔,深入究柢,背後不乏追求平等的自由派精神。

現年四十九歲的勒漢,顯然認為Airbnb與現今2030歲出頭的千禧世代,所重視的網路分享精神如出一轍。如今Airbnb的房源分布廣大,比連鎖飯店、一般旅館更能提供旅宿服務,房東社群更可藉由平台串聯在地資源,推廣景點,把網路的分享精神,轉化成為旅遊住宿的商業模式。

勒漢現階段工作,做的仍是他最擅長的事情:溝通。只是過去,他幫政府官員「善後」,如今他則站在業者角度與政府溝通,讓官員了解新觀念,並組織社群、提出倡議,「其實和政治選戰的宣傳策略很像。」對他來說,在Airbnb工作與政界經驗相去不遠,「都是透過社群宣傳讓世界更好的重要理念。」

(閱讀全文請至https://goo.gl/u817cN)

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1046)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本文經合作夥伴今周刊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Airbnb打江山 不能沒有的救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