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蔡英文粉絲專頁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日本在311大地震後,積極尋找新的能源,其中,氫能源就是他們相當看好的能源之一。而根據《財訊》報導,蔡英文正秘密推動與日本的氫能源合作,並將氫能源定位為活化台灣經濟的王牌。(責任編輯:黃筱雯)
台灣和日本同樣是缺乏天然資源的島國,也面臨廢核壓力,雙方都看好氫能源的前景,正低調密切接觸,希望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根據《財訊》報導,2016年10月下旬,立法委員趙天麟銜著總統蔡英文的「密令」,前往日本福岡。曾任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的他,此行目的主要是為「台日氫能合作」進行前置準備。
日本眾議員兼氫能促進會祕書長福田峰之指出,三一一大地震後,核電廠無法運轉,當時的替代能源是火力發電;但是火力發電會造成二氧化碳大量排放,日本政府之後認為,最適當的替代能源是氫。在日本,福岡被定位為實現氫能社會的先進基地,設有「氫能特區」,因此趙天麟積極向福岡的行政和研究單位取經。
《財訊》報導指出,其實,蔡英文早在就職前的三月,已經為台、日氫能源合作埋下伏筆。她當時參加高雄「氫能城市論壇」,演說時就提出相關主張:「為了實踐非核家園,必須推動氫能;日本是全球擁有最多氫能相關專利的國家,與日本合作,將是台灣能源轉型的戰略計畫。」
當時的來賓,還包括福岡縣知事小川洋、J-Power前社長中垣喜彥、九州大學氫能源國際研究中心所長佐佐木一成等「氫能界」的重量級人士。本身就是汽車愛好者的蔡英文,還在論壇現場試乘了豐田汽車製造的氫燃料電池車MIRAI(未來)。
據了解,蔡英文看中的,是讓台灣能成為氫燃料輸出國,當作促進經濟活化的王牌。同時,在2025年脫離核能發電的實現方針中,氫能也將在電力來源多樣性上有一定比率的貢獻。
《財訊》報導指出,日本安倍政權對台灣方面傳達了歡迎的訊息。對安倍來說,重新啟動核能發電困難度愈來愈高的當下,可以從鄰國取得綠色能源的氫能燃料,將有很大好處。
長期關注空汙防治的趙天麟指出,日本樂見氫能源進口有三大原因。第一是日本當地製造氫能的價格高,儲存的價格也高;第二是日本冬天日照時間短,太陽能等電力供應量有限,又是需求旺季,需要擴大來源;第三是三一一和熊本大地震後,日本居民認為應該有更多乾淨的新能源來自海外。事實上,日本也考慮和日照更充足的太平洋島國合作,但是從穩定供應的角度來看,親日又勤奮的台灣,還是比較能讓日本放心。
當然,提倡氫能源少不了安全面等課題。對日本來說,要達到能源安保的目的,必須「改變地方」和「改變品項」。日本目前幾乎所有石油都要進口,而且八成倚賴中東國家,因此有必要分散來源。
另一方面,日本雖然能源已經多樣化,包括煤炭、天然氣等,如果加上不會產生二氧化碳的氫,不但有助於解決地球暖化問題,還讓日本談判能源價格時,有較多的籌碼。因此日本在氫能源方面,北方會與俄羅斯合作;至於南方,台灣則是首選。
《財訊》報導指出,台、日氫氣能源的合作,對台灣意義重大。第一,台灣可望在日本技術的支持下成為氫能源輸出國;其次,載運氫能源的船從高雄港駛出,可到日本各地的港口,雙方經濟能源合作的航線,同時也成為安保航線。
延伸閱讀
(本文訊息由財訊提供,內文與標題經 TechOrange 修訂後刊登。新聞稿 / 產品訊息提供,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蔡英文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