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昨天(12/28),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以高通違反競爭法,判罰高通1兆韓元。拒絕出售專利給競爭廠商、要求支付專利授權費用,高通錯了嗎?中國科技媒體虎嗅網的作者鐵雄根據這張罰單,提出了韓國政府背後可能的算盤。(責任編輯:黃筱雯)
作者/鐵雄
2016年12月28日,南韓公平交易委員會(KFTC)以違反競爭法,對手機處理器大廠高通(Qualcomm)裁罰 1.03 兆韓元(約 8.65 億美元)。
南韓公平交易委員會今天表示,總部位於加州聖地牙哥的高通在專利授權及處理器銷售上,涉及不公平的商業做法,包括拒絕讓處理器製造商對手取得對製造必要的專利。
公平交易委員會指出,高通被控利用在手機處理器市場的獨占地位,迫使手機製造商依其片面設立的條款,為連串專利支付授權金,並迫使手機製造商簽署授權合約。
這是南韓公平交易委員會開出的史上最高罰金。高通拒絕接受這項裁決,表示計劃提出上訴。
然而高通錯了嗎?
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讓我們先舉個例子。雖然英特爾在2009年在PC處理器上吃過一張歐盟的反壟斷法罰單,然而市場占有率超過90%的英特爾X86處理器晶片吃過罰單嗎?答案是沒有。英特爾處理器晶片起步價為5000美元,最高能超過7000美元,遠遠超出其他廠商的價格,那按照韓國政府的相關文件,這不也是在濫用主宰地位嗎?
再說回英特爾那張罰單,事實上英特爾是因為拉攏聯想、惠普等PC廠商才受罰的。這個做法在我看來雖為戰略手段,不過或多或少不太地道,而高通沒有這樣的做法。市場上銷售的同廠商手機中,有高通驍龍處理器款,也有聯發科處理器款,高通的做法似乎只是提供廠商成套解決方案罷了,沒有壟斷一說。
其次,高通是一家無圓晶廠的處理器廠商,他們企業營收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專利授權。而高通在額外專利上的收費,無非是一種提高毛利潤的做法。尤其是人力物力增長的當下,這種行為似乎並沒有錯。
再者就是拒絕出售專利,這點在我看來更沒有什麼問題。如果韓國本地企業拿到了生產專利,他們產品的採購價肯定會低於高通,即使不低於高通,韓國政府也會迫使高通抬高售價。消費者業務成本是很關鍵的一環,開放專利的同時就失去了核心競爭力。
最後則是拒絕出售專利,這是我覺得最為有趣的一點。全世界唯一能生產小型OLED面板的廠商是誰呢?三星。然而Sharp、LG這樣的廠商在設備方面是足夠的,那他們為什麼不生產呢?因為三星不給他們專利。你懂了嗎?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所以這張罰單的目的是?
這個也要從多方面開始談起,第一,韓國政府在5G的腳步要領先於世界各地。我們都還在以「2020年5G正式商業化」為目標時,韓國方面則表示他們要在2017年實現。韓國5G的代表是三星,看到高通在該領域高歌猛進的勢頭自然眼紅,打壓自然是在所難免的。
第二則是終端市場整體移動轉型,同時我們也知道,未來將會是一個數據主導的智慧時代。高通的處理器作為網關,主導了數據流程。韓國政府這張罰單很可能是一種基於安防角度出發的限行令。同時,高通一旦敗訴,這張巨額罰單將會嚴重影響他們的現金流以及海外資金儲備,這就使得他們將放緩海外業務,從而讓其他韓國本地半導體廠商有了喘息的空間。
此外,我猜測有可能是高通IOT業務上與三星SmartThings撞車。一旦高通吃到這張罰單,他們基於處理器的IOT業務進展自然會受到牽連。三星SmarThings則得以擴大市場規模,擠壓了高通IOT的成長空間。
三星作為韓國民族企業,政府幫著它說話合情合理。同時,這張罰單的影響還包括了高通在美國和中國台灣兩地監管部門的介入,原因應該和前面提到的一樣。美國和中國台灣都是高新技術盛產地,借勢打壓高通並不在意料之外。
延伸閱讀
【重要收購案!】半導體大廠高通1兆台幣買下恩智浦,強者恆強的壟斷時代來了
【強者,引領潮流】高通:當別人還在等待 5G 的到來,我們已經開始著手讓它變成現實
被高通拋棄的台積電,將如何抵抗三星?
(本文經原作者鐵雄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韓國重罰高通8.65億美元:這就是典型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首圖來源:Kārlis Dambrāns,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