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隱私大戰社會安全】謀殺案被 Amazon 智慧家電 Echo 錄到,但 Amazon 拒交紀錄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今年年初,蘋果槓上 FBI 的 iPhone 解鎖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為的就是保護用戶的隱私權,最近又出現類似情形,只不過角色換成亞馬遜跟美國阿肯色州警方。

警方認為亞馬遜的音響 Echo 很有可能錄到一件謀殺案的關鍵對話,需要亞馬遜交出錄下的語音訊息,但基於用戶隱私問題,亞馬遜目前並不打算交出,到底個人隱私跟社會安全哪邊重要?目前看來誰也不想讓步。(責任編輯:張瑋倫)

今年,亞馬遜 Echo 音響成了市場的寵兒,人們買它就是因為音響的大腦——Alexa 虛擬助手。只需通過語音命令,Alexa 就能幫你找到答案。不過,Echo 最近卻跟一樁命案搭上了關係,美國阿肯色州警方認為它曾經「聽到」過嫌疑犯的某些對話,而這些訊息對破解謀殺案至關重要。

雷鋒網了解到,本頓維爾警方要求亞馬遜交出嫌犯家中 Echo 記錄下來的音頻訊息,如果音頻中確實有相關證據,那麼嫌犯明年就將出庭受審,他將面臨一級謀殺的指控。

亞馬遜拒絕向警方上繳 Echo 服務器上的相關訊息,但它們將嫌犯的帳號訊息和購買記錄交給了警方。借助這些訊息,警方表示自己可以從嫌犯的 Echo 上獲取所需的數據,不過他們到底要拿走什麼訊息現在還是個謎。

由於 Echo 有永不掉線的特性,但用戶需要用特定的詞語才能將其啟動,不過在未啟動狀態下它是否會偶爾「偷聽」並記錄下一些訊息恐怕只有亞馬遜知道。

警方稱嫌犯家中還有其他智慧家居設備,其中就包括一款智慧水表。這款產品顯示當天凌晨1點至3點間嫌犯家用了140加侖的水,而當天受害人就是在了嫌犯家的浴缸中。檢方認為這些水是嫌犯用來洗淨犯罪證據的。

雖然查詢智慧家居設備訊息的目的是破案,但也引起了輿論對於隱私的關注。如果家中的智慧設備能自動追蹤並記錄你的習慣和訊息,這些訊息能在法庭上成為呈堂證供嗎?

嫌犯的代理律師認為答案是否定的。

嫌犯代理律師 Weber 表示「家中的隱私應該受到保護,但現在執法部門卻利用那些可以提高我們生活質量的新技術在法庭上針對我們。」此外,另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是,智慧家居設備中存著的訊息到底可靠性如何?

Echo 這次遇到的風波與今年年初的 iPhone 解鎖事件如出一轍,當時蘋果為了保護隱私選擇與 FBI 死磕到底,那麼這次事情又會往哪個方向發展呢?

對於此事,亞馬遜發言人表示:「除非收到當局的合法要求,亞馬遜不會將用戶訊息上繳給任何人。」

關於 Echo 音響記錄音頻的問題,亞馬遜表示,只有用戶說出喚醒詞「Alexa」,Echo 才會抓取音頻並上傳至雲端。同時,在錄音時 Echo 頂端會亮起藍燈提醒用戶,而存在雲端的音頻訊息是否刪除,則取決於用戶自己,一旦刪除就永遠不能恢復。此外,Echo 上的麥克風還可以手動關閉。

(本文經合作夥伴雷鋒網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警方要求獲取亞馬遜Echo數據協助破案,引發隱私討論〉。)

延伸閱讀

隱私權與國家安全大戰》庫克槓上美國政府:蘋果絕不會「駭」入客戶手機
有 GUTS!拒絕洩漏客戶海外個資,微軟在法院怒槓 FBI

AD